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確診數持續破百「疫苗慌」能否盡快得到緩解?
-
台灣本土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星期二(5月18日)有245例確診,其中240例為本土案例,兩名確診者病逝。確診者主要仍集中在大台北地區。比起周一330人確診,周二的確診人數下降,但全台灣仍籠罩在疫情焦慮下,疫情重災區台北市及新北市,已經開始辯論是否要執行更嚴格的「封城」政策,阻斷病毒鏈。
外界評論,這起疫情正嚴格考驗台灣的防疫能力及疏失。其中,對台灣政府有關新冠疫苗採購效率及速度的質疑再次被放大評論。蔡英文周二在回應外界批評時再次公開強調,台灣自製疫苗「高端」及「聯亞」會在今年七月底提供民眾接種。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四大產業國家隊成形 產學提醒分散資源
-
為打造「護國群山」,國發會宣布推動四個國家隊,包括新世代半導體、5G、離岸風電及精準醫療,以提高台灣產業關鍵地位及強化經濟韌性。經濟部官員指出,包括半導體、5G及離岸風電,自2017年起就已規劃,經過美中貿易戰及疫情,目前在台灣都已形成國家隊,今年將以政策進一步鞏固自主性,延續台廠回台契機。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懷孕打疫苗是否存在風險?專家出面闢謠
-
去年底輝瑞(Pfizer)/BNT疫苗與莫德納(Moderna)疫苗先後獲政府批准,網路上隨即出現許多打疫苗恐不孕、流產的傳聞,導致美國二、三十歲的女性對疫苗的接受度低於預期。美國多名醫生學者因此上媒體闢謠,希望媽媽們能在取得正確資訊的情況下,更準確評估打與不打的風險。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接踵也確診?! 南非變種株恐突破輝瑞疫苗
-
以色列真實世界數據研究發現,COVID-19南非變種病毒某種程度上能「突破」美國輝瑞大藥廠(Pfizer)與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共同研發疫苗的防護力。以色列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患者幾乎全都是感染英國變種病毒,感染南非變種病毒者非常少,因此這份研究樣本不多,也尚未經過同儕評估。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新毒株將讓疫苗失效?國內外專家:「現有疫苗仍有效」
-
英國12月底出現傳播力增強7成的新冠病毒變異種「B1.1.7病毒株」,造成疫情再次擴大流行,在疫苗開始陸續施打的時刻,也讓人們開始擔心,新病毒侏是否會影響現有疫苗的保護力?對此,國內外專家皆認為「不會在短期內影響」,因為病毒要變化到疫苗失效,得花很長一段時間。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新冠疫苗:從香港到日本,亞洲多地接種為何進展緩慢?
-
到目前為止,全球新冠疫苗接種數估計已有1.6億次,但其中大多數是在美國和歐洲。然而在亞洲大多數地區,疫苗注射方案要麼尚未開始,要麼仍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多種多樣,包括高度謹慎,以及對疫苗的高度懷疑。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新冠疫苗開打時程出爐 疾管署將推出接種卡、App
-
台灣3月4日取得首批11.7萬劑AZ疫苗,正在進行檢驗封緘程序。疾病管制署3月5日第五次新冠肺炎線上研討會,透露新冠疫苗接種三階段規劃,預計今年6月起開始65歲以上長者接種,9月全面開放到最後一類實施對象。民眾會拿到接種記錄卡,也可透過健保署的「健康存摺」app查看接種紀錄,疾管署也已規劃接種記錄卡,並將推出「Taiwan V-Watch」app,透過LINE及雙向簡訊追蹤疫苗副作用。接種後的不良反應監測,將採取被動、主動雙軌並行。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新藥條例翻修 打造生技台積電
-
行政院日前審查完成新版《生技新藥條例》修正案,全力發展生技代工產業,將生技代工業(CDMO)納入租稅優惠適用範圍,並新增設備投資抵減,凡投資1,000萬元以上、10億元以下全新機械、設備或系統,可選擇當年度抵減營所稅額5%,或分三年抵減率3%,但上限不逾當年度營所稅額30%為限,預訂明年元旦上路。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施振榮》從醫療科技展看到東方矽文明曙光
-
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先生於聯合報撰文指出,參觀第四屆台灣醫療科技展,在全球疫情仍持續下,看到現場展出的盛況,讓我回想起約四十年前,當時台北巿電腦公會舉辦內銷電腦展,同樣也是盛況空前,後來轉型為外銷展的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一步步造就台灣成為全球ICT供應鏈的生產重鎮。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施振榮:服務業走向國際化 將有千倍機會
-
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表示,除了內需市場,服務業應該走向國際,服務業不論產值、可改善空間、市場需求均大於製造業,若服務業走向國際化將有千倍機會。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