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1612 項資料符合搜尋條件。
過濾搜尋結果
項目類型






新的項目,自從…



排序條件 相關程度 · 日期 (新的優先) · 依字母順序
「一帶一路」將深入義大利 歐盟看法分歧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四起將對義大利和法國進行國事訪問,這兩個國家對中國持截然不同的態度。得到德國最新支持的法國希望從歐盟獲得更強有力的保護,以抵禦中國日益擴大的經濟和政治影響力。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亞洲.矽谷」計畫推動執行中心揭碑
編按:作為政府推動產業開發與升級重點政策之一的「亞洲.矽谷」計畫推動執行中心在桃園正式揭碑。以下整理國發會相關發言報導,作為後續觀察追蹤基礎。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一個月有感」的美麗與哀愁
光陰似箭,一個月期限倏忽已至,馬總統曾經做出要行政院「一個月要讓民眾有感」的承諾,而今安在哉?或許,我們可以說總統重視民眾感受,課以官僚單位責任,還訂出時程要讓大家「有感」,這是一個美麗的承諾;但衡諸現實,台灣的病症豈是一個月可治療見效?「一個月有感」的政治承諾,終究不能不跳票,這是台灣的哀愁。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世界工廠」中國能否轉向「內循環」為主的經濟模式
據《BBC》報導整理指出,中國經濟的「內循環」突然成為一個熱詞,再聯繫到中國目前面臨著幾乎墜入冰點的地緣政治環境,外界認為是中國應對外部壓力「閉關鎖國」之舉。也有經濟學家認為,應對外部壓力外,但「閉關鎖國」片面解讀,是從外循環為主轉型為內循環為主,而非捨棄外循環。中國作為「世界工廠」將龐大產能由外轉內,形成內循環為主的經濟,依然面臨著多重障礙。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世界工廠」中國能否轉向「內循環」為主的經濟模式
據《BBC》報導整理指出,中國經濟的「內循環」突然成為一個熱詞,再聯繫到中國目前面臨著幾乎墜入冰點的地緣政治環境,外界認為是中國應對外部壓力「閉關鎖國」之舉。也有經濟學家認為,應對外部壓力外,但「閉關鎖國」片面解讀,是從外循環為主轉型為內循環為主,而非捨棄外循環。中國作為「世界工廠」將龐大產能由外轉內,形成內循環為主的經濟,依然面臨著多重障礙。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企業物價」上漲 全球通膨壓力增大
企業間交易價格在經濟活動中相當於「中游」。這一價格的上漲趨勢越來越明顯。主要國家比2020年秋季上漲了1~4%。由於原油及金屬等資源漲價,化工産品和鋼材也隨之上漲。中國經濟恢復、全球運輸停滯、美國寒流也推高了行情。在需求從新冠病毒疫情中恢復的過程中,價格向消費者購買的最終産品轉嫁的壓力或將增大。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保3」夢碎 今年經濟變「保2」大作戰
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第二季經濟成長率為0.64%,全年成長率勢必下修,「保3」的機會已無,最後應該就是「保2」大作戰了;而更該憂慮的是長期不利的結構問題都無法解決。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黑天鵝」之外還有3頭「灰犀牛」?
編按:疫情「黑天鵝」導致封鎖效應,不只帶來全球需求下滑,更重創全球經濟,疫情流行實為契機,讓市場開始意識到總是視而不見的「灰犀牛」開發發狂的風險,或許才是此次股價下跌的真正原因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加薪帶動經濟成長」真是諾貝爾獎得主的主張嗎?
2014年元月確實有600多位美國經濟學者聯名寫信給美國總統,信中有三個重點。第一是說美國基本工資已經5年未調整,建議要每年調整時薪0.95元,連續調3年,希望2016年能夠達到10.10美元。第二是分析如此調薪能造福多少低薪者,能如何改善他們的生活。第三是強調美國調升基本工資對失業率的影響很微小,不致於有後遺症。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去中國化」加劇中國準備好了嗎?
編按:據《路透》報導,美國針對中國科技發展蓬勃設限,華為面臨芯片將被美國切斷供應鏈,突顯疫情正深刻影響並改變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佈局,也讓後疫情時代的經濟全球化受到嚴竣考驗,也讓中國產供鏈的持穩敲響警鐘,而「去中國化」可能帶來的隱憂不得不防。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