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礦場的解毒功臣 智利發展「植物除污」計畫
-
礦業為智利的經濟支柱之一,然而其負面影響也是一項挑戰。多虧科學的創新技術,發明出生物系統的除污技術,以生物消化採礦所造成的污染物,讓遭受環保人士大力抨擊的礦業,至少在生產過程中能夠符合永續概念。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巴黎協定》如何落地? 到摩洛哥找答案
-
11月7日,最新一屆的聯合國氣候公約締約國大會(COP22)在北非國家摩洛哥的馬拉喀什舉行,比起上一屆COP21未演先轟動的廣受矚目,本次會議似乎顯得冷清許多。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國際級報告:100萬種動植物面臨滅絕威脅
-
人們的生活與生態系連結緊密,彼此間的交互影響也是錯綜複雜,往往難以從單一領域的研究窺見全貌。聯合國旗下研究機構「跨政府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服務平台」(IPBES)三年前便開始進行一份史無前例的跨政府、跨領域研究報告,探究大規模生物多樣性喪失的背後原因,以及未來可能的幾種情境。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博奕賭未來
-
賭,不賭,馬祖公投變賭局,拼未來、拼希望。但是,賭到針鋒相對,賭到難分難解,卻遺忘在賭之外,馬祖可以有不同的選擇,不同的出路,創造小島魅力...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能源再生 環署規劃讓焚化廠廢熱變冷氣
-
國內廿四座垃圾焚化廠除了燒垃圾,還利用燃燒的熱能發電,是各縣市「業餘」的發電廠。環保署正規劃焚化廠轉型為「地區生質能源中心」,利用燃燒垃圾的熱能,供應廉價的「自來」冷氣及蒸氣,給周遭的建築物,既節能減碳,也有助於改善夏季尖峰用電吃緊的狀況...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COP23】野望2020前 COP23主要談判成果逐條看
-
COP23氣候談判17日於德國波昂落幕,討論如何落實在2015年簽署的《巴黎協定》。大會最後產出一份「非正式要點」,接續明年12月3-14日於波蘭卡托維茲市(Katowice)舉行的COP24大會,將以這份文件為討論基礎,預計將拿出《巴黎協定》的具體實施細則。針對COP23大會的共識及結論,美國智庫型環團 Center for Climate and Energy Solutions(C2ES)做了相當完整的逐條整理。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研究首度揭露 全球55%塑膠垃圾來自20家石化巨頭
-
衛報報導,根據最新研究《塑膠垃圾製造者指數(The Plastic Waste Makers Index)》,全球55%一次性塑膠垃圾產自20間公司,有國營也有跨國公司,包含石油天然氣巨頭和化工大企業,加劇氣候危機並造成環境災難。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海洋快不能呼吸! 50年少2%含氧量 將威脅未來漁藏
-
海洋含氧量若減少7%,將只有很少的海洋生物能夠存活下來。不過一項最新研究預測,若全球暖化的趨勢持續,2100年全球海洋含氧量有可能降到這個數字。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不准減煤踐踏中部人民健康
-
台中市長盧秀燕針對行政院撤銷管制生煤自治條例部分條文,17日利用市政會議開議前,發表措詞極為嚴厲的聲明,指責行政院是為燃煤製造大廠解套,踐踏700萬中部人民健康。放任助長空氣污染,破壞環境生態,這種獨裁集權粗暴的作法,她要表達「嚴重抗議」。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李鴻源:快算出「國土承載力」
-
大台北地區人口超載?內政部長李鴻源今日上午憑「直覺」指出,大台北地區土地承載力不超過500萬人,他請內政部營建署在1年內計算國土承載力,一旦計算出來,多出來的人口政府應該鼓勵外移,但政府要讓人民有外移意願,要思考一些利基作法。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