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壤液化不是最壞 專家說這個更可怕
-
許多民眾擔心土壤液化讓房屋倒塌,不過中央大學土木系教授黃俊鴻表示,土壤液化不會造成樑柱、結構體直接斷裂,最該注意的反而是油管、瓦斯管破裂,造成的二次災害,日本新潟地震時,土壤液化導致油槽破裂,大火延燒12天,造成上千人受災,高雄市是台灣最有可能全面性土壤液化的區域,地下管線又多,中油等石化業者,應該評估管線所在區的地質狀況。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未雨綢繆 專家倡情境式防災模擬
-
0206震災再度引起各界對災防、都更的重視。前國家災害防救中心主任陳亮全昨建議,政府應運用情境導向,模擬實際災損狀況,作為災防政策依據;他也說,公部門一定會憂心公布後會造成房地產下跌等後遺症,但比起沒目標的做,有方向的政策才可有效降低死傷。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李永展/地方創生,是「鄉愁」還是「鄉痛」?
-
行政院將2019年定為「地方創生元年」,並在全台各地大張旗鼓推動。近半年來,各界對地方創生的論述與實踐也持續發酵。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專欄對話
-
李永展:透過社區力量建構韌性社會
-
在台灣,社區營造不是一個新興的概念,但卻是一個隨著不同歷史階段與社會狀況而持續更新的參與方法和過程。若我們將1994年政府部門提出「社區總體營造」政策做為一個分界點,於此之前,在台灣經濟持續成長、政治愈來愈民主化的過程中,民眾對於生活品質的要求也逐漸覺醒,不論都市或鄉村,民間的社區行動往往在未獲政府大力支持下悄悄生根,甚至因反抗國家與資本家權力而風起雲湧,有為提昇生活品質為目的的「社區發展協會」、有為反污染而成立的「愛鄉協進會」,以及為維護地方傳統特色的「文史工作室」等等。顯示出「由上而下」的威權時代已逐漸走入歷史,而「由下而上」的公民社會時代正開始受到重視。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專欄對話
-
李根政:大開發時代或邁向綠色成長的經濟轉型?
-
疫情下,蔡英文總統第二任期即將於520就職,從選後至今,因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全球已經起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多數大國陷入嚴重的公衛危機,至今全球確診已480萬人、死亡31萬人,每天的數字仍在攀升,仍不知何時可以停止大流行?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生態交通高雄宣言 陳菊分享12策略
-
為期三天的二○一七生態交通世界大會,昨天下午舉行閉幕式,高雄市長陳菊發表十二項策略的「生態交通︱高雄宣言」,也將於今年十一月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上傳達。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百蚊不如一劍!防治登革熱,劍水蚤放養效果佳
-
頂著大大兩根觸角和橢圓形身軀,皮老闆和浮游生物「劍水蚤」相似度高達99%,台大公共衛生學院蟲媒傳染病實驗室主持人蔡坤憲發現,體長僅0.5~2釐米的劍水蚤食量驚人,最愛吃斑蚊幼蟲,一天可吃下40隻孑孓,研究室在台南和高雄水溝、地下室放養劍水蚤半年後,孑孓孳生率從五成下降到一成,戲稱「百蚊不如一劍」,可望成為防治登革熱的利器。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社子島開發解禁 附帶3條件
-
近半世紀禁建的社子島邁向解禁之路。內政部次長花敬群昨表示,內政部同意社子島脫胎換骨,但有三大要求,包括聚落、人文的紋理關係要盡可能維繫;社子島現住戶及產業安置計畫要逐戶列管、合理安置;北市進行區段徵收計畫審議時要舉辦聽證,再併同區段徵收計畫併送內政部審議,內政部若認為聽證不足可再辦聽證。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銜接長照2.0 照護整合到府服務
-
家住舊公寓4樓的潘阿嬤,因中風右半邊癱瘓,又不慎在浴室跌倒,導致髖關節骨折,在北市聯醫仁愛院區開刀治療,因出院後仍需繼續照護,醫療團隊主動進行居家訪視,並提供醫療復健服務,阿嬤不必再為了要到醫院換藥、就診,辛苦地爬樓梯、往返奔波,讓她頻頻謝說:「足感心!」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座談會刊登】看臺南與水共生
-
鑒於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影響,當前解決河川治理、棲地維護及水資源管理問題尤為急迫,近年面臨十年大旱、極端氣候、強降雨等考驗,用水緊張且屢有水患,故基金會期待在國土規劃、山川保育的大架構下,檢視水環境設施與技術,如水庫清淤與集水區體檢、污水回收再生利用、旱灌及節水耕作技術等,辦理專家座談會,邀請專家學者與中央、地方機關共同商討具體之解決策略,期透過中央之願景規劃與地方實務分享,形成示範。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專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