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治國:台灣BOT 都是半吊子
-
台灣BOT案是政府無解的痛?行政院副院長毛治國昨(24)日直言,台灣高鐵嚴格來說只是「半吊子的BOT」,因為中間不應該有政府保證、強制收買,但高鐵至少還有解決之道,其他BOT案如高速公路ETC、高雄捷運都「很難」,高捷更是至今仍找不到解決的方案。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彭博:台灣疫情突竄升 掩飾氣候變遷帶來的脆弱性
-
彭博資訊報導,在台灣晶片製造業者正努力填補全球半導體供貨短缺之際,台灣正受到再次竄升的新冠病毒疫情,以及長達一年的乾旱衝擊農業、企業和能源等兩大壓力夾擊。在政府努力遏制疫情的同時,水、電雙缺的緊張情勢凸顯出台灣面臨氣候變遷的脆弱性所衍生的長期挑戰。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缺水如何影響供電? 水力發電那些小而重要的事——全台最大儲能電池「日月潭」的乾涸危機
-
今年5月連續發生兩次全台大停電事故,缺電傳言再次甚囂塵上。經濟部坦言,氣候變遷導致台灣史上最嚴重的缺水與破紀錄的5月高溫,使得電力系統應接不暇。為什麼缺水連帶影響電力供應?除了許多慣常水力機組無法發揮,全台最大儲能電池——「日月潭」逐漸乾涸也是一個原因。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專家:台灣珊瑚礁很壯觀,但是沒有魚
-
瀕臨絕種的珊瑚礁魚類「龍王鯛」,遭民宿業者獵殺,引發眾怒,其實台灣許多珊瑚礁魚類都面臨生存危機,5月中,全球知名的「凱特琳海景調查」 團隊(Catlin Seaview Survey)首度來台,發現台灣珊瑚礁雖然結構完整,卻很少魚,若環境改變,競爭的藻類增加,屆時又沒魚可壓制藻類數量,恐讓白化的珊瑚難以復原。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內政部長葉俊榮首赴立院 重視居住正義、環境保護
-
新任內政部長葉俊榮30日赴立院進行業務報告,其提出「建立安新生活空間」、「落實永續國土發展」、「打造友善居住環境」、「促進民主法治改革」、「強化多元親民服務」五大業務重點,其中環境相關的災害防救體系、國土計畫、海岸管理與濕地保育等工作都獲重視。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生態補償效果有限 研究:少1塊棲地 補100塊才夠
-
自然棲地常因人為開發而喪失,為挽救而提出的「生物多樣性補償」計畫,經歐盟最近一項研究顯示,反而會造成整體生物多樣性的流失。此外,研究人員強調,若要完全重建一個生態系,很可能需要數百年的時間。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食農教育法》是什麼?面對萊豬,我們需要它!
-
近來萊豬議題甚囂塵上,顯示台灣大眾很關切食安議題。但食安除了關乎國際上的貿易讓利、國內的政黨協商,以及相關機關的監督外,食品與農業教育,更是掌握食安的重要一環。立法委員洪申翰今(1/5)與民團、農業智庫與其他立委共同召開記者會,呼籲行政與立法部門盡速完成「食農教育」立法,完備食安教育與認知普及。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政府別坐視階級問題惡化
-
勞保基金面臨破產危機,行政院長陳冲保證政府會負責。牽涉到那麼多人的基本養老福利,政府當然沒有任何空間可以不負起責任來,否則人民必定會用選票表示憤怒。關鍵是政府打算如何負責。目前勞委會考慮的改革方案,用「吃50年陽春麵還是10年牛肉麵?」來表達,主要精神就是從老一代勞工能得到的保障中挪一些出來,留給以後新一代的勞工使用。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Netflix宣布2022年淨零排放 原創影集碳足跡佔比最高
-
隨著各大科技公司宣布減碳目標,串流媒體巨頭Netflix近期宣布,要在2022年底達成淨零排放。Netflix的內部報告指出,去年碳足跡大多來自電影電視製作與企業營運。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有必要蓋水壩? 馬國「再生能源走廊」完全剖析
-
馬來西亞婆羅洲是近期備受爭議的州發展計劃焦點。這項計劃將興建一系列大型水壩,旨在刺激產業需求。然而,能源方案、成本與效益權衡定量分析方面的文獻與公共討論卻少之又少。我們使用了商業能源市場的軟體PLEXOS為沙勞越州設計了一個長期性的產能擴張模式。這包括現存的能源生產,能源的局限與操作性能局限。我們也考量了溫室氣體排放的間接成本以及森林消失的直接成本。我們設計和模擬不同的場景,通過四個人數增長的假設,觀察能夠滿足未來能源需求,在技術上可行的電源供應方式,並且觀察它們在經濟和環境上的權衡。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