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1852 項資料符合搜尋條件。
過濾搜尋結果
項目類型






新的項目,自從…



排序條件 相關程度 · 日期 (新的優先) · 依字母順序
+56% 台灣的真實「減」碳目標
國際智庫分析,各國若都遵循南韓、新加坡的減碳目標,本世紀末升溫將落在3~4℃。台灣的目標稍微好一點,但仍較1990年排碳基線增加 56%。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上一波金融危機猶存 G20企業峰會:永續經濟才是王道
德國聯邦財務部長蕭伯樂(Wolfgang Schäuble)2日在G20的官方企業論壇(B20)上表示,國家主義和保護主義從來不是正確的政策方向。聯邦環境部長韓德瑞克森(Barbara Hendricks)則強調,永續經濟才是達成全球繁榮的關鍵。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上海自貿區 鋪路接軌TPP
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首輪部長會議正在新加坡舉行,儘管中國大陸仍被排除在外,但大陸商務部官員透露,正對TPP的影響力密切關注。外界分析,去年啟動的上海自貿區,正是肩負與TPP規則接軌的試驗角色。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上海自貿區的挑戰
上海自貿區是2013年關於中國的熱門詞匯之一。在中國十八屆三中全會前後,上海自貿區的建設以及細則被認為是觀察中國未來走向的最好窗口,在十八屆三中全會的主旨文件中,對上海自貿區也作出了具體的描述,這也成為上海自貿區成為當仁不讓的全球焦點。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下一場綠色革命
為了在2050年來臨前繼續為世界供給糧食,我們將需要另一場綠色革命。至於要如何實現這個目標,則有兩派不同的觀點。第一種是利用高科技,著重於延續博洛格的工作,培育更好的作物品種,但是要運用現代基因技術。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不宜樂觀看待股匯市的非理性繁榮
2008年金融海嘯前的各國股匯市、大宗物資、原料價格也被大肆炒作,葛林斯潘在其「危機、人性以及世界經濟的未來版圖」一書中指出,為什麼全球計量經濟模型沒有任何一個能預測出金融海嘯的發生,因為經濟預測最困難的就是預測轉折點(turning point)的發生時點,和轉折衝擊的內容與強度,這是計量經濟學的罩門。葛老提出「人性」說,主張經濟行為受人性影響,以致計量經濟模型頓失預測能力。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不應淡化匯率戰風險
七國集團(G7)和20國集團(G20)等最大經濟體的領袖們最近一直在試圖淡化匯率戰的風險。但這未必能夠阻止匯率戰的爆發。原因就是主要工業國家對貨幣政策在當前環境中的作用不再能夠達成共識。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不能忽視「粵港澳大灣區」對台灣的競合效應
對於回歸香港20周年,國人除了注意到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任何危害國家主權、挑戰中央與香港基本法,利用香港對陸滲透破壞,都是對底線的觸碰,絕對不能允許。」之外,對於習近平見證香港、澳門、發改委和廣東省簽署的《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並未予以太多的關注。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不能讓大數據變成“老大哥”
自愛德華•斯諾登(Edward Snowden)揭露美國國家安全局(NSA)是如何從技術公司獲取電話記錄和數據以來,喬治•奧威爾(George Orwell)《一九八四》(Nineteen Eighty-Four)的銷量便一直在上升。迄今為止,為了換取安全保障,即便人們不那麽喜歡“老大哥”,他們也做好了放棄部分隱私權的準備。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不要對經濟增長的未來盲目樂觀
“有些發明比其他發明更重要。”這是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的羅伯特•戈登(Robert Gordon)在其著作《美國增長的起落》(The Rise and Fall of American Growth)中提出的最重要觀點。這本書對1870至1970年間美國經濟轉型及隨後的放緩進行了深入分析。增長既非必然,也不會勻速。由於技術突破相對狹窄,我們正處於一個增長令人失望的時代。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