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384 項資料符合搜尋條件。
過濾搜尋結果
項目類型






新的項目,自從…



排序條件 相關程度 · 日期 (新的優先) · 依字母順序
永齡採買疫苗卡關 旅美教授點出關鍵
近日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督軍永齡基金會採購輝瑞疫苗,火速40小時送件衛福部,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缺乏原廠授權書。美國大學教授翁達瑞以美國法律觀點出進度無法前進的關鍵原因。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疫情陸客雙重衝擊! 交部研提觀光業紓困案、民間嚴陣以待
編按:針對中國武漢肺炎疫情,台灣政府宣布限制陸客來台,且台旅行團赴陸亦受到疫情影響,台灣觀光產業遭逢雙重衝擊,加上秋冬國旅補助將在1月31日截止,恐面臨嚴峻困境。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疫情防控戰」與習近平領導下威權政治的兩面性
編按:紐約時報報導,一場導致數千人感染、數十人死亡的神秘病毒傳播,終於讓中國的威權領導人公開說出最近幾週對許多人來說已是顯而易見的事實:中國正面臨一場嚴重的公共衛生危機。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德國疫情瀕失控 梅克爾警告各邦再擺爛恐宵禁
德國總理梅克爾今天敦促國內各邦,要加強遏止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感染率飆升,甚至暗示修法通令全國實施宵禁,以控制住第3波疫情。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本土疫苗 拚加速開發
台灣向國際採購新冠疫苗進度不如預期,衛福部將回過頭來,積極與本土疫苗廠討論後續發展進度。台大醫師、指揮中心專家小組諮詢委員李秉穎則表示,最重要還是趕快有自己的國產疫苗,且目前不考慮開放自費。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從新冠疫苗採購失利看台灣 應珍惜的兩個教訓
院內感染衍生家戶群聚,國人危機感上升,引頸期盼的疫苗也不知是否已在路上。陽明交通大學公衛所兼任教授張鴻仁指出,台灣這次疫苗採購失利,大問題有二,一則是長期沒有以國安產業的思維去建立自給自足的疫苗供應鏈,再者是僵化的《政府採購法》缺乏「預採購」的概念,呼籲政府一定要趕快動起來,不要疫情過後又忘了、繼續讓民間產業自生自滅。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世界經濟論壇主席談資本主義「重置」
編按:1971年,德國學者施瓦布(Klaus Schwab)在瑞士達沃斯舉行了一場會議;那就是世界經濟論壇(WEF)的前身。如今,WEF的達沃斯年會已然成為世界重要人物的盛會。WEF將2021年1月舉行的年會(達沃斯論壇)的主題定為「大重置(Great Reset)」。主席施瓦布接受日本經新聞採訪回應如何推進重置?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黑天鵝」之外還有3頭「灰犀牛」?
編按:疫情「黑天鵝」導致封鎖效應,不只帶來全球需求下滑,更重創全球經濟,疫情流行實為契機,讓市場開始意識到總是視而不見的「灰犀牛」開發發狂的風險,或許才是此次股價下跌的真正原因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習希望美方冷靜評估疫情 推動兩國關係往正面發展前進
編按:路透社於北京時間2月7日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五(2/7)上午應約同美國總統川普通電話時表示,當前疫情防控處於關鍵階段,中美就疫情防控保持著溝通,流行性疾病需要各國合力應對,願美方冷靜評估疫情,合理制定並調整應對舉措;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推動中美關系在新的一年沿著正確軌道向前發展。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健康的社會不應只有一種聲音新冠肺炎吹哨人去世
編按: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漫延,勇於吹哨人李文亮醫師於2月7日淩晨3點48分去世,李文亮醫師曾對財新記者表示,是否給他平反已經不那麽重要,因為真相比這更加重要,一個健康的社會不應該只有一種聲音。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