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出口年減14.8% 連7月負成長
-
財政部今天公布8月出口239.3億美元,年減14.8%,連7月負成長;進口199.7億美元,年減16.7%;出入相抵,8月出超39.61億美元,年減1.5億美元。主要出口產品中,仍以礦產品、塑化產品出口衰退最嚴重,財政部表示,由於國際油價仍處低檔,導致我國礦產品與塑化產品出口金額大幅衰退。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要學矽谷 先丟掉硬體思維吧
-
近來新政府拋出「亞洲矽谷推動方案」,要在桃園三個地方大興土木蓋園區,想要複製矽谷,這個全球創業者的聖地(參考:蔡英文政府應即刻重新檢視與調整「亞洲矽谷」計劃)。我剛好有幸曾在矽谷工作也創業過,深入當地的創業生態系,6年前回到台灣,也開始在台灣創業,對於兩地的創業相當程度的瞭解,知道矽谷為什麼能成功,而台灣需要哪些因素,才能真的打造亞洲矽谷。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銀行仍是全球經濟鏈條的薄弱環節
-
更重要的是,慢性需求缺乏綜合徵正在惡化,中國經濟放緩可謂雪上加霜。可以認為不太可能發生金融危機,但之前市場中的欣喜情緒已經消失。一種可能的回答是,對中國的欣喜之情已經結束。然而,更好的答案是高收入經濟體尚未從金融危機以及隨後的歐元區危機中恢復過來,正如超低利率所表明的那樣。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助產業起飛 張善政:3億元培育300生技人才
-
陳揆昨天下午主持科技會報會議,政委張善政會後轉述,會中通過將原台灣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更名為「台灣生技產業起飛行動方案」,將鑽石拿掉,加強「產業」發展。他說,第一階段98-101年,強化生技基磐建構,第二階段自102-104年的新三年,將創造成功案例。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警惕2016年的風險訊號
-
2016年的新春開年讓人心驚膽跳,紐約股市在開年的第一周重挫,前五個交易日道瓊指數下跌6.2%、史坦普500指數挫低5.9%,同步創下一百多年以來,最大的開年當周跌幅。雖然跌深之後必有反彈,但是我們必須重視開年就大跌所伴隨的訊號,才能在日益劇烈震盪的大環境中,避免受到傷害。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社論-二○一三經濟:步步為營的一年
-
相對於二○一二年的動盪、多變,以及經濟表現逐季拾級而下的抑鬱,二○一三年的經濟情勢目前各方普遍的觀點是比去年好,依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的預估,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是百分之三‧九,將優於去年。其中,美國只要不墜崖,可以在房市回溫領軍下踏上復甦之路;歐元區雖仍沉在衰退的水平面下,但已開始緩緩浮升;去年成功避免硬著陸的中國大陸,今年將續走穩增長與調結構並行的基調;長期陷入通貨緊縮的日本,則在新首相安倍晉三強力刺激的承諾下燃起希望。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社論-面對四大挑戰讓台灣脫胎換骨
-
走過紛擾抗爭不斷的民國101年,面對施政滿意度只有23%的嚴峻現實,馬英九總統在迎接新年的總統府元旦升旗典禮中,重申強調他從去年520就職演說中就宣示要堅持理想,攜手改革,打造幸福台灣。而回顧檢視施政表現,馬總統認為至今他跟執政團隊始終沒有偏離目標,即使有挫折與逆境,他表示依然鬥志昂揚,並將再接再厲對未來抱持正面積極的態度。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30年後 科技產業如何布局
-
卅幾年前,台灣基本上還沒有一家夠規模的資通訊業者。斯時也,政府將其資源投注在工研院與竹科,再加上周邊清華大學、交通大學的助力,對當時剛在起步的資通訊小廠,確能發揮母雞帶小雞的扶持效果。但在卅年後的今天,若干的小雞已經長大茁壯成老鷹,產官學之間的角色有重大的轉變。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中國擁抱“供給經濟學”
-
凱恩斯曾言:“真正危險的不是既得利益,而是思想”。一旦失去正確的理念,經濟政策就會迷失在無知、短視與利益的糾結之中。11月1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提出:“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提出,標志著中國宏觀經濟政策從需求管理向供給管理的重大轉向,中國經濟轉型有望迎來實質性突破和轉折。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歐盟應如何應對中國崛起?
-
烏克蘭無疑將會成為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新任領導人外交政策的主要焦點。這個東部近鄰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讓-克洛德•容克(Jean-Claude Juncker)及其委員會應該同等重視(甚至更加重視)一個更加遙遠的東方國家。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