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苗到底該由誰購買?法律怎麼規定法源來自哪裡?
-
COVID-19疫情持續延燒,台灣疫苗嚴重不足,目前施打率僅有1%左右,雖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保證,今年(2021)8月底前會有1,000萬劑疫苗到貨,但許多地方政府認為緩不濟急,紛紛向中央表達要自行向國外採購疫苗,也有民間企業希望採購疫苗。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台灣拚經濟 有5隱憂
-
瑞士世界經濟論壇(WEF)「2016~2017年全球競爭力報告」出爐,前3名依序是瑞士、新加坡和美國,我國排名雖較去年進步1名、位居第14名,但報告顯示,台灣面臨五大隱憂。其中,法規鼓勵外人投資細項大幅倒退37名、固網用戶數、組織犯罪影響企業成本、行政法規繁贅、學校上網普及度等項目也退步10至20名。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正視痛苦指數升至四年新高的困境
-
近期莫蘭蒂、馬勒卡、梅姬颱風相繼襲台,國內蔬果價格大漲,可以預期的是今年國內物價漲幅將會高於各方預期,以今年前八個月的通膨率與失業率併計,我國痛苦指數已升至5.3%,創下近四年最高,若再加上九月以來的颱風效應、全球貿易走緩的隱憂,未來一季痛苦指數勢必還會再升高,政府宜多留意。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經濟》經濟部組織改造方向 聚焦貿易、產業、能源
-
編按:行政院長賴清德昨(29)日下午聽取經濟部長沈榮津業務報告,報告中提到經濟部組織改造方向;國際貿易、產業、能源等三大重點業務,未來將分別成立產業發展署,國際貿易署,能源署。報告中也提到,經濟部業務將聚焦達成今年備轉容量率6.8%、備用容量率11.8%,同時尋找空污與供電的平衡。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金融》中國銀監會:今年打好防控金融風險攻堅戰
-
編按:中國大陸中央財經小組核心劉鶴日前於達沃斯論壇演講時剖析未來中國經濟方針。他表示,中國金融體系總體健全,但金融風險尤為突出。中國銀監會最新表示,今年將打好防控金融風險攻堅戰,控制居民杠桿率過快增長,嚴控個人貸款違規流入股市和房市。此外,中國央行也正考慮將影子銀行、房地產金融和網路金融納入宏觀審慎評估體系之中。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經濟》美國消費成長 全球企業併購額衝高
-
編按:美國商務部公布12月個人消費支出(PCE)及所得皆月增0.4%;最受重視的通膨指標─核心PCE平減指數月增0.2%,年比上升1.5%,升幅加快,工資也加速上升,顯示通膨壓力正逐漸升高,美元匯率進一步回升,美債下跌。此外,美國的另一項統計指出,今年至1月26日止全球企業購併額達2,730億美元,為2000年以來的同期新高,反映美國減稅、國際經濟增強及股價上漲等因素。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負利率是經濟痼疾的表徵而非病因
-
“拯救儲戶”是資產管理公司或債權國財長口中合乎情理的訴求。但這並不意味著反對低利率就言之有理。世界經濟正遭受儲蓄過剩(相對於投資機會)的困擾。貨幣當局正在幫助確保利率水平符合這一事實。最終,市場力量將決定儲戶得到什麽。可惜,市場正在發出的信號是,他們的儲蓄並不是很有價值,至少就邊際回報而言。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沃爾夫對中美關係的建議
-
據搜狐網107年4月4日報導,《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在107年3月24日舉行的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國際交流餐會上進行主題演講,他指出中美經貿摩擦的三個原因,並提出四項中國應對措施的建議。至於美國,他認為應將競爭與合作結合起來,並用尊重的態度對待中國。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國際》美日元首峰會 勾劃和平自由印太戰略
-
編按:美國總統川普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6日在東京迎賓館舉行高峰會談並召開聯合記者會。會中日美雙方對打造「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戰略有初步共識,這是否會成為川普的新亞太戰略受到矚目。此外,會談另一焦點:美日雙邊貿易則未有過多實質內容。以下收集相關報導持續追蹤川普的亞洲之行。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IMF警告G20國家新冠危機尚未結束應加大財政支出
-
據《路透華》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週一警告20國集團(G20)主要經濟體,冠狀病毒危機尚未結束,呼籲美國、英國和其他國家增加當前計劃的財政支出規模。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