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118 項資料符合搜尋條件。
過濾搜尋結果
項目類型






新的項目,自從…



排序條件 相關程度 · 日期 (新的優先) · 依字母順序
提升薪資 須有戰略層次思維
近年台灣薪資停滯不前,人才流失問題嚴重;最近油電價格調漲引爆通膨壓力,勞工薪資實質縮水,民怨沸騰,勞委會主委王如玄提出建立激勵制度以鼓勵企業為勞工加薪的構想,但此議引來不少譏評,認為勞委會訴求強化企業責任、激勵加薪的美意太過空洞天真。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經濟學人》檢視Elizabeth warren重塑美國資本主義的計畫
編按:美國資本主義的運作現許多問題。108年10月26出刊的《經濟學人》檢視Elizabeth Warren想要重塑美國資本主義的計畫。Warren的很多想法是好的,她想限制大企業過往那種買通政客然後吞食對手的陋習也是對的。但《經濟學人》認為她的計畫仍需依靠監管力度和保護主義,而她似乎低估了市場機制中也有著幫助中產階級發展的動態力量。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貧富不均:風水輪流轉?
貧富不均引起很多討論,經濟學家托馬斯•皮凱蒂(Thomas Piketty)所著的《21世紀的資本》(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里提出了一些解決之道,其主要的建言,是以“全球”的公權力來對市場分配的結果進行再平衡——對頂級富人家庭課以重稅。方案之一,是對美國年收入超過五十萬美金的人啟徵邊際稅率高達80%的所得稅。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1%拿走11%:貧富差距的台灣真相
在美國1%頂尖富人拿走19%全球收入,那台灣呢?台灣頂尖經濟學家的研究告訴你,為什麼馬總統是錯的。 2016,全球前1%鉅富的財產,竟然就要佔全球資產的一半。 國際慈善組織樂施會(OXFAM)最新報告,揭露出這個驚人的真相。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朱敬一專欄:沒有信任就難有突破--亞投行決策的困境
台灣是否要加入亞洲投資銀行一事,最近引發不少爭議。這些爭議包括沒有經過內閣審慎研議、送件是否適合「請國台辦轉交」、台灣參與究竟有什麼角色可以發揮、是不是該先經立法院同意、台灣加入是否等同於做「中國霸權」幫兇、有沒有賣台疑慮等等。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台灣患財富不均 非所得不均
全世界均為所得分配的惡化煩惱,國民所得屬於中等的台灣,中研院士、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劉遵義認為,以吉尼系數觀察,自1980年以來,台灣所得分配有穩定的良好表現,比德、英等開發國家好,並維持長期以來參與國際貿易與投資,未來發展可能會更好。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不會打球的總教練!帶隊敲出「地方創生」全壘打
「其實我都跟想要走社造或地方創生的朋友說,資產管理很重要!」看似隨性的胡文偉突然正色講出「資產管理」,看似有些違和。他解釋說,很多人有很好的構想,但是如果沒辦法有適合的空間發揮,就只能白搭。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Article 「東京是個黑洞,把年輕人都吸走了」日本用3大關鍵讓偏鄉重生
行政院借鏡日本地方創生經驗,去年底宣布2019年為「台灣地方創生元年」。回顧日本經驗,雖然各村鎮策略不同,但梳理出的成敗線索中,仍十分值得台灣參考。
目錄位置 公 與 義 / 地方社會脈動
「青貧族」望「黃金年代」興嘆
最近冒出來「青貧族」這個名詞,因為整個青年世代都有落入貧窮族群的風險。根據主計處最新的資料,台灣未滿30歲、30至34歲、35至39歲三個組群的平均年所得,從40萬出頭到65萬左右,都低於15年前水準。「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但現在三、四十歲的人,餵飽自己都很勉強,養家活口更是艱難,變成充滿困惑的一個世代。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台灣經濟成長的劍宗與氣宗
看主管台灣經濟的經濟部吧,它裡面有兩個最重要的局,一為國貿局、另一為工業局;其他單位或可視為這兩個主要局的衛星。國貿局由於負責經貿談判,在過去廿餘年從美國開放市場壓力,到台灣加入WTO與APEC,再到最近與新、紐簽FTA、與對岸簽ECFA,都是國貿局的業務。因為主業務是涉外談判,國貿局許多同仁長期與外交系統合作,他們最希望達成的任務就是自由化、國際化、廣簽FTA。這種「力求涉外貿易條件優勢」的做法,我認為像是劍宗。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