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138 項資料符合搜尋條件。
過濾搜尋結果
項目類型






新的項目,自從…



排序條件 相關程度 · 日期 (新的優先) · 依字母順序
伊朗與6強簽核協議 國際油價剉咧等
9名與會代表(左至右)中外長王毅、法外長法畢斯、德外長史坦麥爾、歐盟高級代表茉格里尼、伊外長札里夫、伊原子能機構負責人薩利希、俄外長拉夫羅夫、英外相韓蒙德及美國務卿凱瑞,簽署伊朗核子協議後合照紀念。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日本的綠色重建之路
我剛剛參加了一次由聯合國機構組織的訪日活動。我們參觀了六個遭受海嘯襲擊的社區,以及兩座受到輻射破壞的城市。結論非常明確:福島核事故正逼著日本走上綠色道路。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公投非核家園 奧地利35年不悔
歐洲有關核電存廢的辯論,已將近半世紀。用公投決定核電去留、建不建新核電廠,對歐洲國家已司空見慣。奧地利是第一個藉由公投成為「非核家園」的國家,至今卅五年不悔;瑞士已就核能議題辦過四次公投,每次都有不同結果。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福島災區…重建近乎零 災民創傷難平
福島核災滿兩年,媒體呈現的災區現場,多只著重硬體重建工程,進度顯然不如預期,甚至接近零;問題遠比想像複雜。即便硬體工程順利起步,還有更多看不見的創傷待撫平。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核四五層爭議 亟待理性對話
今天是日本三一一福島核災兩周年日,核電未來發展的討論持續在台灣發酵,包括核四的「停建」或「續建」等,成為社會大眾最關切的議題,例如前兩天全國反核大遊行,民眾參與踴躍,反核儼然成為「全民運動」。有更多的民眾或團體關心公共政策,這是好事。但如何在此過程中,建構理性溝通平台,是政府與社會共同的責任。由於核四爭議牽涉層面很廣,它不只是核能科技議題,更是政治、治理或能源政策議題。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馬凱:分裂的「知識分子」是分裂國家的禍根
分裂的國家,只問立場,不問是非,將一切國家大事化為意識形態對抗,端賴民粹解決,這個國家百廢難興,一切力量投入相互對抗而相互抵消。這樣的國家捨淪亡之外別無可能;而其禍根,就是分裂的「知識分子」。但憑良心說,這樣的學者、專家、官僚,任學問再好,其心可誅,一點也不配稱做知識分子。自古以來,「士以天下為己任」,是中華傳統文化最珍貴的部分。當專業人士不再背負天下重任,反成為分裂國家的禍首,這真是知識分子最大的恥辱。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家鄰核電廠 不激動…柔情喊廢核
位在核災「逃命圈」內的宜蘭、屏東、台東等地,昨天都發出反核心聲,遊行民眾柔性吶喊、理性訴求,有別以往的反核遊行。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核安沒有100% 資訊透明是王道
三年前的福島核災是近年全球核電廠核安管制的轉捩點,最大的差別是,電力公司不再宣揚核電廠是100%安全,而是要盡力追求100%的安全。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福島最棘手的核汙 六年後才能清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災變將屆三年之際,亞洲華爾街日報八日報導,經營該電廠的東京電力公司表示,善後清理工作最棘手的部分,也就是移除熔化的核燃料,可能要到六年後才能展開。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核電真的便宜、安全嗎?
從數字上看,重大核能事故只有「三浬島」、「車諾比」與「福島」。三件似乎很少,但是千萬別被誤導;迄今全球運轉的核電廠仍未超過五百座,如果波音公司製造的飛機每兩百架就有一架會墜毀,你敢坐嗎?匪夷所思的是,我們竟會因貪圖便宜而依賴核電!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