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297 項資料符合搜尋條件。
過濾搜尋結果
項目類型






新的項目,自從…



排序條件 相關程度 · 日期 (新的優先) · 依字母順序
經濟/新常態下,大陸經濟保七之戰
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從3月1日起調降金融機構1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各0.25個百分點,這是人行三個月內第二度降息。在大陸人大和政協「兩會」即將在本周召開之際,人行降息顯示北京正加大政策力道因應經濟放緩情勢,今年大陸經濟增長能否「保七」?「兩會」是否調降今年經濟增長目標及端出何種政策藍圖?是各方矚目焦點。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經濟部長李世光談電業法
編按:電業法修正為經濟部目前首要推動任務。電業法的修正主要有幾個重點,其一為電業自由化,讓新的企業進入電業進行市場競爭;其二為推動再生能源,並扶植能源產業。經濟部長李世光並期盼透過電業法可帶動整體經濟轉型。以下為經濟部長接受媒體訪問內容。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經濟》 貿易戰協商智財權無進展 科技業者需小心
編按:美中貿易戰休兵,但根據消息指出美方指控中國竊取智慧財產權的議題,目前幾無進展。和碩董事長兼台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DiGi+民間諮詢委員會召集人童子賢也指出國際政治態勢影響科技產業的發展已達空前高峰,科技業者必須小心應對智慧財產權與各國法規這兩大議題。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經濟》檢視擴大內需方案 應提振民間對經濟前景信心並照顧弱勢
政府期待未來透過擴大內需,藉以促進台灣經濟持續成長,其關鍵之舉其實在於提振民間對經濟前景的信心並照顧弱勢,改善政治與經濟環境,以及政府應處理結構性問題。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經濟》經濟部結合系統商進軍國際 打造SI元年
經濟部工業局結合國內業者共同打造「2019全球系統整合商大會」,預計將有來自全球超過20國、100位產官學研海外貴賓與200家臺灣優質系統整合(SI)商共同與會,希望打造臺灣「 SI元年」。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經濟》總統蔡英文:內需最大拉力在5+2產業
編按:總統蔡英文29日接受媒體專訪時強調,今年經濟發展必須仰賴內需點火,5+2產業創新是內需最大拉力,而國防產業更是最大內需來源,商機噴發至少數千億元,不僅要發展國艦國造、國機國造等政策,並轉化為民用技術商業化,更要透過軍校、軍隊,培養英文、數理人才,帶動下一個世代的綜合競爭力。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經濟》美中貿易戰升溫 衝擊我產業
編按:繼美國對中國商品課徵25%關稅後,美國再發布將額外對中國商品徵收10%關稅,掀起新一波貿易戰。媒體指出美中貿易戰將使世界經濟面臨明顯的下行風險。我學者也認為美中貿易戰將影響台灣產業,但也可能是轉機。經濟部盤點四大產業將受到貿易戰衝擊。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經濟》助中小企業轉型 政院擬以補助、立法處理
編按:行政院長賴清德15日將召開加速投資台灣專案會議,聚焦協助中小企業轉型、產業創新等。據悉,會中擬提出爭取提高中小企業補助經費,因我國中小企業共有約140萬家,目前每年40億元補助恐無法支應中小企業產業升級。院長同時表示我國大企業拖延中小企業貨款時有所聞,未來將採法定措施解決問題。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經濟》台製造業產值穩步走高 五缺問題待解致投資不足
編按:工研院產經中心(IEK)25日發表2018年台灣製造業景氣展望,2018全球景氣持續增溫,台灣製造業產值預測為18.15兆,比2017年的17.57兆略高,年增率3.25%。在外部需求穩定、國際原物料價格波動緩與全球經濟成長穩健等因素下,導致台灣製造業景氣成長。但有學者指出因為五缺問題仍未解決,導至在產能滿載下,投資仍不足。以下收集相關報導持續追蹤。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經濟》台灣大選後 經濟產業政策再思考
編按:九合一選舉落幕,中美貿易戰也有新進度,蔡英文總統表示將參考新民意調整政策,國發會也提出將在年底提出總體經濟政策。國際信評機構穆迪示警,人口老化是台灣經濟成長、信貸條件的一大挑戰。台灣在內部調整與外在變化中將如何因應?專家學者認為在經濟政策上應更接地氣。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