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縮減購債前 Fed將預告
-
美國聯準會(Fed)在去年3月前2周罕見連續將利率調至零利率,提早布局新冠疫情所帶來的經濟災難,事後不僅推出無上限寬鬆政策、購債計畫,並提出平均2%通膨率目標,維持美國經濟復甦力道。至於2021年經濟前景最大危機,投行摩根士丹利表示,就是通膨率超越Fed預期,可能停止購債計畫,加上4大因素影響,恐觸發美股大幅修正。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全球16億非正規就業人員面臨貧困
-
編按:《金融時報》報導指出,國際勞工組織警告,新冠疫情導致的全球失業情況遠比預期更為嚴重,非正規經濟中的16億就業人員的生計面臨「巨大傷害」。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薛琦專文:他山之石─兩岸企業家的交會
-
大家應該會同意,兩岸過去成功經濟發展的背後有一個共同特色,就是改革、開放。具體的說,改革是手段,開放是目的。市場開放後才會有國內外的物流,接著有人流、金流與資訊流。更廣泛的看,國內事、物開始受到外來事、物的衝擊與影響。若能力求汰蕪存菁,去腐生新,一定能立竿見影,看到成效。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學者專訪/胡勝正:重視創新與在地就業
-
新政府以創新、就業、分配等民生議題為主軸,並選定亞洲矽谷、生醫、綠能、智慧機械、國防航太等五大產業作為創新經濟的基石,建議新政府聚焦國內投資做為檢視政策成效的標竿,因為投資代表企業對政策的認同,對經濟前景的信心,也帶動消費者信心;更重要的是,創新—不論技術精進或新產品開發,都要靠投資體現,有國內投資才會創造在地就業,才有加薪的機會,經濟轉型才不至於落空。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向年輕人致歉
-
最近在台大做了兩次演講,討論台灣當前所面臨的一些問題。看著台下學子年輕稚嫩的面龐,我的心中實在感觸萬千。再過幾年當這些人跨出校園步入職場,迎接他們的會是怎樣的局面?我們這一代,歷經台灣由貧至富,創下傲人的經濟奇蹟,但卻也在這十幾年內讓榮景翻轉,由盛至衰,未來又要將什麼樣的國家交到他們手上呢?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溝通是加入TPP的成功關鍵
-
加入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是國家未來重要的工作。2014年TPP的12個成員國經濟產值,占全球比重約36%,貿易額達全世界30%以上,占我國貿易額亦高達35%左右。加入TPP是開拓市場,脫離當前貿易連11黑經濟困境的重要方法。但加入TPP有許多高難度挑戰,如何解決問題,政府應該未雨綢繆。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亞洲治理挑戰為投資者帶來機遇
-
投資者越來越認識到環境、社會和治理(ESG)問題給他們的投資帶來實質性風險,尤其是在亞洲。在中國的帶領下,亞洲近年來一直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而投資者熱切希望借助亞洲的成功獲利。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馬凱:請拿出非常手段搶救燃眉危機
-
古今中外 ,忽然發生緊急危機,應變之道,就是設置一個緊急應變小組,直接承最高領導者的指揮,凌駕既有行政體系,採取各種斷然措施。我們此刻完全符合此一要件,因而也只有在馬總統之下,成立一個經濟振興小組,力邀學有專精復能高瞻遠矚、深諳處變之道的專業人士,在充分授以「尚方寶劍」臨時處置權之下,迅速釐清危機成因、研思搶救策略、擬定執行方法,劍及履及雷厲風行地展開搶救行動。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經濟》總統蔡英文:內需最大拉力在5+2產業
-
編按:總統蔡英文29日接受媒體專訪時強調,今年經濟發展必須仰賴內需點火,5+2產業創新是內需最大拉力,而國防產業更是最大內需來源,商機噴發至少數千億元,不僅要發展國艦國造、國機國造等政策,並轉化為民用技術商業化,更要透過軍校、軍隊,培養英文、數理人才,帶動下一個世代的綜合競爭力。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面對公與義─承擔與試煉」講座
-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秉持探索公與義的初衷,提供產、官、學及公民溝通平台,關鍵時刻,面對問題,慎謀致遠,承擔試煉。「面對公與義─承擔與試煉」講座,特邀中研院院士朱敬一、知名評論家南方朔及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就政治、經濟與國際面向,探討國家未來出路,並邀請世新大學客座教授王健壯擔任主持人。
目錄位置
活動訊息
/
本會近期動態(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