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4002 項資料符合搜尋條件。
過濾搜尋結果
項目類型






新的項目,自從…



排序條件 相關程度 · 日期 (新的優先) · 依字母順序
黃榮村:產業與社會發展出現嚴重「斷鏈」
2013財經立法高峰會昨天就教育改革與國際競爭力議題,邀請教育部、國科會首長與台大、政大等多位公私立大學綜合座談。 現任中國醫藥大學校長的黃榮村指出,一旦大學院校因招生不順而被迫關閉,卻不能自由處理校園土地,例如公立大學很難法人化,手上也沒有武器(錢),私立大學更為困難,這些都需要國人特別考量。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國際金融體系亟待改革
世界註定要陷入泡沫、金融危機、貨幣崩潰的無盡循環中。要適應這種循環。至少這是上周在美國懷俄明州傑克遜霍爾(Jackson Hole)舉行的央行行長年會上,世界各國央行行長們的預期。這次會議由美國堪薩斯城聯邦儲備銀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Kansas City)組織,行長們在自身權威搖搖欲墜的尷尬中仍然撥冗出席。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名醫王惠暢對醫療環境的失望
曾獲商業周刊評選為百大良醫、中部乳癌權威的王惠暢,病人數以萬計。一年半前,他突然辭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主任一職,不再對外看診,同業傳言紛紛。近日,他寫了一封公開信給同窗舊識,敘述退隱心路歷程,對醫療環境失望、感慨良醫生活品質不如庸醫,讓大家洞見台灣醫療的困境。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朱敬一:人才宣言進展有限
2011年8月14日由翁啟惠發起,廣邀台灣大學校長李嗣涔、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智融集團董事長施振榮等國內重要產業、教育、科技、媒體與藝術等各界代表,共同連署「人才宣言」。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人才宣言」滿一年 危機還沒解除
中研院院長翁啟惠等十多位社會意見領袖,發表「人才宣言」、揭櫫台灣面臨空前人才危機已滿一年,台灣GDP及經濟競爭力明顯下滑。翁啟惠結合施振榮、張忠謀等產學界五十四人,成立「高教與科技政策研擬小組」,預計今年底聯名提出政策白皮書,在人才培育、產學合作及科研預算三大方向,向政府做出更具體建言。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Article 網路世代賺國外錢 研發創新中小企業打通路
台灣的服務業大部分是國內自己人賺自己人的錢,只是造成財富的重新分配,財富總值並沒有增加。早年台灣錢淹腳目是因為製造業非常興盛,台灣的廉價勞工從國外進口原料加工出口成品,製造業的成品賣到國外賺了國外的錢,台灣總財富增加當然除以人口數後,個人財富一定增加薪水也增加。
目錄位置 公 與 義 / / 產業轉型 / 專家呼籲
Article 掌握智慧化服務 進入數位匯流趨勢
在台灣長照體系發展具放任自由競爭,減低政府介入;又具社會民主特徵,對老窮資格的人民,政府提供基本福利保障。現況是全民健康保險財務陷困境,民眾付費意願、能力降低,長期照護資源、照護服務人力不足。建議政府訂定政策,藉由評鑑機制對品質管控,維持自由競爭、市場經濟模式;對弱勢族群提供社福補助。
目錄位置 公 與 義 / / 產業轉型 / 專家呼籲
Article 製造服務結合 創新整案輸出
過去的服務業在乎的是態度,今天在乎的服務是問題能否解決,是否快速提供滿足顧客的需要,科技正可以解決這些問題。例如甲地買商品乙地退貨,網路上查詢醫生看診進度等,結合科技與服務。服務要創新,除了新點子的腦袋,要搭配科技,創造不同的商業模式,加入設計與文化的內涵。像休閒、農業、文創、觀光產業甚或是政府洽公,只要妥善運用科技,就能運轉出更多的商機;日本、韓國、甚至美國等國政府,近幾年更是利用政府政策積極發展科技化服務業,在此情況下,還有一股「韓流」風,正在全球文創、時尚及觀光產業竄起,台灣怎能不引為戒。
目錄位置 公 與 義 / / 產業轉型 / 專家呼籲
台生不敵? 陸生競爭力強勁 比飛彈瞄準台灣還驚悚
台大社會系教授薛承泰昨表示,民國90年以後,政府還擴充大學數量,「很白目」,造成不優秀學生增加很多。從早上8時的大學校園來看兩岸學生表現,國內學子與大陸學生間的競爭力落差,「比大陸1000枚飛彈瞄準台灣還讓人覺得驚悚」。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學者看教改 形式主義掛帥 12年國教最嚴重
在昨天一場座談會中,學者表示,12年國教主張以常態編班方式學習,只為追求假象形式的「公平」與「去標籤化」,反而造成前段、後段學生都學不好,「適性發展」成為一個空話。此一政策是目前台灣最大的「形式主義」。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