-
美中將趨緩 牽動供應鏈
-
美國總統大選,拜登驚險出線,美國出現政黨輪替新局,也牽動台灣未來發展。學者認為,美中競爭格局不變,但為尋求在氣候變遷等議題上合作,或避免傷害美國經濟利益,美國懲罰性關稅手段可能會放鬆。工商界認為,美台關係不會生變,但美中的緊張關係應會趨緩,政府須思考在供應鏈重組上,台灣企業的優勢與需求,做好未來台美經貿談判的準備。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美中金融戰正在成形中
-
據《工商時報》社論指出,過去二年多來,美中兩強間的爭鬥從相互墊高關稅壁壘的貿易戰,到去年5月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及今年8月對華為和38家關係企業採取新一輪限制措施的科技戰,以及長年存在與近日升溫的地緣政治戰(諸如人權問題、南海爭議、香港國安法等議題),乃至於貌似將觸發的金融戰,都使美中兩強之爭更形複雜。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美準國務卿布林肯:中國無疑是美國最大挑戰
-
美國參議院外委會今天召開國務卿提名人布林肯人事聽證會,聚焦中國、伊朗與俄羅斯等議題。布林肯表示,北京無疑是美國最大挑戰,美中關係對抗成分增加,有競爭但也有合作面向。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美參院通過2,500億法案 強化科技業 對抗中國大陸
-
美國參院周二(8日)通過一項2,500億美元的法案,增加技術研發方面的政府支出,以加強美國對抗中國大陸在內對手的競爭力,這是美國國會山莊在兩極化氛圍下罕見出現的兩黨團結景象。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美國半導體開啟重振之路
-
《日經》報導,在拜登政權倡導生産回歸政策的背景下,美國已開始為重振半導體産業而採取行動,大型廠商英特爾將投入約2萬億日元,在美國建設新工廠,同時涉足量産其他企業研發産品的代工業務。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美技術優勢流失 聚焦軍事 陸改變戰爭型態
-
中國大陸與美國關係在川普任期後半段急速惡化,川普祭出貿易戰、技術戰等手段,但唯一成效似乎只有擊潰華為的智慧型手機業務。美國權威期刊《外交》(Foreign Affairs)卻指出,美國切斷晶片供給和種種著重安全、軍事等國防方面的指控,博弈上完全不及北京,由於對科技研發的重視與投入,中國已經改變了戰爭型態,不用開火就能達成目標。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習近平將面臨美國下任總統的貿易挑戰
-
習近平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發表演講,這是他自2018年以來一直使用的年度活動,以宣傳中國在全球貿易中的重要性。鑑於美國大選結果的背景以及金融技術巨頭螞蟻集團在上海和香港的上市,這本來是全球最大的股市首次亮相的令人震驚的撤退,他的評論將受到密切關注。他預計將為投資者制定計劃,以實現更多創新驅動和自力更生的經濟。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許嘉棟》全球領導真空─金德柏格陷阱
-
東吳大學辜濓松先生紀念講座教授,台灣金融研訓院榮譽顧問許嘉棟,於《聯合報》撰文指出,中國大陸快速崛起,對美國的國際霸權地位漸成威脅,目前,令專家憂心,與全球經濟秩序密切相關,且影響可能也不小的,還有一個「金德柏格陷阱」(Kindleberger Trap)問題。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跳脫西方中心觀 重新審視中國發展
-
朱雲漢院士在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重新思考比較政治學」學術研討會上的發言內容。他表示,比較政治的研究領域應超越西方中心世界觀,認為西方國家學者對西方發展都有在美化、漂白嫌疑,分析架構也經常出現「削足適履」的問題,並直言,只要將國家、人口規模列入考量,那中國與印度的發展經驗,就會顛覆許多西方比較政治的理論。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台美科學及技術合作協議完成簽署
-
外交部今天召開「台美科學及技術合作協議」完成簽署宣布茶會,由外交部長吳釗燮主持,邀請科技部長吳政忠、經濟部政次陳正祺、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出席,宣布在「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下的新協定「台美科學及技術合作協議」,已由駐美代表蕭美琴及美國在台協會執行理事藍鶯(Ingrid Larson)於15日在華府簽署。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