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1054 項資料符合搜尋條件。
過濾搜尋結果
項目類型






新的項目,自從…



排序條件 相關程度 · 日期 (新的優先) · 依字母順序
避免年金「核爆」 勞團學者提隨收隨付制,反確定提撥
總統馬英九改革年金在於解決「人口老化的財務危機」、「各職業別制度落差過大」、「世代間負擔不公平」三大危機,不過,台灣勞工陣線協會18日舉辦研討會後指出,行政院與考試院版本仍無法解決問題,反而將陷入老年均貧狀態。與會學者與團體認為應以「隨收隨付」制為基礎,並反對現行向「確定提撥制」傾斜。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中國經濟轉型帶來全球挑戰
中國正在嘗試進行的經濟轉型對新興國家乃至整個世界都將產生深遠影響。短期內,挑戰在於管控好中國經濟活動可能出現的大幅放緩帶來的溢出效應。長遠來看,挑戰在於如何讓一個金融大國融入全球經濟。然而,實際上,短期的發展變化同樣將影響長期。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Article 以一國兩區框架落實政治協商
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在首屆兩岸和平論壇指出,兩岸不能只經不政;在陸委會主委和國台辦主任於峇里島APEC互稱職銜後,張志軍突出上述觀點,特別引人注目,大陸方面似乎正在加大兩岸政治談判及定位的力道。
目錄位置 公 與 義 / / 全球新局下的兩岸變遷與發展 / 專家觀點
如何應對移民帶來的兩難
最近那些難民掙扎着翻越隔離圍欄、湧入歐洲的照片有力地提醒了我們全世界人口流動規模之巨大(如果這種提醒有必要的話)。最新的全球移民官方數據顯示出,全球人口中流動人口比例出現明顯上升。這一比例從1960年至1990年數十年間的2.5%左右上升至2013年的3.2%,而且流動人口絶對人數已增至2.315億。對於有吸引力的目的地國家來說,總人口構成中出生於外國的人口比例已遠高於以前。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美國政策思維中的台灣
獨霸地位被打破的美國被迫重新思考新的對中政策。連帶的,美中之間最敏感、也最困難的所謂「台灣問題」自然就再成焦點。由於這次是結構性的、而不是應變性的思考,而台灣過去多次觸發兩強對抗的經驗仍歷歷在目,所以當前思考台灣的角度就不只是一時一事的「管理」,而是更大範圍的「處理」。其中又分為政略與戰略兩種。基於對中軟硬主張的不同,論者就台灣的建議也會不同。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服務業成中國經濟增長關鍵
房地產銷售和工廠建設正在放緩,但中國人開始熱衷於在醫療、教育和電影票上花錢。北京方面文火慢燉的經濟再平衡努力已從服務業得到了提振。目前,服務業占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達到51%,高於2011年的44%。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一帶一路是台灣經濟新藍海
「一帶一路」是大陸的政經新戰略,標示中國大陸企圖藉著經濟整合為經,外交敦親睦鄰為緯,建構以中國為核心的全球戰略棋盤,將歐亞大陸重新連結,形成全球跨度最大、縱深最長的經濟整合及戰略地帶,進而擠壓美國的霸權地位。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解析雙11購物節的產業效應和消長態勢
由大陸電商阿里巴巴集團一手主導打造的「雙11購物節」,今年進入第7個年頭。盤點2015年「雙11」的總體表現,不只在交易金額上持續出現跳躍式的增長,同時其衍生、擴散效應更是令人目不暇接。看來「雙11購物節」不只開創網路購物行銷的新紀元,其後續效應更是不容小看。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台灣的選擇-從幾個案例 看民粹對經濟領域的傷害
隨著明年初大選的逼近,各種支票開始滿天飛,而相關的興革事項就都全束之高閣,這是每四年一次的民粹高峰期,而其影響及對台灣長期競爭力的斲傷卻是一次又一次,無怪乎台灣在經濟的表現是每下愈況。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中國聽到通貨緊縮腳步聲
從中國國家統計局11月11日發佈的10月份主要經濟統計數據看,生産和投資均萎靡不振,經濟下行壓力仍然大。産品價格下滑導致生産減少和投資放緩,拉低經濟增長的惡性循環仍在持續。消費者湧向了以低價作為賣點的網路購物,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難以如願提高。中國經濟已開始呈現通貨緊縮的跡象。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