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決氣候變遷 需突破性思考
-
攸關全球氣候變遷問題的聯合國第21屆氣候變遷會議,現正在巴黎熱烈展開,其中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在峰會首日登高一呼宣布提出設立數十億美元來投入研發新潔淨能源科技,展現其參與減緩全球地球暖化的決心。此一宣示不僅振奮人心,更對於飽受低油價衝擊其發展的綠色能源科技產業而言,無疑更是打了一劑強心針。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風評:巴黎協定出爐 台灣既喜又憂
-
為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溫室氣體減量的巴黎氣候峰會終於落幕,各國達成「巴黎協定」,希望在本世紀結束之前,力保全球均溫上升不超過攝氏2度。對台灣而言,應該是既喜又憂。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巴黎協定》如何落地? 到摩洛哥找答案
-
11月7日,最新一屆的聯合國氣候公約締約國大會(COP22)在北非國家摩洛哥的馬拉喀什舉行,比起上一屆COP21未演先轟動的廣受矚目,本次會議似乎顯得冷清許多。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電業法》修法,電價漲不漲? 聽聽他們怎麼說
-
2016年《電業法》修正隨著修法說明會、員工抗議、民間團體意見分歧而推上火線。這其中爭議最大也是最敏感的焦點就是:修正後電價是否會上揚?產、官、學界與民間都提出不同的解讀。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蒙特婁議定書》奏效 南極臭氧層破洞開始癒合 16年縮小400萬平方公里!
-
總是搭乘大眾交通、做好資源回收,卻懷疑這樣做到底能不能拯救地球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近日研究發現,南極上方的臭氧層破洞從2000年到現在的16年間,已經縮小了40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整個印度的面積大小!研究團隊表示:「這項發現證明,人們為了保護地球環境付出的努力真的有用!」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這是起點,不是終點」《巴黎協定》29條救地球
-
經過長達2個星期的馬拉松式密集協商,簡稱「巴黎氣候峰會」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第21次締約方會議(COP21),終於達成一份取代《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的歷史性《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詳細方案12日陸續出爐,總共29條,希望在本世紀結束之前,力保全球均溫上升不超過攝氏2度。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國家評比 台灣排後段班
-
「2021年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CCPI 2021)7日在德國公布,台灣在61個國家中排名第57名,屬於後段班,但比去年第59名進步兩名。報告指出,前三名依然從缺,表現較好的主要是歐洲國家,第四名為瑞典、第五名為英國、第六為丹麥。表現較差的國家部分,美國敬陪末座,倒數第二至四名分別為沙烏地阿拉伯、伊朗及加拿大,台灣則為倒數第五名。CCPI自2018年開始,皆依據四大指標評比分數,分別是溫室氣體排放(40%)、再生能源發展(20%)、能源使用(20%)和氣候政策(20%)。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生態交通高雄宣言 陳菊分享12策略
-
為期三天的二○一七生態交通世界大會,昨天下午舉行閉幕式,高雄市長陳菊發表十二項策略的「生態交通︱高雄宣言」,也將於今年十一月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上傳達。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聯合國氣候大會:市場機制未達共識 成果力度有限
-
全球對抗氣候變遷的磋商陷入僵局,因各國對減碳標準的歧見未解,未能獲得美國總統川普的支持,加上歐盟一項更遠大的減少化石燃料排放計畫延宕,也讓此次會談陷入困境。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與2020後的十年目標
-
2018年11月下旬,數千名來自196個締約國的談判代表,以及國際組織、非營利機構、學術界相關人士齊聚於紅海沿岸的埃及城市(Sharm El-Sheikh)。第14屆《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COP14,簡稱CBD COP14)在此召開,埃及總統el-Sisi親自蒞臨開幕式致詞。
目錄位置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