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1852 項資料符合搜尋條件。
過濾搜尋結果
項目類型






新的項目,自從…



排序條件 相關程度 · 日期 (新的優先) · 依字母順序
中國購買的日本國債在增加
《日經》報導,中國購買的日本國債正在迅速增加。超過1年的中長期債券的凈買入量4~7月達到約1.4萬億日元,是上年同期的3.6倍。由於貨幣寬鬆的長期化,預計美國國債的低收益率將持續。在此背景下,對於按美元計價的收益率高於美國國債的日本國債,中國正在增加投資。中國通過外匯儲備持有大量美元,日本國債也成為了中國的投資對象。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中國轉型將影響未來十年全球經濟
全球經濟的大部分動力來自中國。中國經濟的規模高達8.2萬億美元,約為美國經濟的一半。也就是說,中國每年增長8%,就相當於美國每年增長4%。每12.5周,中國經濟的產出相當於一整個希臘的經濟總量;從2010年算起,中國已經“產出”了一個印度。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中國四大行不良債權增長49%
中國銀行業的不良債權正在持續增加。國有四大商業行截至3月31日發佈的2015年財報顯示,截至去年底,不良債權餘額達到6892億元,比1年前增加49%。中國領導層顯示出加快化解過剩産能和推進背負債務的國有企業改革姿態,不良債權問題今後很有可能成為銀行經營的沉重負擔。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中國困境會引發全球危機嗎?
主要問題在於中國高儲蓄低消費的經濟模式,只有在該國經濟保持極快增長的情況下才能維持,這支持了高投資的合理性。當中國擁有大量未充分就業的農村勞動力儲備時,這是可能實現的。但現在情況不同了,中國目前面臨一個棘手的任務:過渡到增長率較低,但不至於陷入衰退的水平。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中國應對高杠桿:一場剛剛開始的戰爭
為應對全球危機帶來的影響、維持經濟增長,中國政府在2008年推出“4萬億”元人民幣的一攬子刺激措施。自此,政府、企業和家庭紛紛舉債,將中國債務總量從2007年的7.4萬億元推升近三倍,達到2014年的28萬億元左右。同期,債務/GDP之比從158%躍升至282%。如果刨除金融機構借貸,則債務與GDP比率從134%升至217%。雖然中國人均GDP僅是美國的20%,但債務總水平已經與美國並駕齊驅。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中國應啟動新一輪財稅改革
從社會對於財稅改革的認識的來看,當前民眾對於通貨膨脹率、存款準備金率、利率等生僻的貨幣金融概念已經不再陌生,而以預算為核心的財政歷來給人的印象是“外行看不懂、內行看不清”,雖然一些財稅專傢具有較深的理論造詣,但能夠洞悉中國財政運行的專家為數不多,財稅改革的理論研究與現實問題的脫節難以迴避。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中國應如何應對美國升息的影響
遲到的美國加息,終於在上周三變成現實。當天美聯儲自2006年來第一次升息,將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範圍上調25個基點,至0.25% - 0.5%的區間,一舉結束了美國利率長期接近零的局面。美國的利息走向,從來是國際金融市場重點的關注。惟此次美國加息,特殊之處在於同中國經濟有緊密關聯。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中國推動美國走向金融洗牌
兩年前中國新華社發表評論稱全球“脫美國化”的時機已經到來,它呼籲建立一個不依賴於美國的“新的全球金融體系”。對於業內人士這並不令人意外,因為中國央行自信貸危機爆發後就一直在呼籲結束美元時代。2009年,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提出打造“一個獨立於各個國家的並能保持長期穩定的國際儲備貨幣”。他的邏輯是通過將人民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的一籃子貨幣,特別提款權可以作為一個真正的超國家貨幣取代美元。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中國擁抱“供給經濟學”
凱恩斯曾言:“真正危險的不是既得利益,而是思想”。一旦失去正確的理念,經濟政策就會迷失在無知、短視與利益的糾結之中。11月1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提出:“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提出,標志著中國宏觀經濟政策從需求管理向供給管理的重大轉向,中國經濟轉型有望迎來實質性突破和轉折。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中國擬推「數位人民幣支付系統」(DCEP)
編按:中共擬推「數位人民幣支付系統」(DCEP),專家表示,中國發行「數位版的人民幣」,為中國與中國企業創造了一個機會,讓他們可以繞過西方國家的金融體制。若其能順利展開成功,勢將考驗美元霸權地位。政府發行虛擬貨幣,已是各國熱議的金融話題,台灣央行目前則不考慮推數位貨幣。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