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297 項資料符合搜尋條件。
過濾搜尋結果
項目類型






新的項目,自從…



排序條件 相關程度 · 日期 (新的優先) · 依字母順序
經濟》拼經濟 培植產業 行政院研議多項法規鬆綁
編按:行政院將提升經濟發展列為首要目標,而在發展過程中,不合時宜的嚴格法規多令業界詬病,行政院近日鬆綁多項法規。除了排除企業的投資障礙之外,在科技部方面,也正著手鬆綁科技基本法,試圖透過法規鬆綁培值台灣新興科技產業。以下收集相關報導持續追蹤觀察。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經濟》製造業產業空洞化 趨緩
編按:行政院主計總處甫完成「105年工商普查」指出,受海外生產比率持續升高影響,製造業營收高達37.4%來自三角貿易,這一比率再創歷史新高,惟五年來升幅縮小,這也顯示產業空洞化的速度漸趨緩和。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經濟》吳敬璉: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要靠改革
編按:中國大陸經濟的崛起受到國際矚目,但大陸內部經濟同時面臨轉型的難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近日針對大陸的產業政策改革提出理論發展的建議。以下收錄演講全文。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經濟》改善發展失衡 國發會提地方創生計畫
陳美伶表示,為了改變這個發展失衡情況,國發會提出「地方創生計畫」。這個計畫有三大核心:第一、以人為本,帶動人口回流。第二、找出地方特色(DNA),發展在地產業,有產業才能創造就業、生機與活力。第三、科技導入,數位經濟時代來臨,沒有寬頻網路社會不可能留住年輕人在偏鄉生活;產業也需要科技導入,如結合AI、IOT、大數據、區塊鏈、雲端運算、5G等。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經濟》IMF上修全球今明年經濟成長率 台灣把握轉型機會拼2022年
編按:國際貨幣基金(IMF)周二(10月10日)公布最新經濟預測,儘管美國、英國、印度擴張乏力停滯,鑑於全球主要經濟體幾乎全面向上成長,IMF上修全球今明年成長率。同時台灣經濟成長率也上修至2%。對此份預測,國發會則表示,如果產業轉型成功,2022年可以看到成效,甚至超越IMF的預測。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經貿國是會議落幕 共同意見彙整
經貿國是會議全國大會今天落幕,在初步綜整報告兩項議題共提出40項共同意見,在議題一「全球化趨勢下台灣經濟發展策略」方面,又分為建構因應全球化的經濟戰略、強化產業面對全球化的競爭力、創新青年教育與協助青年立業、縮小全球化衝擊的「弱勢圈」及發展在地型產業與社會企業5項子題。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紅色危機 產業轉型契機
自2014年以來,大陸政府及產業界以強大企圖心發展IC及周邊產業,計畫5年投資超過1200億人民幣。而大陸紫光集團本月宣示投資台灣三家大型IC封測廠正是大陸產業一條龍垂直整合的前端策略。此舉再度引起社會對紅色產業鏈威脅論以及台灣產業空洞化的疑慮。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總統裁示新南向政策方向
政府全力推動新南向政策,蔡英文總統昨天要求行政部門,在第一年就要推動與各國更密切的高層官員互訪, 並進行雙邊投資保障或租稅協定的簽訂與更新。她說,高雄具有特殊戰略位置,未來更能成為新南向政策基地。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美推TPP 學者評有如貿易新冷戰
世界貿易組織(WTO)杜哈回合談判陷入僵局,使一向美國說了算的世界貿易規則開始鬆動,危及美國的經濟命脈。因此,美國推動《跨太平洋夥伴協議》是勢在必得。前行政院經建會主委、台大經濟系教授陳添枝撰文表示,TPP的結盟,猶如經濟新冷戰的開端,隱含信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頑強信息。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美國的反TPP浪潮 台灣看懂了嗎?
距離今年美國總統大選投票日已不到90天,選戰紛擾眾多,尤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屢被做為祭旗標的,導致TPP乃至於貿易自由化對美國就業的衝擊,飽受政治操弄而錯失了嚴肅思辯的過程,最令人遺憾。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