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1932 項資料符合搜尋條件。
過濾搜尋結果
項目類型






新的項目,自從…



排序條件 相關程度 · 日期 (新的優先) · 依字母順序
土壤液化不是最壞 專家說這個更可怕
許多民眾擔心土壤液化讓房屋倒塌,不過中央大學土木系教授黃俊鴻表示,土壤液化不會造成樑柱、結構體直接斷裂,最該注意的反而是油管、瓦斯管破裂,造成的二次災害,日本新潟地震時,土壤液化導致油槽破裂,大火延燒12天,造成上千人受災,高雄市是台灣最有可能全面性土壤液化的區域,地下管線又多,中油等石化業者,應該評估管線所在區的地質狀況。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唐獎永續發展獎 凸顯氣候變遷危機
唐獎永續發展獎得主,由在氣候變遷具開創性科學研究貢獻的2位學者獲得,分別是前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哥達太空研究所所長詹姆士.漢森(James E. Hansen)博士、宗座科學院理事會會員維拉布哈德蘭.拉馬納森(Veerabhadran Ramanathan)教授,凸顯氣候變遷是當今世界永續發展的最大危機。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未來濕地保育 將分三級管理
立法院今天三讀通過濕地保育法,建立國際、國家、地方級的分級管理制度,並在尊重農業、漁業等原來使用的情況下,訂定優先迴避、減輕衝擊、異地補償和生態補償等原則與步驟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奮鬥18年 濕地法要三讀了
濕地常被譽為「大地之腎」,對於農漁生產、鳥類棲息、生物繁衍、水源提供、水質淨化、洪水調節、觀光休閒和研究教育等都具有重要功能。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疫情下的兩種生態樣貌:自然休生養息、保育工作反受阻
在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延燒全球1年多以來,地球出現驚人變化,一方面人類活動受到限制,生態得以休生養息;但另一方面,全球保育工作受到空前阻礙,盜獵等非法活動上升。專家指出,疫情後的復甦必須納入對自然保育計畫的支持,才不會讓疫情危機加深對自然的傷害。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三峽大壩釀災 10萬人面臨搬遷
大陸的三峽工程,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但自從修建以來,因破壞環境導致的地質災難等問題不斷,近年三峽工程更因達到一七五公尺的試驗性蓄水大關,大幅增高了地質災難風險性,據《中廣網》報導,大陸官方承認,目前三峽工程的地質災害防治形勢非常嚴峻,恐將有約十萬人面臨搬遷...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台商回流用水增 水利署盤點供水
中美貿易戰促使台商回流,但不少台商擔心缺工、缺水、缺電、缺地,為了解決台商困難,政府「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今年正式上路,經濟部水利署9日指出,已盤點全台共76處工業區、科學園區,評估台商回流所需的用水沒有問題。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變調的東部永續發展計畫
去年《花東地區發展條例》立法,為花東注入四百億永續發展基金,基於立法意旨,該基金希望能為花東奠下永續發展基礎,並規定兩縣政府應先擬定綜合發展實施計畫,在經各界討論與聽證會後,作為該縣未來發展施政的方針。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空污季準時報到 環署協調全台電廠降載 減排40%
每年十月到隔年三月為台灣的空污好發季節,今年的空污來的特別準時,2日開始全國北中南及外島等32個測站都出現紅色警示,一直到今(4)日雲嘉南以北都還仍呈現橘色提醒,中部更有6個測站持續顯示為紅色警示。環保署空保處長蔡孟裕表示,近日空污狀況主要受到西南風影響,將境外污染物帶往台灣,以及後續擴散條件較差所造成。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搶救台灣水源之母
水資源問題逐漸受到全球重視,各國都已進入「水的戰爭」。中台灣長期抽用地下水而造成地層下陷危機,近日更出現中科四期引水工程與農民搶水爭議。從天災到人禍....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