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政經變化 為台灣把脈專題
-
在此國際政治經濟情勢變幻莫測之際,余紀忠文教基金會特邀請國際政治經濟專家,分別於9/19、10/22舉辦兩場論壇,深入剖析國際趨勢、對台灣的影響、以及台灣的因應策略.....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專欄對話
-
全球數位貨幣競爭進入新局面
-
圍繞數位貨幣的全球主導權爭奪已進入新局面。在中國,出現了政企共同打造的以人民幣為核心的「東亞數位貨幣」構想。美國Facebook遵循貨幣當局的意向,將主導的Libra計劃修改為以美元計價發行等,試圖捲土重來。日本要如何行動呢?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全球新冠死亡數超去年 拜登:捐5億劑疫苗給92國
-
美國總統拜登周四(6/10)抵英國,準備參加接下來幾天的七大工業國(G7)領袖峰會。拜登與英國首相強生會面後進行記者會,談及雙方對全球事務合作達成的共識,並與美國藥廠輝瑞(Pfizer)執行長聯合宣布,宣布美國將購買5億劑輝瑞疫苗,供應給全球92個中低收入國家。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全球景氣嚴峻 保護主義捲土重來
-
即使是先進國家也難免顯露保護主義的傾向,常在自由貿易與保護主義間拉鋸。例如,頻頻指責中國的歐巴馬,卻力主從海外遷回美國的企業可減稅20%。高舉反全球化大旗而贏得大選的法國總統歐蘭德,仍不得不藉強化自由貿易實現創造就業的目標。法國企業深受全球化助益,在海外業務比在法國經商的外國企業高出14倍以上。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全球景氣衰退 關注美聯準會下半年降息
-
編按:全球景氣衰退警訊浮現,各界關注美聯準會下半年是否降息。然而,市場預期Fed會降息3碼顯然有誤。因為在一般情況下,若Fed如此大幅降息,便意味經濟面臨衰退風險,但目前沒有專家預測美國會立即陷入衰退。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全球晶片短缺迫使車企重新審視供應鏈
-
《金融時報》報導,疫情導致消費電子行業對晶片的需求激增,晶片製造商應接不暇導致汽車行業又一次遭遇晶片供應危機。德國汽車製造商如賓士母公司戴姆勒和福斯集團旗下的保時捷,正考慮建立半導體庫存,以防往後再發生車用晶片缺貨、造成組裝廠被迫停工減產的危機。此舉可能促使汽車業全面改革已採用數十年的即時生產供應鏈,該體系的設計是減少庫存以降低資金壓力。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全球智慧手機供應鏈在動搖
-
編按:日經報導,中國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蔓延正在動搖智慧手機等世界電子産品的生産。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的香港被新加坡取代了!
-
編按:去年香港反送中事件,因中國與香港政府實施鐵腕處理,讓號稱亞洲金融之都的香港,在金融管理的信任度上大幅下降,受到新冠疫情影響,才讓反送中抗爭也跟著趨緩,但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是回不去了,被新加坡所取代。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全球減碳支出 115兆美元起跳
-
編按:全球化的人口擴張、經濟發展快速,人流、物流移動,間接影響地球生態發展,氣候變遷刻不容緩,政治、經濟、環境、金融、科技、公衛無一不幸免。國際再生能源總署3月時指出,全球若要達到氣候目標,到2050年將投入115兆美元於太陽能電、電動車等潔淨能源,如此才能讓全球氣溫上升減緩至攝氏1.5度。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全球清算引發限制多個亞洲市場的下跌
-
編按:全球經濟衰退,各國央行採取罕見的措施來應對新冠疫情危機,但多國金融交易市場仍呈現大跌趨勢,美股第一次遇到罕見的5次熔斷,菲律賓股市更停牌兩天,造成股價更大跌幅,印尼基準指數則下跌了5%,隨後在六天內第四次出現停牌。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