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藻礁公投連署最後衝刺 仍缺22萬份 學者疾呼:三接破壞不可逆
-
珍愛藻礁公投第二階段連署進入最後倒數,距離35萬份安全門檻,仍有22萬份缺口。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昭倫、退休研究員劉小如、政大地政系教授徐世榮等多位學者今(25日)舉行聯合記者會,強調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有其他地點可選,但大潭藻礁卻是台灣、全球珍貴的生態系,三接將對藻礁生態系造成不可逆的破壞,請求民眾立即加入連署,讓爭議開發案能被好好檢視討論。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濕地法》今上路 兼顧保育、利用 保護區更親人
-
《濕地保育法》今日(2/2)正式上路,目前台灣有42處國家重要濕地、51處暫定地方級重要濕地,共83處國家重要濕地。總面積由2011年公告的56,860公頃,確認為47,627公頃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親海不等於侵海—台灣「侵海步道」面面觀
-
親近海岸是一件美好的事,在台灣早期海禁政策下,其實很多地方的海岸線,都讓人很陌生,譬如居住左營的朋友,總是會說從小到大根本沒見過左營海岸,因為軍港所在,好早就築起隔海的高牆,甚至在許多海岸線上,還能見到殘留的管制鐵絲網。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人類太超過? 研究:地球9大「限度」破表4件
-
國際研究團隊指出,維持地球運作的9大系統中,有4項已經遭人類活動嚴重破壞,越過了「地球限度」(planetary boundaries)。18位科學家16日在《科學》期刊上發表研究「地球限度:變動地球上的人類發展指引」(“Planetary Boundaries: Guiding human development on a changing planet”),指出,調控地球韌性的系統正在變化,並可能影響目前或未來的人類社會。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挪威雖為產油國 高油價為減碳
-
挪威雖為產油國,但油價卻居全球之冠,原因是將油價維持在高檔是挪威政府減碳策略的一環。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月亮能 蘇格蘭將建全球最大潮汐發電廠
-
太陽能,月亮也能!海平面上的再生能源(太陽能、風能)已經相當成熟,海平面之下,還有更大的能源等待我們利用。蘇格蘭正展開全球最大潮汐發電廠的建設,預計在海床上安裝269支渦輪,將可產生398MW的清淨能源,滿足 17萬5千戶蘇格蘭家庭所需。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砸60億造綠色台中港 白海豚生態廊道遭切割
-
台中港務公司以推動台中港優質港區及綠色港埠為名,編列60億經費新建多項工程;又因行政院核定的港口範圍與白海豚重要棲息環境重疊,不斷以公文要求林務局預告的白海豚重要棲息環境修改範圍,而使得白海豚重要棲息環境至今未能公告。保育團體痛批綠色港口都是假、「浪費錢」。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海洋4法三讀通過 台灣海洋保育邁入新紀元
-
在民間團體、多位立委與學者的努力下,16日上午11點多,立院在會期最後一天,三讀通過了政府組織改造中的「海洋四法」,包含海洋委員會、海巡署、海洋保育署及海洋研究院。立委邱文彥表示,海保署的成立代表台灣邁向海洋國家的新紀元,也期盼行政院能給這新成立的機關更多經費與人力,並加速整併工作;民眾能更親海、知海、愛海。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