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敬一:科技創新 3箭齊發
-
台灣政府要如何協助科技業邁向創新?朱敬一提出3個現象,也是台灣政府必須正視的改變。首先,仰賴工研院以母雞帶小雞的方式扶植產業的思維必須改變,現在工研院1年預算200億元,還要分給5個所、6個中心,但單單台積電一年就有400億元金額研發,因此政策必須調整。第2個現象是時代已經走向民主多元,要包容更多意見。第3是國際競爭不一樣,30年前,中國大陸與韓國都不是對手,現在個個都醒了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朱敬一專欄:沒有信任就難有突破--亞投行決策的困境
-
台灣是否要加入亞洲投資銀行一事,最近引發不少爭議。這些爭議包括沒有經過內閣審慎研議、送件是否適合「請國台辦轉交」、台灣參與究竟有什麼角色可以發揮、是不是該先經立法院同意、台灣加入是否等同於做「中國霸權」幫兇、有沒有賣台疑慮等等。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朱敬一專欄:誰讓台灣不開心?─再談台灣的產業政策
-
這幾年台灣人年終票選年度代表字,得高票者或是「悶」、或是「苦」、或是「假」、或是「黑」,反正沒什麼好字。「黑」與「假」大概反映台灣人民對黑心廠商造假豬油牛油的深惡痛絕,而「苦」與「悶」呈現出大家對十五年薪資凍漲、貧富不均、年輕人一屋難求的無奈與焦慮。在這種社會氛圍之下,似乎人民只能期待一些小確幸,而對於整體的、大結構的經濟翻轉,根本不抱期望。這樣的絕望感,是所有執政者最最需要警惕的。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專欄對話
-
朱敬一專欄:斯斯有兩種,創新創業也有兩種
-
最近馬雲來台演講掀起風潮,大家都在討論他對年輕人的建言與鼓勵。而馬雲要以百億資金為台灣年輕創業家成立基金,更是引起轟動,甚至引發國發會的緊張。國發會的新聞稿指出,台灣有花博園區、有國發基金,而中國大陸環境不穩定、充滿潛規則,結論當然是:台灣比對岸更適合創業。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朱敬一專欄:長照─要吃多少麵,就得煮多少麵條
-
「長照法」三讀通過了,但是真正關係長照執行的「長照保險法」還沒審議。我的意見很簡單:先別急著審;先讓我們把「長期照護」的社會保險本質弄清楚。以下,我從幾個基本數字開始談;先說數字、再講觀念。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朱雲鵬:台灣也要「三支箭」
-
日本安倍內閣的「三支箭」氣勢不小,跟安倍這「三支箭」相比,台灣江內閣所提出的13項振興景氣措施,不夠宏觀,且其中有些足以做為「箭」的措施,並沒有特別被強調。我覺得,要讓台灣從「悶經濟」中破繭而出,可優先強化三項措施,就是我所謂的「台灣三支箭」。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東盟達陣 加入RCEP更迫切
-
第27屆東南亞國家協會領袖會議頃在吉隆坡落幕,會後發布「2015年東協共同體成立吉隆坡宣言」,宣布東協共同體(AEC)正式於2015年12月31日成立。另外,東協亦宣布將致力在2016年完成區域全面經濟夥伴(RCEP)的談判,打造一個涵蓋全球最大人口數量的自由貿易區。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林全召集部會研商,指示國營事業再擴大投資
-
台灣7月出口在連續17個月衰退後首度轉正,國發會副主委龔明鑫昨天坦言有些驚訝,他原先預估9月才轉正;但現在可以樂觀看待下半年出口表現。他說,若能夠落實政府預算,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也可能可以保住1%的成長。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林全緊盯民間投資
-
編按:我國經濟發展問題在於投資不足,政府因應之道除了推動八年8800億的前瞻基礎建設擴大國內公共建設投資外,另一個重點在於民間投資。針對這一部分,林全院長接受訪問發表了相關進度。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特朗普的狠話帶不來“好工作”
-
美國製造業就業低迷的主因是需求疲軟。特朗普無論做什麽,都不會讓製造業重新變成“好工作”的來源。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