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4002 項資料符合搜尋條件。
過濾搜尋結果
項目類型






新的項目,自從…



排序條件 相關程度 · 日期 (新的優先) · 依字母順序
傾聽之餘,尚須起而力行
在政府財政拮据下,法規鬆綁來加速醫療觀光、教育服務的 產業化,可以為困頓的經濟注入嶄新活力。不過,相關部會仍著重在 規範、管制的思考,並在利益團體壓力下,產業發展進展有限。未來 除加強部會產業化績效指標(KPI)的訂定,也應提出如不積極產業 化將面臨學校倒閉、學生薪水停滯,以及全民健保破產、醫生出走等 產業崩壞的論述來爭取民意,並加速改革。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美國經濟復蘇的後勁
許多主要經濟學家不會認同美國經濟增長將大幅提速的觀點,他們預計未來十年美國經濟將繼續迎著逆風小幅增長。這可能是主流預測,但另外一種更美好的設想正呈現在人們眼前。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台灣經濟成長的劍宗與氣宗
看主管台灣經濟的經濟部吧,它裡面有兩個最重要的局,一為國貿局、另一為工業局;其他單位或可視為這兩個主要局的衛星。國貿局由於負責經貿談判,在過去廿餘年從美國開放市場壓力,到台灣加入WTO與APEC,再到最近與新、紐簽FTA、與對岸簽ECFA,都是國貿局的業務。因為主業務是涉外談判,國貿局許多同仁長期與外交系統合作,他們最希望達成的任務就是自由化、國際化、廣簽FTA。這種「力求涉外貿易條件優勢」的做法,我認為像是劍宗。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中美貿易戰延伸成科技戰 專家憂科技創新放緩
中美貿易戰延伸成科技戰,張忠謀直言全球科技創新將放緩,並認為政府不要介入太多。在中美對峙情勢下,施振榮認為台灣廠商應保持中立。郭台銘與羅瑋則強調新技術的發展。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資本市場大開放的時代來了
據《工商時報》社論指出,2020年對台灣經濟的表現來說,是個充滿著驚奇的一年,股市指數與成交量再寫新高並持續翻新紀錄,新台幣狂升讓中央銀行疲於應付,仍無法阻擋固守多年的匯價底線。業績表現不凡的資通訊產業,與成天爭取各項紓困機會的許多傳統產業,形成強烈對比,而力推多年的新南向政策,在中美貿易戰與疫情的雙重影響下,成為投資新主流,不須政府誘導,廠商為了分散風險或尋找生產備援基地,都主動尋找東協各國的投資機會。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抑制炒房 政院、央行、部會、局處動起來
據媒體綜合報導,大揮金融及稅制雙刃鎖喉,並提修法「實價登錄2.0」,加強稽查預售屋與紅單交易所得等,為平抑房價,行政院會3日將拍板「健全房地產市場方案」,據悉,現階段定調杜絕炒房,短期採取金融及稅制工具,祭出九大措施包括加強稽查預售屋與紅單交易所得等,行政院會拍板後立即上路。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美聯儲金融危機首次緊急降息股市不升反降反映投資恐慌
編按:新冠疫情對經濟的衝擊不容小覷,各國央行蠢蠢欲動,美聯儲昨(3/3)日突然宣佈緊急降息0.5%,以緩解新冠疫情對經濟的衝擊,但股市不升反降,若後勢被疫情逼到窘境,持續的放鬆貨幣政策,導致部分國家深陷負利率,面臨無降息空間可言。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Article 檢視國民黨版證所稅
細數自1990年股市曾破萬點後,近十年來由2002年至2006年皆未突破八千五百點門檻,2007年曾有衝過八千五百點六個月的紀錄,2008年、2010年偶有一、二月,2011年有過七個月突破八千五百點門檻。未來在全球經濟及資本市場低迷的帶動下,突破八千五百點的機率質疑。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專欄對話
Article 政治遠離股市
國內時常可見政治人物隨時緊盯股市,平常在受訪時將股市漲跌或成交量等數字信手拈來,一旦遇到股市大漲則喜上眉梢,似乎政績因此而獲得肯定,一旦大跌則面露擔憂緊張,積極表示政府對救市的重視。如果執政團隊長期過分關注股市動態,必定浪費大量時間與精力追求速成,治標而無長效,反而排擠政府原可使用於規劃與執行長期政策的資源。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專欄對話
Article 由德國在歐債中的角色看全球金融連動
總之,德國需要歐元區存在的程度可能遠超過我們看到的表象,勢必採取適度的犧牲以換取長遠的利益,而討價還價需要時間,過程中難免造成市場的動盪,但針對短期緩解的對策明確且早晚會達成共識。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專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