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縮短臺灣貧富差距與提升有感施政之政策建議
-
臺灣的貧富差距在2001年驟然擴大,依行政院主計處歷年的「家庭收支調查」來看,家戶可支配所得由小至大排列分成5等分,在2001年至2010年的10年間,家戶高低所得差距幾乎都在6倍以上,可說是貧富差距擴張最快速的十年。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專欄對話
-
台灣離民主崩壞還有多遠?
-
要讓一個新生民主體制落地生根,需要經歷相當漫長的學習與反覆實踐過程,但要讓其崩壞,卻易如怪手拆屋。如果民主大廈的根基本來就不牢固,就有可能在眾人尚未驚覺的情況下,被社會中少數但激進的群體一推而倒。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專欄對話
-
《21世紀資本論》導讀與對照(2):資本的動態演變
-
皮凱提的《21世紀資本論》關鍵論述是:如果政府放任市場自由運作,或是採用像現在許多國家的「小政府」施政,那麼三、四十年後社會上將近九成的資本都會集中在最富有的百分之十富豪手中。長此以往,社會終將因為財富與所得分配太過不公,而產生動亂。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專欄對話
-
考生無助、家長恐慌 難道要讓菁英流失
-
任何新制度在執行之前,除了詳細的評估外,都還會有一個測試階段,藉以降低實際作業時可能產生的衝擊及影響。更何況教育制度這麼重大的政策,一旦走偏,影響可及數代,更應慎重處理。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專欄對話
-
爭它千遍也不嫌煩
-
當時之所以未引發正名爭議,更未上綱到涉及國家主權問題,就是因為合約所載名稱即是如此,雙方合意,何爭之有?但故宮赴日展覽合約卻與前五次不同,台灣若不依約爭取正名,豈不讓日本得了便宜還賣乖?更何況,宣傳海報屬於展覽活動內容,當然非爭不可。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專欄對話
-
台灣薪資為何倒退十年?
-
台灣每年經濟都是正成長,但是薪水卻是負成長,這背後的主因究竟是什麼?前國科會主委朱敬一說:「GDP成長而薪資凍漲的原因有二:一是台灣目前的產業模式為「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當某個產業將大部分代工廠移往國外時,其所代表的國內生產價值成長,GDP當然就會漲。但GDP的成長背後既沒有創造國內就業。第二個原因則是台灣創新性產業的比重越來越低,由於薪資看漲的創新性企業不多,薪資向後看齊的普通企業比重極大,加權平均之下,平均薪資就難以上漲。」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專欄對話
-
朱敬一導讀/30年內全球8成財富 1成人掌握
-
貧富不均漸趨惡化已是當前極受熱議的問題。《二十一世紀資本論》皮凱提從稅收與遺產紀錄著手,蒐集整理橫跨廿幾個國家、長達兩百多年的數據資料,分析全球財富分配動態,從中提出詮釋。過去主流意見認為,分配不均的情況會因經濟發展而減低;但皮凱提指出,資本主義經濟曾出現貧富差距縮小,是因兩次世界大戰與大蕭條摧毀財富積累,及當時的高累進稅政策。如今,各國政府應積極改革稅制,減低財富過度集中的趨勢,否則將危害民主社會依照個人才能與努力決定報酬的基本價值。 《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中譯本將由衛城出版於十一月五日推出,本報特提前刊出書摘與書評,以饗讀者。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專欄對話
-
朱敬一專欄:鮭魚返鄉還是宙斯霸凌?
-
在過去十幾年間,台灣有兩個經濟政策我都覺得不安,但是由於主事者信心滿滿、聲勢浩浩,外界的異聲或則被忽略、或則遭嚴正反駁。久而久之,這些政策就變成了金科玉律,好像「做了台灣經濟就好了、不做台灣經濟就完了」。如果這個政策是錯誤的,大概要等到諸多惡果一一浮現,才能叫主張者見棺掉淚。但是這棺材淚水不只是主張者在流,而是全民在付代價。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專欄對話
-
南方朔:從頂新看台商的良心,和財富多寡成反比
-
因為中國的經濟崛起,市場做大,整個華人社會到處是油水,看起來金光閃閃,因而貪腐、奢侈、財大氣粗的土豪風氣也大盛。
這次我想談的則是與「鍍金年代」配對的「強盜公侯」(Robber Baron)這個概念和歷史現象。「強盜公侯」是指在鍍金的年代,有錢的超級豪商,憑著他們的金錢勢力,收買政黨政客,為所欲為地聚斂財富,市場和法律的運作都向他們傾斜,他們以類似於強盜的手段,成了現代的公侯爵爺。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專欄對話
-
王健壯專欄:分歧不能上綱到分裂
-
民進黨很厲害,明明是他們長期杯葛兩岸相關協議與法案,而讓中韓FTA超前,卻可以硬拗是國民黨在栽贓,是馬政府無能。
服貿協議、自由經濟示範區條例以及兩岸監督條例,分別在立法院躺了好幾個月都毫無進展,而毫無進展的理由本來就是因為民進黨一再阻擾立法程序,這不叫杯葛叫什麼?
更何況,反對黨杯葛執政黨,乃天經地義,有什麼好避諱?但杯葛是手段,並非目的;杯葛的目的是促進國家利益,而非政黨利益,政黨利益凌駕國家利益的杯葛,當然該受譴責。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專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