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68 項資料符合搜尋條件。
過濾搜尋結果
項目類型






新的項目,自從…



排序條件 相關程度 · 日期 (新的優先) · 依字母順序
善用伏流水,屏東二峰圳九十年不曾斷水 每天穩定供水八萬多公噸
最近台灣面臨乾旱危機,許多水庫蓄水量不到六成,乾涸見底。但九十年前由日本技師鳥居信平建造的二峰圳,以「地下水庫」方式收集河床下的伏流水,每天供應8.2萬噸的水給下游,比一座白河水庫還多。水資源專家丁澈士認為,台灣應多運用伏流水 取代蓋水庫為主的水資源政策(圖:二峰圳豐沛水源。圖片來源:屏東社區營造中心)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這波春雨下8次 石門水庫才解渴
桃園石門水庫23日降雨,累計雨量達38.2毫米,估為水庫帶來583萬噸原水。這波春雨,再加三峽河90萬噸,可增加供水達7天,水利署副署長王瑞德昨指出,若要石門水庫供水區解渴,且維持目前用水量撐到6月底前,「應再下8次(這波春雨量)才可」。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救球任務】從鹽水空調到碳捕捉塑膠 看拯救地球的10項發明
根據科學家預測,2050年因氣候變遷問題,可能造成全球平均溫度上升攝氏2度,且地球上有1/4物種將遭滅絕。為了健康且可持續的環境,我們必須努力尋找與地球和平相處的方式。今年是地球日45週年,接下來的3篇系列外電,將帶您一起從教育、時尚、能源等各方面,認識友善地球的行動計畫。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水從哪裡來?-探訪水的國度「台北水源特定區」
近來台北市長當選人柯文哲與宜蘭縣長握手達成共識,北宜直鐵將以「最短距離」為建設目標,但此目標將穿越翡翠水庫的水源保護區,引發環團的憂慮與批評。趁此機會來瞭解,大台北地區日常用水的來源從何而來?面對油電雙漲,我們還可以省著點用;但水若出問題,卻不能一日不喝。水源的重要性,值得你我一同來關心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全球暖化海洋猛「吸熱」 學者擔憂衝擊生態
新研究發現,全球海洋暖化速度越來越快,過去20年間海洋增加的熱含量,竟佔了前工業時代至今所累積的熱含量的一半。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洪患乾旱有跡可循 研究:氣候變遷正在改變全球河流流量
獨立報報導,根據一份發表於《科學(Science)》期刊的研究,氣候危機正在改變全球河流的流量。 在歐洲北部等地區,氣候變遷使河流流量增加,而南歐、澳洲南部和南亞部分地區的河流流量減少。河流流量增加可能導致洪水氾濫,而河流流量減少可能促使乾旱。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貢寮石柱水管引池水,百年老梯田不斷水 「田邊聊寮」開放民眾上山
台灣面臨十年大旱,許多水庫快要乾枯見底,貢寮的先民早在百年前就體會水源的重要,順應地形闢出20多口埤塘,就地取材,用五、六顆挖洞石頭堆疊成中空的石柱,猶如「石頭水管」,底部連接灌溉圳路,利用水位高低差,灌注下游60多公頃水梯田。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海岸管理更完備 《海岸法》五子法將實施
為實際執行已於去(104)年2月4日公布的《海岸管理法》母法,內政部於1月28日全數完成「海岸管理法施行細則」等五項子法草案的訂定並通過,明確規範海岸地區利用管理機制,並保障受損民眾的權益,預計於今(105)年2月4日前發布施行。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全球水危機 資源戰一觸即發
全球水資源嚴重不足,世界近三分之一人口生活在「高度缺水」的國家。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水庫回春? 清淤雖能治標 保護集水區才是治本之道
去年沒有颱風,今年(2021)梅雨遲到,水庫見底,除了等待降雨,也要把握機會清淤。台灣地狹人稠,要再蓋新水庫很困難,如何讓現有水庫用久一點,雨季時能多裝一點水?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