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顛覆世界的「AI 醫療」全面啟動,全球第一名的醫院如何迎接智慧醫療?
-
2020 年初,突如其來的傳染病 COVID-19 席捲了全世界,為了應付這次的全球危機,Google 用深度學習技術預測病毒的蛋白質結構,像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則製作出全球疫情的確診人數、死亡人數即時看板。全世界的公衛系統在防堵疫情時,不約而同都採取了新的大規模合作方式:大數據管理與 AI 分析。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全民公費施打再等等 疫苗保護力與施打族群整理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前天宣布7日起民眾可免費打公費疫苗,隨著近期疫情升溫,民眾對於接種新冠疫苗意願度大升,雖然採購疫苗量看似多,但真正到貨的疫苗有限,現階段不少民眾擔憂在公費對象內到底打不打得到自己?以及現階段台灣到底有多少疫苗?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印度疫情延燒 為何全世界都需注意後續發展?
-
印度在短短一個月內從疫情快到尾聲,轉變成火化場不足、只能臨時搭建焚燒場的變種病毒爆發之地。才被發現的印度變種B.1.617,已快速入侵至少10個國家,專家提醒,即使有安檢、隔離政策,仍沒有國家能置身事外。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商總提4建言 籲速推紓困4.0
-
本土疫情拉警報,桃園一次匡列5000人隔離,學者憂心SARS當時,造成民間消費實質成長率僅剩0.8%,無明顯症狀即會傳染的新冠疫情對民間消費衝擊更大。商總主席賴正鎰更點名旅行社、飯店業、購物商城、中藥商、遊覽車業至今仍無法走出產業隆冬,淪為2021年服務業5大最慘產業,大聲疾呼,籲政府應推出「紓困4.0」等4大措施,避免再度掀起一波業者關門倒閉潮!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獨立小組調查疫情:世衛及北京未及時控制疫情
-
世界衛生組織(WHO)十八日將召開執委會,國際專家組成的獨立小組預計在會中提出的報告指出,對於世衛判斷病毒大流行能力「嚴重受限」感到震驚,並認為中國去年一月應可實施更好的公衛措施。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產經新聞:日本擬最快六月供應台灣AZ疫苗
-
日媒報導,日本政府得知台灣武漢肺炎疫情擴大,疫苗取得成為課題,因此考慮供應英國藥廠阿斯特捷利康製的疫苗(即AZ疫苗)給台灣,做為緊急措施,快的話,6月可以提供。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陸強攻七大國安領域
-
美中科技戰未歇,美媒指出,大陸「十四五」規劃提出加快發展人工智慧、晶片、量子計算等七個涉及國安的科技領域,在與美國的科技競賽中加大賭注,此舉頗有與美國競爭、甚至決戰國家安全的意味。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香港1人注射疫苗後死亡 港人對科興疫苗注射明顯暫緩
-
香港出現首例接種大陸科興疫苗後死亡事件,香港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開會評估因果關係。接種科興疫苗的接種中心人流疏落,同日德國製BioNTech復必泰疫苗在香港開始登記預約,在澳門開始接種。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香港BNT疫苗打不完 百萬劑即將作廢
-
香港官員警告說,由於民眾對施打疫苗並不踴躍,數百萬劑的疫苗可能因過期而作廢,其中包括目前口碑最好輝瑞-BNT疫苗(Pfizer–BioNTech COVID-19 vaccine)。香港750萬人口,顯然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有幸獲得足夠劑量疫苗,卻沒有施打意願的地方之一。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內呼吸器只剩10%調用!台灣醫療還可以撐多久?
-
急診被塞爆、病房滿床、醫護疲於奔命,難以想像這是雙北醫院真實上演的現況,即使第一線已經滿了,救護車還是源源不絕地把病人送進來。雖然地方政府、指揮中心積極擴充量能、解決問題,若確診數持續居高不下,到底台灣醫療還可以撐多久?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