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博:自滿心理戳破台灣除圍堵外什麼都沒有的防疫防線
-
彭博報導指出,台灣被譽為全世界抗疫最成功的例子,但自滿心理卻暴露了台灣除有效圍堵外什麼都沒有的防線:不僅檢測少,又沒有篩檢無症狀感染的機制,還有幾近零%的疫苗施打率。Mayo診所疫苗研究集團主任、病毒學家 Gregory Poland 接受彭博訪問說:「如果他們有300確診病例,就會有3,000例在社區內,只是不知道而已。」他說:「這就需要嚴格封鎖措施,即所謂的鎔斷手段,然後要儘快拿到疫苗。」問題是沒有疫苗。台灣接種步調遠遠落後歐美,如此一來,將陷入像新加坡、香港等鄰近地區一樣封鎖─解封的循環。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彭明輝:全民經濟與富人經濟
-
許多經濟評論開始羨慕起德國和北歐:他們的貧富差距遠比美國小,國債遠比美國低(挪威和瑞典的國債甚至是負的),失業率遠低於美國,經濟成長率高於或接近美國,從全球金融風暴中復甦的速度遠高於美國。
英國的BBC這樣形容德國:「工時比鄰國短,學童上學時間僅鄰國的四分之三,工人不特別勤奮,一點都不像是會在經濟上成功。但德國卻是全球第二大出口國,可以隻手阻擋歐元區的經濟衰退,富裕到足以拯救歐元。」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後新冠時代 季辛吉看中美
-
編按:《中時》刊登鳳凰衛視資深評論員石齊平撰文提及,日前美國前國務卿、大戰略家季辛吉投書華爾街日報,發表題為《新冠病毒大流行將永遠改變世界秩序》的文章。顯然是擔心及不願見到美國及美國所領導的西方價值,因此世紀疫情而受到巨大衝擊,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且美國已成重災區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後疫情時期 中產階級消失貧富差距拉大
-
美國、中國帶動的全球經濟已經熱烈迎接 V 型反彈,股市漲至歷史新高,消費增溫需求大增,全球經濟也將受益,但是經濟學家沒有投資人那麼樂觀,疫情過後使全球中產階級人數加速消失,就業不確定性仍在,加上債務高漲,疫情將對世界經濟留下持久傷痕。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從中美對話看經濟新局
-
美、中兩國7月10日、11日舉行第五輪戰略與經濟對話剛結束,以形式及氛圍而言,展現了彼此間的友善態度,包括汪洋言談的許多小玩笑。但從實質內容上,立即性的效益應可說少之又少,從對話成果清單來看,大多數內容是說明美中雙方進一步的後續會議安排。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從交通基礎建設 看亞投行經濟效益
-
日前亞投行候任行長金立群在韓國首爾召開的亞投行會議中表示,亞投行成員國將從現有57國增至70國,超過由美日所主導的「亞洲開發銀行(ADB)」。從各國對於參與亞投行的積極程度,可以看出各國對於參與亞洲經濟崛起的高度興趣。對於經濟早發國家而言(如英國、德國),參與亞投行除了有外交利益的盤算之外,更具實質效益的是,藉由出資亞投行之籌設,有助於活用國家資金,協助國內廠商掌握亞洲基礎建設需求的龐大商機。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從京都議定書到巴黎會議
-
在恐攻陰影下,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第21屆締約方大會(COP21)刻在巴黎舉行,190多國代表如期齊聚,除具有為花都集氣祝禱的用意,也再度凸顯各國對「減排救世」的看重。然而,COP年年大拜拜,卻次次雷大雨小以終,此次大會雖然有150多國領袖親臨會場宣揚各自的抗暖化承諾,但誰都無法保證,12天的會期過後,各國不會重蹈「說多做少」的覆轍。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從人力資本視角看中印經濟差異
-
導致兩國經濟發展軌跡上的巨大差距,很大程度上來自於政府的管理水平。中國有一個更加具有決斷力和執行能力的政府,它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官僚程序的拖累,制定出以促進經濟發展為核心的政策,並以最高的效率落實到位。基礎設施建設的高速發展以及更加開放的貿易及投資政策,不僅使中國吸引到了更大份額的外商投資(FDI),且自身的製造業發展及出口也分別是印度的八倍和六倍。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從歷史的高度看馬習會後的兩岸經濟
-
傳聞已久的馬習會於上週二獲證實,轟動全球,旋即於上週六在新加坡舉行,馬英九與習近平的世紀之握吸引了全球六百多名記者前往採訪,躍登各媒體重要版面。此一會談再度確認九二共識,於維持兩岸和平現狀、降低敵對狀態及開創兩岸經濟等對話,皆具重大歷史意義,值得肯定。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從美中角力 看國際新興科技布局趨勢與台灣的挑戰
-
編按:從美中角力 看國際新興科技布局趨勢與台灣的挑戰,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分析師李佩縈、陳麗芬於《工商時報》撰文提出觀點指出,為了確保在敏感產業與國際策略夥伴對台的信賴關係,台廠須先盤點自身的供應鏈安全性,並避免政治風險。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