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24 項資料符合搜尋條件。
過濾搜尋結果
項目類型






新的項目,自從…



排序條件 相關程度 · 日期 (新的優先) · 依字母順序
前瞻建設的住宅政策在哪裡
住宅問題是一般年輕人心中的最痛。內政部營建署最新公布的去年第3季房價負擔能力調查,儘管房市號稱走緩,全國房價所得比仍續創歷史新高,攀揚至9.35倍。這還是全國。在台北市,比例是15.47倍,新北市是12.7倍,而雙北這兩個地方恰好是許多年輕人可以有效謀職的所在。工作地方的選擇和居住成本的可負擔性,兩者衝突,痛苦不堪。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前瞻建設大菜上桌 政院砸450億 拚數位建設
行政院本周將端出9,000億規模的前瞻基礎建設大菜上桌,今(20)日由數位及綠能建設內容打頭陣,軌道建設重頭戲留待林揆周四親上火線說明。據悉,數位建設政府投入逾450億元特別預算,帶動電信及有線系統民間業者2,200億元投資,相當5倍投入,政府要求中華電信新董座鄭優,增加投資扮演火車頭角色。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前瞻預算8800億元 曾巨威:特別預算成常態,變短視投機政策思維
扁政府提5000億「新十大建設」、馬政府提5000億「愛台12項建設」[註1],蔡政府也提出8800億「前瞻基礎建設」,各朝政府都愛用特別預算進行建設,中國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教授曾巨威批特別預算已成常態,顯示出「短視」與「投機」的政策思維。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前瞻首期預算上修至1089億 納入食安、少子
編按: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5日於立法院三讀通過,並規範預算以四年4200億為限。行政院於10日提出特別預算的編列案,內容並加入民眾關注的少子化、食安問題,但對於預算的編列,相關縣市首長也提出看法意見。以下收錄相關報導並持續追蹤。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國發會通過三案以促進經濟發展
國發會委員會昨(20)日通過三案,落實政府結構創新、擴大投資的政策方向,除完善花東軌道建設、新竹生醫園區蓋新大樓,並通過輔導養豬業、推動沼氣發電,今年發電目標為1億度。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多搭大眾運輸 研究:2050年全球可省1百兆美元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交通與發展政策機構(Institute for Transportation and Development Policy)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若從現在起至2050年,搭乘大眾運輸、步行或騎腳踏車的人數增加,可省下公共支出和個人支出至少100兆美元,碳排量每年也可望減少17億公噸。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生態交通高雄宣言 陳菊分享12策略
為期三天的二○一七生態交通世界大會,昨天下午舉行閉幕式,高雄市長陳菊發表十二項策略的「生態交通︱高雄宣言」,也將於今年十一月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上傳達。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北宜直鐵,必要何在?
交通部觀光局在近年的觀光政策中,都是以旅客(尤其是陸客)倍增為第一要務,求量不求質的情況下,大量景點被消費,讓東部有人潮但帶來的錢潮卻有限,但交通壅塞卻是事實,移轉觀光車潮僅是頭痛醫頭的方法,真的要處理的是觀光高質化,以及設定遊客的總量管制。土地能承擔的人潮有限,觀光景點更是,所以說明清楚我們的觀光政策,才有辦法來思考下一步的策略。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大眾運輸時代 真的來了
根據交通部最新統計,高速公路通行車輛連續四個月減少,同時台鐵、捷運、巴士載客量都明顯增加,我長期依賴大眾交通工具,看到這些數據很是高興。或許汽油太貴是直接原因,但依照我的體驗,部分大眾運輸系統確實進步了,可以吸引並留住乘客。而大眾運輸系統若能和乘客持續良性互動,我們可以期待一個大眾運輸時代的來臨。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由國土規劃看前瞻基礎建設座談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於25日舉辦「由國土規劃看前瞻基礎建設」座談,會議由余範英董事長與前立法委員邱文彥策畫,會中並邀請前經建會主委薛琦主持,前行政院長毛治國、國發會副主委曾旭正、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前立法委員曾巨威、前台南縣長蘇煥智與前政務委員林盛豐與談。秉持專業與經驗的精神,從永續經營的國土規劃層面、財政分配及城鄉發展等層面進行討論,並在討論中勾勒出前瞻的藍圖。
目錄位置 活動訊息 / 本會近期動態(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