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1836 項資料符合搜尋條件。
過濾搜尋結果
項目類型






新的項目,自從…



排序條件 相關程度 · 日期 (新的優先) · 依字母順序
五月均溫破74年紀錄 專家:防災不容緩
地球正在發燒,5月全台均溫創新高!台灣整合防災工程公司總監賈新興3日受訪指出,今年5月均溫27.82度,創下歷史新高紀錄,因太平洋高壓太強且籠罩全台,導致天氣大多高溫炎熱,連帶影響今年5月全台用電量破紀錄。他指出,由於極端的天氣事件會不斷發生,除了落實能源轉型,也要積極加強防災。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美議員來台宣布捐贈75萬疫苗 「不讓你們孤軍奮戰」
美國聯邦參議員譚美、蘇利文及昆斯一行十人,昨搭乘美國軍機訪問台灣,並宣布美國將率先捐贈台灣七十五萬劑新冠疫苗。蔡總統接見時指出,十分感謝拜登政府伸出援手,也感謝三位參議員居間協調的努力,疫苗對台灣是及時雨,「各位的幫忙,我們會銘記在心」。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龍應台:讓疫情帶走街坊文化
編按:《聯合報》獨家專訪前文化部長龍應台,她指出,疫情過後,我們仍然要美麗、溫潤、飽滿的城市;那麼我們得努力一點,在困難中,挽留住我們的書店、花店、水果行、雜貨店、餐廳、酒館、文具店、旅行社、按摩店......。龍應台說,別讓疫情帶走街坊文化,用腳挽留街坊溫度、讓科技與小店相遇。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政院清理年改、前瞻主戰場 稅改方案延後出爐
原訂周五(6月底)出爐的稅改方案確定延後了!據了解,行政院希望在清理年改三法及前瞻特別條例兩項主戰場後,財政部再提出稅改方案,不要成為第3個風暴。據悉,營所稅不會上調至20%,以調升1~2%為主要腹案。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過熱台灣 5月尖峰用電屢破紀錄 專家:須為極端氣候做準備
極端氣候在全球發生,台灣也正處於史上最嚴峻乾旱,今年梅雨延遲讓5月高溫炎熱。不只氣溫過熱,景氣也睽違十年亮起熱絡的紅燈,且連亮3個月。再加上疫情升溫等多重因素推升用電,5月28日的尖峰用電高達3840.1萬瓩,刷新歷史紀錄。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悼》清華大學前校長沈君山病逝
編按:清華大學前校長、知名的物理學家沈君山於今天上午10時病逝於新竹馬偕醫院,享壽87歲。沈君山除了在知識教育界有所貢獻外,其生前曾擔任政務要職,盡力於兩岸和平的推動。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運用國家力量 強化半導體競爭力
半導體產業可說是台灣目前的明星優勢產業,單以2014年而論,台灣總體IC產值就超過2.2兆元,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4%,總銷售值達全球半導體市場22%、總IC市場26%。以全球產值排名,台灣僅次於美國,坐二望一。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借鏡荷蘭經驗 找出經濟脫困之道
近年以來尤其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之後,迄今國際經濟仍籠罩著陰霾,以外需導向的臺灣亦不例外,因遭到全球市場需求下降波及,而導致經濟成長陷入持續低迷。面對此一不利環境之下,許多學者專家最常以香港、新加坡,或是日本、南韓,甚至德國、以色列等國家的產業發展模式,以作為台灣經濟擺脫困境之典範。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經濟》中美貿易戰 基金會邀請專家學者看政經變化
編按:余紀忠文教基金會19日舉行「停、看、聽-全球政經變化 為台灣把脈」系列座談,以「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變化」,邀請中央研究院院士劉遵義,世新大學講座教授薛琦,台灣金融研訓院榮譽顧問許嘉棟,台大經濟系教授陳添枝和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等學者專家發表看法。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史提格里茲:重建經濟 必須不惜代價
新冠肺炎在2020年顛覆了世界各國的經濟活動,各國為了遏止疫情蔓延而接連實施好幾波封鎖措施,預期將長久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進入2021年,新冠疫苗問世雖帶來生活回歸常態的希望,但眼前還有諸多新挑戰,包括變種病毒的出現、供應鏈持續遭受干擾等。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