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51 項資料符合搜尋條件。
過濾搜尋結果
項目類型






新的項目,自從…



排序條件 相關程度 · 日期 (新的優先) · 依字母順序
提升農業用水效率 陳吉仲:將加強轉型旱作、強化灌溉設施
水情吃緊,目前全台農田停灌面積已達7.4萬公頃,佔灌區的24%,創歷史新高。昨(22日)立法院經濟委員會諸多立委就質疑,「每次缺水都犧牲農業?」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則表示,「就算水庫的水都給農業用也不夠」,停灌措施是為了減少農民損失,而非為了民生、工業用水退讓。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受乾旱衝擊最大作物出爐 農委會明年推水稻種植「四選三」
農委會今天(2日)公布台灣農作物受乾旱影響分析,其中,以面積來看,茶為受衝擊最大的高度敏感作物。農委會還提到,明年起將針對每2年共4期的水稻種植,首度實施自願性「四選三」政策,政府僅提供3期稻米保價收購等優惠,鼓勵農民只種3期水稻,另1期則改種旱作,既能紓緩區域供水壓力,又可增加農民收入,且若成效良好,最快後年將以區域為單位,形成大區輪作,預估可節省2成農業用水。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整備農村環境,因應老化社會
高齡化社會現象,已經是全球先進國家的共同問題,老年化的社會問題,核心直指生產與照顧,意即一個國家生產人口減少,但是受照顧人口增加,就會變成入不敷出,甚至嚴重到國家財政崩解。台灣的農村老化較都市嚴重,許多地方已達14%以上或更高,農村具有多樣性角色,其重要性不僅是生產糧食,是自然保育景觀維護、孕育文化及休養身心的沃土。面對高齡化的農村課題,應透過農事與農技改良,並發展出適應老農工作及青年投入的農村環境。
目錄位置 活動訊息 / 本會近期動態(old)
氣候變遷下台灣農業如何調適——精準化的土壤、水源管理
根據美國海洋大氣管理局(NOAA)在今年6月份的全球氣候報告(Global Climate Report - June 2019)中指出,今年6月陸地與海洋的溫度,比起20世紀的平均要再高於0.95°C,也是自1880年以來的最高值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新竹水情吃緊 賴建信:跨區域調度支援
穩定水情,竹市府雙管齊下。水利署長賴建信13日率團隊拜會新竹市長林智堅,針對水情提出說明,目前全台水情供灌正常,也已協調桃園石門水庫、苗栗永和山水庫支援,確保新竹地區供水無虞。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Article 【座談會刊登】看臺南與水共生
鑒於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影響,當前解決河川治理、棲地維護及水資源管理問題尤為急迫,近年面臨十年大旱、極端氣候、強降雨等考驗,用水緊張且屢有水患,故基金會期待在國土規劃、山川保育的大架構下,檢視水環境設施與技術,如水庫清淤與集水區體檢、污水回收再生利用、旱灌及節水耕作技術等,辦理專家座談會,邀請專家學者與中央、地方機關共同商討具體之解決策略,期透過中央之願景規劃與地方實務分享,形成示範。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專欄對話
幾乎不用投藥 雨災過後也不怕濁度變高 「伏流水」勝地面水 !
受限於地質條件,水資源開發一直都是台灣社會面對的難題。過去台灣水資源開發多以地下水、河川水為主,然而長期以來民間倡議使用伏流水的概念,這幾年也逐步開花結果。根據台水公司監測資料,存在於河床的伏流水質,平常水質濁度不到1度,即使是大雨過後,高屏溪水質濁度飆破5萬度,伏流水質也只在27度,難怪被視為救命水、黃金水!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農業災損去年飆上355億,從氣象到防災,如何打造「韌性農業」?
當天災頻度、強度增加,近五年來,平均每年農林漁牧農損金額高達137億,105年一年災損更飆上355億,相較過去二十年來平均農損金額大多落在70、80億之間,只能用「暴增」二字形容。看天吃飯的農業該如何正視氣候變遷、天氣變化加劇的未來?或許,「韌性」才是王道。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107年農業預算編列1312億,比去年增10%
透過檢討新政府新農業政策內容,進行相關預算,希望經費編列政策,能夠推動農村永續、農民收入增加、建立受消費者信賴的安全體系。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全球物聯網時代,農業走向智慧
近十年被稱為物聯網時代,全球商機上看1.5兆美元,各行各業紛紛投入資源做數位化發展,而台灣農業在研發技術佔有優勢上,是否能跟上這股趨勢,結合跨領域知識,升級成4.0智慧農業?農委會提出「蝴蝶蘭、種苗、菇類、稻作、農業設施、溯源農產、海洋漁業、養殖漁業、家禽和生乳產業」等十大產業作為先驅,並結合「智農聯盟、智慧設施和技術整合平台」作為發展策略。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