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召開種樹救水源監督委員會 第二次會議
-
民國八十一年三月由時報文教基金會(現為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教育部、中時報系等各單位共同發起「種兩千萬棵樹,救台灣水源」系列活動,受到社會各界回響。爾後,每年分別以不同訴求、重點延續精神,持續舉辦各類活動,期望喚起更多社會力...
目錄位置
活動訊息
/
本會近期動態(old)
-
召開種樹救水源監督委員會 第一次會議
-
民國八十一年三月由時報文教基金會(現為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教育部、中時報系等各單位共同發起「種兩千萬棵樹,救台灣水源」系列活動,受到社會各界回響。爾後,每年分別以不同訴求、重點延續該專案精神,持續舉辦各類活動,期望喚起更多社會力...
目錄位置
活動訊息
/
本會近期動態
-
召開種樹救水源監督委員會 第二次會議
-
民國八十一年三月由時報文教基金會(現為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教育部、中時報系等各單位共同發起「種兩千萬棵樹,救台灣水源」系列活動,受到社會各界回響。爾後,每年分別以不同訴求、重點延續精神,持續舉辦各類活動,期望喚起更多社會力...
目錄位置
活動訊息
/
本會近期動態
-
台灣原住民不關心氣候變遷? 洪簡廷卉:傳統流失、缺乏參與是關鍵
-
氣候變遷加劇帶來災害,居住在山區或海邊的原住民部落首當其衝,例如去年蘇迪勒颱風重創烏來、八八風災重創小林村等,因此常被當做「氣候難民」。不過,國際上的原民族群正逐漸跳脫受害者角色,態度趨向積極。除了強調原民共管、共同參與,將開發負面環境影響降至最低外,他們也呼籲世界,應認同原住民族傳統知識在氣候適應、減緩的貢獻。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台灣槲櫟疫病纏身 5年內恐滅絕
-
槲櫟屬溫帶落葉喬木,台灣是全球分佈最南界,綠色陣線協會調查發現,台灣僅剩不到二十棵,且每棵都有疫病,族群狀況十分危急,若不搶救,五年內恐在台灣滅絕。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台灣環境服務業登陸 潛規則不明 評估過於樂觀?
-
開放兩岸環境服務業貿易,官方不斷以「中國市場規模明顯較我方為大」、「中國為相當可觀之龐大市場」,「大致皆看好未來中國市場前景」,對於可能的投資風險卻隱而不提。曾於中國居住觀察的環保團體則指出,這種不務實的態度,恐怕讓兩岸因貿易交流而下修環保標準。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台灣農業如何形塑國際品牌? 曹啟鴻:永續農法加保育價值
-
農委會主委曹啟鴻就任半年來,擴大有機農業法的內涵,力推友善環境的農法,並以此打造台灣農業品牌,提升競爭力、立足全球。身為台灣保育主管機關首長,他示範了保育的可能性:增加環境韌性、讓產業得永續。而他相信,保育不是抽象概念,是深入骨子裡的精神與價值。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台灣首例離岸風電示範區 可望農曆年開工
-
在陸域風場趨近飽和的前提下,加上台灣具風況良好以開發海上風場的世界級條件,經濟部能源局轉向西部海域規劃離岸風能。依據2012年7月公告實施「風力發電離岸系統示範獎勵辦法」評選出三個示範案,爭議較小的「竹南離岸式風力發電計畫」,7日進行環境影響說明書變更內容後,可望於農曆年開工,預估年底前完成第一座離岸風力機。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回顧亞洲 放眼世界:從人與自然的連結說起
-
今年(2014)11月12~19日,將在雪梨展開第6屆世界保護區大會(WPC),此會議為探討保護區議題的世界性指標會議,將對未來10年的保護區經營管理探討相關議程。而去年11月,第1屆的亞洲保護區大會在日本宮城縣仙台舉行,目標在於建立亞洲保護區之間的合作關係、達成2010生物多樣性大會的愛知目標、並為第6屆WPC等會議中,提供亞洲的保護區觀點。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因為食物太重要了!「綠農的家」吃出好環境
-
再多財富都無法取代食物!不論科技多發達,人就是得吃才能活,而且食物無法合成、無法提煉,雖有變異加工,各類食材仍是赤裸裸長於大地、生於大地的動植物,或許現代都市人對自然轉變缺少關心,但沒有人會毫不在意吃下肚的食物怎麼產出,從產地到餐桌,可能是我們僅剩與自然環境最緊密的一條線。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