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51 項資料符合搜尋條件。
過濾搜尋結果
項目類型






新的項目,自從…



排序條件 相關程度 · 日期 (新的優先) · 依字母順序
氣候變遷下台灣農業如何調適——精準化的土壤、水源管理
根據美國海洋大氣管理局(NOAA)在今年6月份的全球氣候報告(Global Climate Report - June 2019)中指出,今年6月陸地與海洋的溫度,比起20世紀的平均要再高於0.95°C,也是自1880年以來的最高值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中科四期轉型 政策環評應優先
中科四期二林園區經歷轉型與搶水爭議,最後決議由光電產業轉型為精密機械園區。國科會9日提出「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要求變更原環評結論,在「對環境友善」的前提下,打算將廢水排入濁水溪,允許廠商在專管完成前即可營運。2009年中科四期專案小組審查時,環保署曾建議國科會需針對科學園區開發進行政策環評,3年過去未見蹤影,環保團體痛批,政策方向都不搞清楚,只審查枝微末節,簡直是本末倒置。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受乾旱衝擊最大作物出爐 農委會明年推水稻種植「四選三」
農委會今天(2日)公布台灣農作物受乾旱影響分析,其中,以面積來看,茶為受衝擊最大的高度敏感作物。農委會還提到,明年起將針對每2年共4期的水稻種植,首度實施自願性「四選三」政策,政府僅提供3期稻米保價收購等優惠,鼓勵農民只種3期水稻,另1期則改種旱作,既能紓緩區域供水壓力,又可增加農民收入,且若成效良好,最快後年將以區域為單位,形成大區輪作,預估可節省2成農業用水。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Article 不想缺水就努力節水
台灣水資源豐富卻常年水荒,主要原因乃全民無論是民生、工業及農業用水,在平時浪費珍貴水資源,每當至缺水時才呼籲節水。殊不知每年民生及工業無效率用水量達10多億噸,農業用水漏失達20多億噸,平時不努力節水、減漏,形成節水文化,以減少缺水的來臨,卻常年鬧循環缺水的戲碼。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專欄對話
Article 【座談會刊登】看臺南與水共生
鑒於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影響,當前解決河川治理、棲地維護及水資源管理問題尤為急迫,近年面臨十年大旱、極端氣候、強降雨等考驗,用水緊張且屢有水患,故基金會期待在國土規劃、山川保育的大架構下,檢視水環境設施與技術,如水庫清淤與集水區體檢、污水回收再生利用、旱灌及節水耕作技術等,辦理專家座談會,邀請專家學者與中央、地方機關共同商討具體之解決策略,期透過中央之願景規劃與地方實務分享,形成示範。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專欄對話
107年農業預算編列1312億,比去年增10%
透過檢討新政府新農業政策內容,進行相關預算,希望經費編列政策,能夠推動農村永續、農民收入增加、建立受消費者信賴的安全體系。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整備農村環境,因應老化社會
高齡化社會現象,已經是全球先進國家的共同問題,老年化的社會問題,核心直指生產與照顧,意即一個國家生產人口減少,但是受照顧人口增加,就會變成入不敷出,甚至嚴重到國家財政崩解。台灣的農村老化較都市嚴重,許多地方已達14%以上或更高,農村具有多樣性角色,其重要性不僅是生產糧食,是自然保育景觀維護、孕育文化及休養身心的沃土。面對高齡化的農村課題,應透過農事與農技改良,並發展出適應老農工作及青年投入的農村環境。
目錄位置 活動訊息 / 本會近期動態(old)
為中科二林轉型精密機械園區喝采
台灣是多元社會,從好處看是各方意見都有表述的場域,從壞處看就是意見紛陳難以成事,在這樣一個多元情境下,很難得的,彰化二林園區得以從中科四期轉型為精密機械園區,第一次在環保與高科技發展間取得共識與平衡,但是,長路仍漫漫,猶待各界支持,否則能成之事依舊可能壞事。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中科四期轉型 農工搶水問題未解
中科四期爆發搶水爭議,經歷國科會提出轉型規劃、調降取用農水比例風波,行政院13日正式核定轉型方案,提出精密機械比例提高至35%,每日用水調降至2萬噸,僅剩原方案的1/8,開發中期使用的農業用水從莿仔埤圳中游取用。原本因為中科四期打算搶奪彰化溪州莿仔埤圳農業用水而靜坐護水的農民,14日上午暫時結束長達3個多月的靜坐。溪州居民、作家吳音寧強調:「農工搶水的基本問題仍未解決,如果不從整體水土資源規劃改進,同樣的問題只會一再發生。」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中科四期二林園區 宣布重新調整方向
友達光電出爾反爾不進駐中科四期二林園區,國科會主委朱敬一宣布重新調整園區方向,但目前所有依舊的計畫所進行的工程,包括引水、電力、工地等等都持續進行中,4月12日溪洲農民北上行政院抗議,行政院政務委員張善政承諾一周後舉行協調會,19日國科會舉行協調會...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