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面臨新型圍堵風暴
-
編按:資深媒體人王銘義於《中時》撰文指南,4月8日,武漢解封之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發出重大決策訊號:「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我們要堅持底線思維,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這項訊號,意謂著中國在疫後時期正面臨著逐漸形成的新型圍堵風暴。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央行:經濟將呈U型復甦
-
據《經濟日報》報導,中央銀行副總裁嚴宗大昨(20)日指出,根據國際機構預測資料,全球各國與台灣在疫情過後,經濟將呈現「U」型復甦;復甦型態須觀察疫情何時結束,「從目前疫情看未來發展,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水情亮紅燈 苗栗台中4月6日起供5停2
-
經濟部長王美花24日宣布,台中、苗栗將在4月6日轉為水情「紅燈」,採分兩區「供五停二」,對於將實施多久,王美花表示要看老天賞不賞臉。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走訪萬華在地店家,看見「土會黏的艋舺」如何社區共好
-
本篇文章訪談了三個萬華在地店家,聆聽他們在本業之餘,如何為地方貢獻心力,透過他們的故事,帶你看見人們口中「土會黏的艋舺」,如何由地方生活為根基,堆疊成深厚的人文與歷史場域。
目錄位置
公 與 義
/
地方社會脈動
/
相關文章導覽
-
今年GDP成長 中研院估1.15%可保「一」
-
編按:新冠肺炎疫情反覆衝擊,美英地區再啟封鎖、恢復管制,全球經濟恐無復甦可能。中研院經濟研究所發布經濟預測,今年的經濟成長率(GDP)由2.58%下修為1.15%,仍可「保一」。至於今年經濟走勢預測有人說V型,也有W型復甦,但令人擔憂是長期低迷的L型復甦。今年經濟成長率是難以預測的一次。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薛琦》後疫時期的財金困境
-
編按:新冠疫情嚴重衝擊全球經濟,各國際經濟組織都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將呈現前所未見的負成長。東吳大學講座教授薛琦於《聯合報》撰文指出「後疫時期的財金困境」,針對紓困預算、金融情勢、財政赤字與利率困境提出見解。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美撤港特殊待遇 京召美使嚴正交涉 港府:配合中央反制
-
編按:中國「港版國安法」實施,引起美國民主黨與共和黨反對聲浪,美參議院一致通過跨黨派「香港自治法案」,並交由總統川普簽署生效。中方及港方反應強烈,中國外交部昨日批評美方法案嚴重違反國際法,指中方將做出必要反應,向美方實施制裁。港澳辦及中聯辦亦發聲明強烈譴責美方措施。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政院通過四年計畫 目標人均GDP衝3萬美元
-
行政院通過新一期國發計畫,要在蔡總統任期結束前的2024年,也就是四年後達到人均GDP(國內生產毛額)3萬美元等目標。國發會副主委鄭貞茂昨(16)日表示,屆時台灣將邁入已開發國家,並期許國人不再以開發中國家自居。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數位整合生醫科技部出新招
-
《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預計2021年底落日,科技部長吳政忠16日接受本報專訪表示,希望落日之前,提出全新的法案,適用未來十年,除聚焦新興生醫科技如數位、再生、精準醫療等,也將推出新的推動或鼓勵機制,以因應精準健康產業發展趨勢需求。至於租稅優惠,他說,「不會比現行差」。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人民幣衝破7快了!專家爆下一波驚人價位
-
《中國時報》報導,外資14日撤出173.84億元人民幣(約台幣730億)資金,創下單日新高,衝擊陸股連兩日下挫,儘管人民幣陷入7字頭大關震盪,但外資高盛預測,在未來12個月,人民幣兌美元匯價可能升至6.70兌1美元,背後原因在於大陸經濟從疫情中反彈,可望朝健康正向發展,帶動人民幣升值。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