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貞昌、陳時中為防疫道歉 疫苗佔比問題還是未能說清
-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疫情死亡人數破三百,行政院長蘇貞昌與陳時中昨在立法院公開道歉,承認防疫工作確有不足之處。又就疫苗進度,立委則質疑政府爭取疫苗不力。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天表示,如果疫情爆發政府才爭取疫苗,確實很不應該,但去年疫情控制良好時,政府已經超前部署購買疫苗,現在也盡全力積極爭取;但問題出在供貨商、疫苗交貨遲延,連歐盟都跟疫苗供貨商發生訴訟。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第7類疫苗接種對象出爐!教職員與運輸業者共86萬人受惠
-
指揮中心今(9日)公布第七類疫苗施打對象,除軍警憲以外,包括高中職以下和幼兒園教職員,以及托育機構工作人員,共有86萬人。指揮官陳時中說明,第七類對象,適用124萬劑的AZ疫苗,待造冊後,下周一起開放施打。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OECD呼籲各國針對性支持經濟
-
據《金融時報》報導指出,OECD預估今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5%,儘管這是近代歷史的空前跌幅,但優於6月預測的萎縮6%。OECD首席經濟學家布恩表示,考慮到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在2021年大部分時間裡仍將面臨新冠疫情,應該採取更具針對性的支持措施。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新冠肺炎重創經濟 歐美國家如何應對
-
編按:新冠疫情重創全球經濟,各國政府應對公共健康危機之餘,又面臨刺激經濟恢復元氣的挑戰。《BBC》報導整理歐美各國振興舉措。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後疫情時代 更該注意經濟與環境的平衡
-
新冠肺炎危機席捲全球,突破疆界藩籬、影響數十億人生活,甚至癱瘓全球經濟。疫情顯示系統性的風險所帶來的影響不斷增加,而既有的體制在面對已知的危機降臨時,也無法充分準備及應對。這似乎與我們長久以來所面臨的另一個全球性議題—氣候變遷,有異曲同工之處。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台大公衛學者:僅接種單劑 恐加速病毒變異
-
全球各國陸續接種疫苗,但因疫苗產量仍未足夠,出現延遲施打第二劑,以提供更多民眾接種第一劑,或是維持標準2劑施打間隔天數的爭議;日前指揮中心決議,為了拉大覆蓋率,首波來台的11.7萬劑AZ疫苗,將先提供11.7萬名醫護施打,也就是一人先只打一劑。台大公衛學者指出,國際研究顯示,擴大施打單劑作法雖可讓更多人接受疫苗保護,但反而容易加速病毒變異。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英國再發現新變種病毒「B1.5.2.5」 專家憂降低疫苗效力
-
全球武漢肺炎疫情未歇,各國持續抗疫。法新社彙整官方數據顯示,截至格林威治標準時間16日11時(台灣16日晚間7時),全球至少240萬8243人死於武漢肺炎,至少1億907萬4730人感染。正在對抗新一波變種病毒疫情的英國才剛達成1500萬染疫風險最高的人接種第一劑疫苗的「重大里程碑」,準備展開下一階段接種計畫。然而,根據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英國又發現武漢肺炎新變種病毒株,且有一組令人憂心的突變,目前已在10國傳播。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英國脫歐後遺症?歐盟的疫苗管制爭議
-
歐盟出現接種疫苗速度不如預期的現象,在健康、經濟和政治上都出現危機。許多成員國維持高感染率,也面對更多的變種病毒逐漸蔓延;歐洲經濟在很大程度上仍處於封鎖狀態,如荷蘭因此引發數日暴動;有些政府遭到挑戰,像是義大利才剛避免倒閣,政治領袖們的壓力越來越大。
-
行政院紓困措施 600億預算備戰
-
編按:【台灣醒報台北報導】行政院為因應疫情衝擊,拍板600億預算紓困!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阿里巴巴警告疫情將造成嚴重業績影響
-
編按: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影響全球經濟緩步前進,《金融時報》北京報導,中國電子商務巨擘預計,其天貓和淘寶零售業務、送餐和其他消費者部門在2020年前三個月將出現萎縮。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