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中角力 歐盟32年來首次因新疆問題制裁中國
-
拜登政府與中國官員在阿拉斯加激烈交鋒數天後,美國於本週一對中國高級官員實施制裁,這是懲罰北京侵犯以穆斯林為主的維吾爾少數民族人權(美國官員稱其為種族滅絕)的多國舉措的一部分,美國採取行動數小時後,歐盟、英國和加拿大也同時做出相同決定,加深華盛頓和北京的緊張關係。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香港通過「愛國者治港」選舉新法
-
編按:綜合媒體報導,香港立法會通過涉及行政長官(特首)和立法會選舉的修訂草案,有官員聲稱這是「撥亂反正」;這項修訂案的目的是要落實北京中央「愛國者治港」的方針。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美國式民主可能正在消亡
-
編按:保羅.克魯曼(Paul Krugman)於《紐約時報》投書表示觀點,一場新冠病毒大流行衝擊的不只有全球經濟,對民主的觀點也將有所改變。在美國威斯康辛州過去一週最恐怖的新聞既不涉及流行病學與經濟學,而是選舉怪聞,因為存在著健康風險,許多要求不在場投票的選民,始終沒得到選票,源於最高法院仍要求現場投票繼續進行,選舉下的生命安全與民主機制,正在走向專制中。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美中大打疫情口水戰,但兩國醫生默默聯合抗疫
-
編按:美國政府和中國政府正互相指責,為新冠病毒的起源爭執不休,並抨擊對方的疫情應對情況,在疫情蔓延中政府泛政治性的手段。不影響中美兩國醫界默默聯合抗疫,從疫情在中國開始加劇起,美中兩國數以百計的醫生和科學家就一直通過影片會議交流,如何以最佳方式治療患者和獲得必要物資。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RCEP誕生 區域經濟對抗拉開序幕
-
歷經八年長跑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終於在15日簽署。RCEP誕生具有多重深遠意義,除了重塑全球經貿格局,也撼動各國產業供應鏈及企業布局,並推升成員國之間的政經關係。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RCEP簽署 開啟中國應對美國「對華政策」的新時代
-
據《金融時報》文章指出,上周亞太地區國家輿論普遍高度關注的重大事件是:東盟與中、日、韓、澳、新五國於11月15日簽署「地區全面經濟夥伴協定」 (RCEP)。香港媒體11月13日評論這一協議的意義是:中國「突破美國包圍網」。察哈爾學會國際輿情研究中心秘書長 曹辛撰文表示,中國參與的「地區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的簽署,標誌著中國已經開始公開應對美國對華政策的新時代。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美日2+2會談 確認台海和平重要性
-
由日本與美國外交及國防首長舉行,俗稱「二加二會談」的「日美安全保障協議委員會」十六日在東京舉行,日本外相茂木敏充在會後聯合記者會上表示,雙方再度確認台灣海峽和平安定的重要性。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美中最高外交官會談氣氛緊張一開場就公然指責對方政策
-
《路透社》報導,美國和中國18日舉行拜登政府上台以來的首次高層面對面對話,雙方尖銳指責彼此的政策,在會議一開場這兩個全球競爭對手就罕見地公開展現兩國關係嚴重僵化。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桑德斯退出美大選贏得別樣勝利
-
揙按:4月8日桑德斯正式宣布退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黨內提名競選,這意味著前副總統拜登將在11月大選中,作為民主黨候選人挑戰現任共和黨總統川普連任,桑德斯強有力的聲音,呼籲推動美國變得更公正公平,78歲的桑德斯兩度參選總統,留下華麗的身影,雖然輸掉初選,但也贏得了其他勝利的掌聲。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拜登的最佳策略是做出實績
-
《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 馬丁•沃爾夫撰文指出,拜登政府必須恢復美國政治秩序,讓共和黨在當前方向站不住腳,否則,希望恢復美國民主穩定和其世界領導地位可能是徒勞的。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