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118 項資料符合搜尋條件。
過濾搜尋結果
項目類型






新的項目,自從…



排序條件 相關程度 · 日期 (新的優先) · 依字母順序
「談青貧世代、走自我未來」系列之三:面對青貧世代的態度與方法
不論是上一代的貧窮經驗抑或是貧窮的結構性問題,青年的現實處境每日生活直面各種難題。如職場權力不對等的問題、人生未來方向與規劃等等。這些困惑我們請李瑞華老師與彭懷真老師從各自的人生經驗與立場為青年解惑,並提示一些可能性與方向。
目錄位置 活動訊息 / 本會近期動態
「加薪帶動經濟成長」真是諾貝爾獎得主的主張嗎?
2014年元月確實有600多位美國經濟學者聯名寫信給美國總統,信中有三個重點。第一是說美國基本工資已經5年未調整,建議要每年調整時薪0.95元,連續調3年,希望2016年能夠達到10.10美元。第二是分析如此調薪能造福多少低薪者,能如何改善他們的生活。第三是強調美國調升基本工資對失業率的影響很微小,不致於有後遺症。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Article 「政治」行政與立法缺失造成貧富差距擴大
 二○○○年台灣每人所得在全球主要國家中排名為廿四,至二○○五年已跌至三十,且由領先南韓三千六百三十二美元,轉為落後韓國約三千美元;貿易額由世界排名十四跌為十六;外人投資不但是四小龍之末,更居亞洲十國之八;國家債信評比年年下降,而家計負債比卻居亞洲第一。這些數據說明了一個事實,台灣的國際競爭力已相對下滑。
目錄位置 公 與 義 / / 全球經濟金融環境與政策 / 專家觀點
Article 「東京是個黑洞,把年輕人都吸走了」日本用3大關鍵讓偏鄉重生
行政院借鏡日本地方創生經驗,去年底宣布2019年為「台灣地方創生元年」。回顧日本經驗,雖然各村鎮策略不同,但梳理出的成敗線索中,仍十分值得台灣參考。
目錄位置 公 與 義 / 地方社會脈動
「青貧族」望「黃金年代」興嘆
最近冒出來「青貧族」這個名詞,因為整個青年世代都有落入貧窮族群的風險。根據主計處最新的資料,台灣未滿30歲、30至34歲、35至39歲三個組群的平均年所得,從40萬出頭到65萬左右,都低於15年前水準。「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但現在三、四十歲的人,餵飽自己都很勉強,養家活口更是艱難,變成充滿困惑的一個世代。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Article 「地表最強里長」談南機場都更
拜訪傳聞中「地表最強里長」,中正區忠勤里的方荷生里長,適逢午後雷陣雨,里長把握時間去家樂福載民眾捐贈的物資,在車程中跟我們分享南機場的都更情況。
目錄位置 公 與 義 / 地方社會脈動 / 地方大小事
「長照產業發展」與「永續年金改革」的雙贏策略
老舊的年金制度是中華民國財政最大的黑洞,更是台灣「債留子孫」的最大禍源。政府的債務總額,中央政府約6兆元(含一年之內到期的短期債務),地方政府1兆餘元,其實都在可以控制的範圍之內,但是關於年金給付的「潛藏負債」高達18兆元,這些所謂的未提存退休金(Unfunded Gap),將來仰賴政府稅收來填補,必須靠我們後代子孫的稅收來給付,無疑是血淋淋的世代剝奪。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克魯格曼:《二十一世紀資本論》嚇壞了誰?
替美國的寡頭們辯解的人顯然沒能做到條理分明,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在政治上也節節敗退。錢仍然能說了算——的確,現在金錢的聲音比過去更加響亮,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感謝以羅伯茨(Roberts)為首的最高法院。不過,觀念仍然意義重大,它能影響我們圍繞社會議題展開的討論,並最終影響我們的行動。皮克提的著作引發的恐慌顯示出,右派在觀念上已經乏善可陳了。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Article 前瞻未來與永續發展
面對複雜不確定性環境,單純從眼前發生的問題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治理方式,已經無法應付不間斷的突發問題,因此,決策者需要從短期解決問題的治理方式改變成具有遠見和整體思維的決策模式。這種及早預期問題的前瞻式治理,不但能積極面對永續議題,掌握未來長期變化,且能在科技與人文的融合下做出適切的對應調整,這正是前瞻治理對永續發展議題最重要的價值。
目錄位置 公 與 義 / / 實在年代-迎向永續 / 專家呼籲
國際勞工組織:歐洲薪資差距大 可能助長民族主義
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ILO)一份最新報告說,歐洲10%最高所得勞工的薪酬幾乎等於50%最低所得勞工的薪酬。ILO呼籲各國政府與企業加強努力讓勞工公平分享經濟成長的成果。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