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編制啟動 能源、氣候政策的重大變革整理
-
五年規劃是中國的最高級別的政策藍圖,也被視為在影響全球可持續性方面「世界最重要的文件之一」。這一制度始於1953年,如今正在制訂是第14個五年規劃(2021-2025)。與之前一樣,「十四五」規劃將在經濟發展和農業生產等一整套發展目標的基礎上,指明中國的發展路徑。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43河川整治 打造台版清溪川
-
行政院4年內將投入630億元進行水環境建設,易淹水區域以縮減至18%為目標,自來水普及率可提升至94.35%,漏水率降至14%,每日常態供水能力將增加50萬噸,同時選出台灣43條河川,改善水質的同時,打造親水遊憩景觀河岸,媲美日本鴨川或南韓清溪川。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從網路走向實體 「綠農的家」要打造新飲食革命
-
10年前說服農友開始做友善土地耕作,並且建立「綠農的家」農產品產銷網路平台的屏東環盟理事長洪輝祥,又有新的創舉。他重新整理屏東市一處廢棄幼稚園,將舊有建築和空地,改造成綠色經濟實踐的基地,成為綠農的家實體店面和綠色餐廳。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五十年代,人人怕水;八十年代,人人缺水」:中國華北終究失去了它的「腎臟」
-
華北平原居住著2億人口,出產著全中國一半以上的糧食,但是這裡的人均水供給幾乎是世界上最為貧瘠的。幾個世紀以來的建壩、引水灌溉、防洪,以及數十年的重工業污染,已經使這個地區乾涸並且連年下陷。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地球自轉軸加速漂移:40年移動4公尺 研究指向冰川融化、抽取地下水
-
英國衛報報導,科學家發現,自1990年代以來,全球暖化導致大量冰川融化,竟使地球自轉軸明顯偏移。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劉文雄/科技助淨零碳排 經濟新契機
-
今年二月份,炎熱的德州竟遭暴雪肆虐,酷寒景象仿如電影場景,全球真切感受到地球正在哀號。氣候變遷的挑戰,已來到你我身邊,台灣創下五十六年來首次豐水期無颱風過境紀錄,面臨旱災考驗。過去人們為加速工業進程,過度使用化石燃料,帶動經濟蓬勃發展的同時也對地球環境造成傷害,大量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使得全球暖化加劇。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第二波新內閣名單確定 李應元掌環保署、詹順貴任副手
-
新政府對於環境是否能有更友善、永續的政策走向?自2016大選後便是民間團體關注焦點,隨著520上任時間逼近,內閣任命成為風向指標。準閣揆林全於7日公佈第一波內閣人選,今(12日)則公佈第二波名單,確定環保署長由現任不分區立委李應元擔任,副署長為環境律師詹順貴;農委會主委為前屏東縣長曹啟鴻,副主委為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教授陳吉仲。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濕地養殖爭議 黑面琵鷺與漁民搶地?
-
日前台南市議員陳朝來和700名台南七股、將軍漁民抗議內政部罔顧漁民權益,逕自將6698公頃土地劃為重要濕地,激烈警民衝突,議員痛批「鳥比人重要」,認為《濕地保育法》(簡稱《濕地法》)罔顧漁民權益,但這些溼地範圍幾乎全為公有地,也是黑面琵鷺重要棲息地與覓食區,漁民在公有地上進行養殖行為是否合法?如何落實濕地法,又能確保漁民權益?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加拿大樹農,以信託為永續土地利用開啟新典範(上)
-
延綿不絕的森林、豐沛湍急的河流或許是經典的加拿大風景。的確,這是一片美麗的沃土,但卻難逃工業化皆伐和利益掛帥的林業模式魔爪。根據美國山巒協會(Sierra Club)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卑詩省(British Columbia)南部太平洋沿岸原始林已經遭受砍伐,僅存的30%,其他已經砍伐過的森林就算不是光禿禿的,就是形成復植後的單一林相,千萬年來隨著原始林一起成長的土壤、野生動物和基因寶庫也一併遭殃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史丹福大學:福島核災 導致全球1300人癌死
-
史丹福大學的福島核災研究報告指出,日本福島核電廠的幅射外洩最多可能導致全球1300個致癌死亡案件,情況比早先預期嚴重。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