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112 項資料符合搜尋條件。
過濾搜尋結果
項目類型






新的項目,自從…



排序條件 相關程度 · 日期 (新的優先) · 依字母順序
Article 「人才斷層」 台灣將「死狀甚慘」
國科會主委朱敬一於新設「科學技術發展諮議會」開會前夕,警告台灣已進入「人才斷層期」,不趕快補救,與他國競爭將「死狀甚慘」! 其實,這樣的警告,民間有心人士早已提出,只是整個政府從上到下置若罔聞,徇使問題持續惡化;近來在周邊國家需才孔急的情況下紛紛高薪挖角,人才加速流失,才終於引起政府閣員的注意。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專欄對話
Article 重公平恐賠競爭力 攬才要非常手段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前陣子發布二○一七年世界人才報告,示警台灣整體環境無力留才,遑論對外攬才,加上中國近年來祭出免試招收台灣學生的惠台政策,向台灣優秀學子招手。曾在美國工作廿年、放棄IBM資深研發主管優渥薪資回台創業的全球玉山科技協會理事長王伯元強調,「得人才者,得天下」,國際人才的爭奪等同是一場現實且殘酷戰爭.....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專欄對話
評析台灣薪資變化的三個十年
我們認為這十年來台灣經濟之所以陷入停滯,民眾的薪資難以提升,其根本原因為台灣在全球化生產鏈裡,一直處於代工的地位,代工模式使得台灣不少電子、資訊產品的產量雖在全球名列前茅,但所創造的附加價值(value added)卻日益微薄。附加價值至終是要分配給各生產要素的,其愈微薄則分配給受僱人員的薪資就不可能提高,這個道理至為明顯。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吸引高階白領來台,重拾外資活水
為了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經濟部主導鬆綁跨國白領經理人來台執業的限制,但是加入TPP必須修改法規是一回事,真正爭取跨國企業來台投資又是另外一回事,台灣本質排外的勞工法規與所得稅制,才是外資企業不斷流失的關鍵因素。執政當局如果沒有把目標弄清楚,這波的政策鬆綁,只是重蹈多年來持續不斷的覆轍,無助於吸引外資。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蔣偉寧:台灣海外人才庫 空了
教育部長蔣偉寧表示,之前到美國加州訪問時發現,當地八所世界知名大學中,三、四十歲的年輕教授很少有來自台灣的學者,顯示我國海外人才庫面臨斷層。學者也擔心,國內下一波產業需要更多具國際經驗的人,本土培育的年輕碩、博士難以承擔大任,衝擊國家競爭力。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施振榮:日本失敗經驗 台灣應警惕
台灣的科技產業發展出現瓶頸,美國SRI國際公司總裁兼執行長寇蒂斯卡爾森 (Curtis R.Carlson)強調,人才是產業的最大資產,創新則是成功的基石,台灣若能吸引更多優秀人才,並發揮他們絕佳的創新能力,就能在全球產業版圖上占有一席之地。 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則表示,日本曾有過輝煌過去,如今卻因跟不上創新腳步,國力日漸式微,台灣應引以為鑑,千萬別重蹈覆轍。他強調,人才培育、全球化及創新研發才是台灣重新站上國際舞台的機會,這次不能再錯過了。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學界領導危機 就是政府危機
過去一年來,台灣的學術界,尤其是生物醫學界,陷入了領導危機。首先是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因浩鼎事件而去職,新的院長剛繼任,有待開展。繼而是台灣大學校長楊泮池捲入論文造假事件,調查委員會雖找不出校長辭職下台的理由,但楊校長決定不再續任。.........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人力資本升級 減少財富集中
全球化與各種新技術正在先進與開發中國家影響人們(無論其學歷為何)的就業選擇範圍。技術創新不僅減少例行的工作量,也造成全球供應鏈與網絡的改變,致使許多國家可貿易部門的一般性工作遷往他地,而且近來有愈來愈多需要多重技術的非一般性工作也出現類似現象。因此決策者,特別是已開發國家決策者,應如何面對這個全新不同的就業挑戰(以及所得與財富分配的挑戰)?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台灣雇主徵才困難 全球第8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台灣失業率仍居高不下,萬寶華台灣分公司總經理劉玿廷分析,主要關鍵在於,雇主和求職者對彼此的期待有落差。他舉例,業務代表的職缺其實非常多,但願意挑戰或加入此一工作領域的人相對沒這麼多。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張忠謀:台灣人才 三大失衡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表示,產業界找不到所需要的人才,他觀察到國內有一、年輕人期望與現實;二、產學需求;三、不同層次訓練與需求等三大失衡現象。他強調,台灣不需要148所大學,當局者需要拿出勇氣,從教育改革做起。 張忠謀昨應邀出席國科會舉辦的第二次科學技術發展諮詢會議。他指出,人才問題是他每天都在思考的議題,這是一切的基本,既然他出席諮詢會議,所談就聚焦在科技人才。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