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60 項資料符合搜尋條件。
過濾搜尋結果
項目類型






新的項目,自從…



排序條件 相關程度 · 日期 (新的優先) · 依字母順序
Article 「東京是個黑洞,把年輕人都吸走了」日本用3大關鍵讓偏鄉重生
行政院借鏡日本地方創生經驗,去年底宣布2019年為「台灣地方創生元年」。回顧日本經驗,雖然各村鎮策略不同,但梳理出的成敗線索中,仍十分值得台灣參考。
目錄位置 公 與 義 / 地方社會脈動
台生不敵? 陸生競爭力強勁 比飛彈瞄準台灣還驚悚
台大社會系教授薛承泰昨表示,民國90年以後,政府還擴充大學數量,「很白目」,造成不優秀學生增加很多。從早上8時的大學校園來看兩岸學生表現,國內學子與大陸學生間的競爭力落差,「比大陸1000枚飛彈瞄準台灣還讓人覺得驚悚」。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學者看教改 形式主義掛帥 12年國教最嚴重
在昨天一場座談會中,學者表示,12年國教主張以常態編班方式學習,只為追求假象形式的「公平」與「去標籤化」,反而造成前段、後段學生都學不好,「適性發展」成為一個空話。此一政策是目前台灣最大的「形式主義」。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Article 國教改革需察納雅言不宜躁進
長久以來台灣的教育政策一直是比較被政府忽視的一環。國教在歷經十多年的辛苦改革過程之後,不僅學生家長與老師的不滿意程度居高不下,學生素質下降與補習班氾濫的情形也未見改善,反而造成近年來台灣所需人力資源的供給與需求出現不平衡的情形。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專欄對話
政府月給1萬 鼓勵青年「先就業再升學」
蔡英文總統競選期間鼓勵青年「先出社會再上大學」,行政院院會昨天通過「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高中職應屆畢業生若是選擇投入職場,審核通過後加入「青年儲蓄帳戶」,教育部和勞動部每月各存入五千元,最多存入三年、三年後將可領取卅六萬元,作為青年就學、就業及創業準備金。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蔣偉寧:台灣海外人才庫 空了
教育部長蔣偉寧表示,之前到美國加州訪問時發現,當地八所世界知名大學中,三、四十歲的年輕教授很少有來自台灣的學者,顯示我國海外人才庫面臨斷層。學者也擔心,國內下一波產業需要更多具國際經驗的人,本土培育的年輕碩、博士難以承擔大任,衝擊國家競爭力。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李家同教授:我們需要教育界的黑手
編者按:教育改革是國家的根本,但近年來制度更動下讓一線教育工作者、家長與學生常常無所適從。李家同教授多年關懷此議題,到底教育政策需要如何規劃,或許我們需要的不只學者,還有站在第一線懂需求的'黑手'。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壓力反增?憂新課綱使城鄉差距大
108新課綱上路,新制度不僅顛覆教學現場,也讓不少家長備感焦慮,全國家長會長聯盟今天舉辦家長會長研習暨教育政策座談會,100多位家長一同與會,針對108新課綱進行討論。盼藉研習交流,讓家長更能協妥善陪伴孩子成長學習,但與會家長也提出,擔心學習歷程檔案讓高中學生及老師都難以放鬆,甚至未來可能讓偏鄉更偏鄉,使弱勢更弱勢。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台北地球日 熱烈響應綠行動
台北地球日第四屆綠色藝術市集,響應國際「Mobilize the Earth」行動,聚集民間團體、小農、藝術等近60個攤位,號召民眾承諾並實踐綠行動,13、14日活動期間集結逾5000筆綠行動,守護海洋、反核等連署反應熱烈,呈現出城市民眾對環境保護的關心與參與...
目錄位置 活動訊息 / 夥伴團體動態(新增處)
翁啟惠:12年國教 衝擊技職教育
中央研究院繼前年發表「人才宣言」後,昨日出版由國內六十三位學者專家共同研議的《高等教育與科技政策建議書》,針對人才、科技、經濟三層面的連結斷裂提出建言。中研院長翁啟惠表示,「政府必須整合各部會跨界、串聯的能力,解決台灣人才失衡危機。」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