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京是個黑洞,把年輕人都吸走了」日本用3大關鍵讓偏鄉重生
-
行政院借鏡日本地方創生經驗,去年底宣布2019年為「台灣地方創生元年」。回顧日本經驗,雖然各村鎮策略不同,但梳理出的成敗線索中,仍十分值得台灣參考。
目錄位置
公 與 義
/
地方社會脈動
-
「全國國土計畫」通過內政部審議會 三月送行政院 五月上路
-
全國國土規畫的最上位法定計畫「全國國土計畫」(草案)經內政部國土計畫審議會11次專案小組討論後,昨(15)日召開大會並確認通過。預計三月底前送交行政院,趕在5月1日前公告實施。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地球聯盟」成軍 頂尖科學家:化石燃料不要碰!
-
4月22日地球日,一群全球頂尖科學家和經濟學家組成「地球聯盟」,指出若要讓暖化不超過2℃,避免氣候變遷的嚴重後果,必須將3/4的已知化石燃料儲藏留在地底不開採。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地表最強里長」談南機場都更
-
拜訪傳聞中「地表最強里長」,中正區忠勤里的方荷生里長,適逢午後雷陣雨,里長把握時間去家樂福載民眾捐贈的物資,在車程中跟我們分享南機場的都更情況。
目錄位置
公 與 義
/
地方社會脈動
/
地方大小事
-
「我們以前用太多水了」:台灣乾旱節水成新常態
-
「我們以前用太多水了,」林女士本週在台中市中心說。「現在我們要適應新常態。」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我們正看著滅絕在眼前展開,」一名科學家述說巴西巴比納水壩的影響。
-
由於各國發展更多的水力發電計畫,新的研究警告,大規模的水壩對哺乳動物、鳥類和陸龜造成滅絕的威脅——至少在亞馬遜河是如此。巴西的巴比納水壩已經把曾經不受干擾的森林,變成由3546座島嶼組成的人工列島;根據英國東安格里亞大學在7月1日發表的研究,那兒的許多脊椎動物已經消失。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這是起點,不是終點」《巴黎協定》29條救地球
-
經過長達2個星期的馬拉松式密集協商,簡稱「巴黎氣候峰會」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第21次締約方會議(COP21),終於達成一份取代《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的歷史性《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詳細方案12日陸續出爐,總共29條,希望在本世紀結束之前,力保全球均溫上升不超過攝氏2度。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43河川整治 打造台版清溪川
-
行政院4年內將投入630億元進行水環境建設,易淹水區域以縮減至18%為目標,自來水普及率可提升至94.35%,漏水率降至14%,每日常態供水能力將增加50萬噸,同時選出台灣43條河川,改善水質的同時,打造親水遊憩景觀河岸,媲美日本鴨川或南韓清溪川。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公海服務全世界 你只關心200海里?
-
公海正面臨其生態系統健康和生產力週期性衰退。現在正需我們團結急切、果決地行動以逆轉這龐大的全球公共領域的衰退,否則將是一種對現在和未來世代不可饒恕的背叛。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再訪鰲鼓
-
一系列的台灣西南部濕地的訪視行程,首站來到嘉義鰲鼓,距離上次造訪已有九年多了。鰲鼓是日據時代,日本人最早開發的海埔新生地,它的形狀是根據海埔新生地屯墾的黃金比例設計的,曾是台灣人定勝天的典範。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專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