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經》許嘉棟:經濟鬼混20年的問題癥結在政治
-
檢討台灣投資環境欠佳的主因,癥結應是在非經濟因素,尤其是政治氛圍。三十年來,台灣各政黨、政治人物與許多國民熱衷於討論政治議題、參加政治活動,但社會上又欠缺協調、整合不同意見、消彌爭議、形成共識的有效機制,以致全國長期陷入藍綠對抗、統獨爭議等對立內耗,不僅導致行政與立法部門的決策效能不彰、財經政策方向難以確定,國內政局與兩岸關係亦不穩定。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政院清理年改、前瞻主戰場 稅改方案延後出爐
-
原訂周五(6月底)出爐的稅改方案確定延後了!據了解,行政院希望在清理年改三法及前瞻特別條例兩項主戰場後,財政部再提出稅改方案,不要成為第3個風暴。據悉,營所稅不會上調至20%,以調升1~2%為主要腹案。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政院綜整年金改革各界建議 9大菜上桌
-
總統府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昨天討論年金制度架構,行政院年金改革辦公室整理一份彙整過去各方意見的九項提案,從維持現行各職業別,社會保險和退休制度分立,或是結清現有各職業別年金制度,改採單一的以稅收為基礎的國民基本年金,各個版本設計不同,仍有待討論、凝聚共識。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政院組改定案
-
行政院組織改造架構大致底定,除新增數位發展部外,科技部轉型為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改制為通訊傳播監理委員會,公共工程委員會轉型為公共工程總處,原子能委員會轉型為核能安全委員會,行政院力拚立法院本會期結束前,將組改法案送請立法院審議。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政院祭42億 新南向啟動
-
行政院昨(5)日宣布新南向政策正式啟動,明年將祭出42億元推動,同時更新或重簽已簽訂的雙邊投資協定,提高對台商保障。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表示,台塑越鋼事件對政府是很大的警惕,經濟部會定期公布新南向國家投資風險評估報告,對重大個案建立應變及預警機制。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政院通過四年計畫 目標人均GDP衝3萬美元
-
行政院通過新一期國發計畫,要在蔡總統任期結束前的2024年,也就是四年後達到人均GDP(國內生產毛額)3萬美元等目標。國發會副主委鄭貞茂昨(16)日表示,屆時台灣將邁入已開發國家,並期許國人不再以開發中國家自居。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明年總預算 蔡總統關心長照、食安
-
行政院八月底前將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送立法院審議,行政院長林全昨天向蔡英文總統報告總預算案編制情況。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轉述,蔡總統除關心總預算反映在經濟與產業發展的效果,也關心她的競選政見有無反映在預算分配。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明年總預算 內需點火近7千億
-
行政院周四(17日)院會將定錘107年度總預算案,歲出為1兆9,850億元、成長0.6%;歲入為1兆8,904億元、成長2.7%。其中公建年度加前瞻匡列2,409億元,大幅成長16.3%;科技預算則匡列1,258億元,約增10%,雙雙創歷史新高。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明年台灣經濟要防內外皆冷
-
國發會預計近期公布明年國家建設計畫的經建目標,儘管目前包括主計總處、中研院等單位均預測我國明年經濟成長率不到二%,但國發會主委陳添枝表示政府拚經濟要展現企圖心,明年國建經濟成長目標絕不能低於二%。換言之,國發會對我國明年經濟成長訂下了「保二」的目標。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李淳:TPP是台灣逃生門
-
政黨輪替新政府上台考驗多,兩岸走向冷卻期,台灣在區域經貿關係的經營步步為營。中經院台灣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表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對台灣都相當重要,在兩岸關係中,TPP對台灣來說是逃生門,RCEP則是特效藥。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