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評委員都不滿意的開發案 為何可以苟延殘喘?
-
6月10日環評大會,永侒礦場確定進入二階環評,能否開發將延至1年後揭曉。究竟一樁必要性不明、區位也不適當的開發案,何以能苟延殘喘、進入延長賽?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全球經濟創傷效應…IMF:亞洲先邁向復甦
-
據《聯合報》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高萍娜(Gita Gopinath)預警,全球經濟從新冠肺炎疫情復原的步調會遠比預期更慢,所受創傷短時間難以磨滅。她點名亞洲經濟體控制疫情得宜,尤其台灣抗疫的成績斐然。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稽核不彰 董事會無為
-
兆豐銀行紐約分行沒有遵循美國洗錢防制法規定而遭重罰,震驚國內,也暴露出很多金融單位在內部稽核、法令遵循及公司治理上的不足。台灣很多不良企業也有同樣狀況,因內部稽核不彰,往往要等到公司有大量虧損或資產被淘空,或弊端已大到掩藏不住,才會被揭發,錯過了亡羊補牢的最佳時機。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公股帶頭「新南向」 瞄準印尼船業
-
新南向政策綱領揭曉,經濟部次長王美花昨日表示,將從產業合作、投資、中小企業、貿易推廣、投資合作、人才培訓、電子商務等六大領域出擊,並讓公股事業帶頭衝,包括中油、台船、台糖等都將有其扮演的角色。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紅色危機 產業轉型契機
-
自2014年以來,大陸政府及產業界以強大企圖心發展IC及周邊產業,計畫5年投資超過1200億人民幣。而大陸紫光集團本月宣示投資台灣三家大型IC封測廠正是大陸產業一條龍垂直整合的前端策略。此舉再度引起社會對紅色產業鏈威脅論以及台灣產業空洞化的疑慮。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正視經濟自由化與GDP分配面的變化
-
行政院主計總處日前完成國民所得統計修正,並公布去年GDP分配面的資料,結果顯示我國受僱人員報酬占GDP的比重降至43.86%,與民國80年代前後的50%,差距日遠。值得注意的是,同期間日、韓受僱人員報酬比重雖也下滑,但降幅不及我們一半,可見我國所得分配不均,較之鄰國猶有過之。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彭淮南:QE3沒QE1強
-
彭淮南分析,美國物價平穩,但失業率高,且經濟成長動能偏低,官方利率卻接近零,在沒有用傳統利率政策使用的空間,只好透過印鈔票來買債和MBS,壓低利率,讓資金趨向股市等風險性資產,進而因財富效果帶動消費和投資。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人才危機癥結何在
-
台灣的大學教育普及率名列世界前茅,大學排行榜每年進步,以台大為例在很多國際評比都領先亞洲多數國家大學,台灣各大學的教授多半畢業於西方著名大學,陣容非常的強,台灣年輕人在國際性各種科技和創意競賽中的表現更是傑出。為什麼很多人認為台灣正在鬧人才荒,其癥結在哪裡,我們不妨從各方面稍做檢討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肺炎疫情下全球產業鏈面臨重構:「去中國化」可行乎
-
編按: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高度全球化的產業鏈顯得脆弱不堪。疫情爆發後,許多企業開始思考生產成本不應唯一的考量,產能集中在中國的風險逐步展露,如交通阻斷,工人無法返工,大量工廠被迫停工。當疫情退去後,對於全球產業鏈布局的實際影響,目前仍尚無定論。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IMF:全球經濟面臨大蕭條以來最嚴重萎縮
-
編按: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指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新冠危機將給全球經濟留下持久影響。即使在2021年強勁復甦,多數國家的經濟規模也會比早先的預測小5%。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