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端氣候不能只靠治水預算 水利署:實施國土計畫
-
由於南部地區縣市管河川與區域排水的防洪頻率設計僅10年,僅能承受單日250-300毫米的降雨;本次淹水最嚴重的嘉義東石、布袋地區,水患原因主要係地層下陷導致,東石掌潭村附近雖有滯洪池,但仍不足以吸納周邊的強降雨,顯示單靠水利工程已無法解決當地水患。因此,水利署建議,未來應透過縣市國土計畫,協助地層下陷地區遷村。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國土長治久安 環團籲林務局併環資部
-
行政院最近推翻原先環境資源部規畫,決議由未來的農業部成立林業司,轄管20多萬公頃公私有林及原住民保留地林地,輔導經濟造林與林業生產。環保團體上午抨擊該項政策轉向非常危險,可能為台灣埋下無窮後患,呼籲政府考量國土長治久安,將山、林、水、土等業務都整併入環資部。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只見垃圾不見沙 竹彰海灘最髒
-
環保人士實地走訪全台調查後,昨天發表台灣海岸踏查報告,為台灣各縣市海岸劣化程度打分數,海岸劣化最嚴重的前五名,分別是新竹、彰化、桃園、高雄與台中,其中桃園和彰化九月初才因海岸特殊景觀,被同單位選為台灣最美九大海景之二,成為集美麗與醜陋於一身的兩個海岸。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永續治水,永續工程?
-
今年8月底,輕度颱風康芮外圍環流,帶著豐沛水氣,掃過台灣西部,台中以南各縣市,都傳出淹水災情。為了讓八年前通過的易淹水地區治理計畫可以繼續未完成的整治,行政院很快地在11月,提出「流域綜合治理特別條例草案」,要編列「六年六百億」特別預算治水,即將通過立法院審查,引爆環保團體的擔憂…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快快設立海洋保育署
-
據悉這次立法院的院會可能會包裹表決通過行政院組織再造的一些部會,包括成立「海洋委員會」,這並非學界及民間乃至馬總統競選政見中所希望的「海洋部」。如就目前行政院版本的海委會的組織架構,其下只有「海巡署」1個署,及包括「海洋資源處」在內的5個處。但因編制員額少,經費有限,員額也可能多由主導執法及非保育專長的海巡署的原有人力調撥過來,實難發揮功能。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全台4852鄉村區缺整體規劃
-
全國國土計畫已提送行政院國土計畫審議會審議,預計今年5月1日前正式公告實施,其中農地總量確定劃設為74萬至81萬公頃,但各縣市到底要負擔多少農地仍是爭議,農業大縣紛紛提出不滿,而曾任農委會副主委、現為亞太糧食肥料技術中心主任的林國慶也指出,這是個警訊,應該朝向公平正義方向努力。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誰讓高山白頭?環團呼籲《礦業法》打掉重練
-
新任環保署長李應元日前拋出要求亞洲水泥明年退出太魯閣國家公園,立法委員林淑芬、高潞‧以用‧巴魕剌和許多民間環保團體雖表肯定,但包括地球公民基金會、蠻野心足生態協會、惜根台灣協會等團體認為,政府不應僅止於此,必需要全面檢討礦業政策和相關條文,尤其2003年在舊民進黨執政時期修訂礦業法,大幅向業者傾斜,國土破碎嚴重,現任民進黨政府更應重新檢討。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地震頻傳 都更、防災演義
-
氣候變遷、節能減碳、人口結構、少子化老年化等問題,於前次國土法座談會中皆有所因應琢磨,大家皆認為啟動防災與救災的模擬,災防準備是當務之急,聚集中央與地方經驗的對話與探究,面對地震頻傳共同推動進行演練的短期目標,做長期災防規劃。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內政部長葉俊榮首赴立院 重視居住正義、環境保護
-
新任內政部長葉俊榮30日赴立院進行業務報告,其提出「建立安新生活空間」、「落實永續國土發展」、「打造友善居住環境」、「促進民主法治改革」、「強化多元親民服務」五大業務重點,其中環境相關的災害防救體系、國土計畫、海岸管理與濕地保育等工作都獲重視。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國土計畫法 啟動
-
攸關全台土地永續發展的《國土計畫法》,業於民國一O五年五月一日正式實施。本法將統籌土地與資源,通盤檢討台灣人口、糧食需求和發展建設,建立適地適用、永續發展的土地管理制度,無疑是台灣土地政策與國家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國土計畫法》施行後,確立其最高指導原則,地方將依據四大功能分區建立其國土規劃,依序為國土保育地區、海洋資源地區、農業發展地區及城鄉發展地區,並在六年後取代現行區域計畫。
國土計畫法 啟動
然而,《國土計畫法》只是第一步,分區劃分是關鍵,在國土計劃、縣市國土計劃、國土分區尚未訂定此時此刻,挑戰統合規劃步驟與執行力。後續尚須持續研訂二十一項配套子法,相關機關之協調整合都須強化,民間團體也須監督政府國土計畫的施行。特於實施首日(五月一日)舉辦專家會議,期透過資訊公開方式,讓各方了解當前本法的準備情形,並討論與建議後續的因應作為。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