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對話
- 專欄對話
-
王健壯:大法官不能初一十五不一樣
王 健壯 — 2018年07月16日在日前召開的應否受理監察院釋憲聲請案的大法官說明會中,行政院代表的發言與黨產會所提供的意見書,都主張不應受理。他們的理由包括:調查權並非監察權,監院聲請案不符「職權行使」條件,以及黨產條例並非監院職權行使所適用之法律,監院聲請案也與「適用法律」無關。......
閱讀全文
公義與永續》全球化經濟: QE退場與貿易戰後的經濟(二)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 2018年07月13日前言:Fed於6月升息一碼並聲明未來將漸進升息;而ECB則試圖讓QE退場並試圖讓利率「正常化」。但隨中美貿易戰升溫,本月20日美、日、歐三大央行總裁紛紛表示貿易戰將殃及金融市場並拖垮經濟,甚至會持續「低利率」;同時大陸央行近期降準,貨幣政策趨向寬鬆。未來國際貨幣趨勢將如何變動? 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閱讀全文
許嘉棟:台灣何來世代不公平問題?
許 嘉棟 — 2018年07月12日曾幾何時,台灣的世代公平逐漸成為社會爭論的議題。在早期,注重生態環境保護之人士,認為台灣這代人為了經濟發展,犧牲了下代人的生態環境;憂心政府負債累積過速者,掛慮政府的財政赤字成就了這代人的福祉,但增添了未來世代的納稅負擔......
閱讀全文
王汎森:什麼樣的歷史造就今天的我們?
王汎森 — 2018年07月09日2012年初秋在台灣中研院見到的王汎森先生比四年前消瘦許多,他失掉了一些體重,增添了一些責任,比如,2年前由中研院歷史最久的史語所(1928年由傅斯年創建)所長而成中研院副院長。他主要的學術職位包括中研院院士、英國皇家歷史學會會士。......
閱讀全文
公義與永續》全球化經濟: QE退場與貿易戰後的經濟(一)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 2018年07月06日Fed於6月升息一碼並聲明未來將漸進升息;而ECB則試圖讓QE退場並試圖讓利率「正常化」。但隨中美貿易戰升溫,本月20日美、日、歐三大央行總裁紛紛表示貿易戰將殃及金融市場並拖垮經濟,甚至會持續「低利率」;同時大陸央行近期降準,貨幣政策趨向寬鬆。未來國際貨幣趨勢將如何變動? 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閱讀全文
公義與永續》面對高齡社會—打造友善新環境(二)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 2018年06月15日今年3月根據主計處資料統計,我國人口老化達14%,正式步入高齡社會。打造韌性都市,不能單靠政府部門,在地人的投入是關鍵,其參與也涉及社經資源的大量注入,中央政策必須明確,地方則須因地制宜,搭配執行應有私部門參與,形成的產業鏈也是重點。目前老年照護、社會保險和醫療照護之安全議題雖備受關注。
閱讀全文
公義與永續》面對高齡社會—打造友善新環境(一)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 2018年06月07日今年3月根據主計處資料統計,我國人口老化達14%,正式步入高齡社會。打造韌性都市,不能單靠政府部門,在地人的投入是關鍵,其參與也涉及社經資源的大量注入,中央政策必須明確,地方則須因地制宜,搭配執行應有私部門參與,形成的產業鏈也是重點。目前老年照護、社會保險和醫療照護之安全議題雖備受關注。
閱讀全文
公義與永續》水資源永續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 2018年06月02日面對極端氣候挑戰,全台缺水問題頻傳,基金會持續探討水資源永續的課題,透過臺南水資源供應的戰略,包括農業省下的用水提供給產業做調度、科技業發展汙水處理及再生水利用、而水價的機制也是不斷被點出的問題,由臺南地區跨域合作模式,來思考未來臺灣能夠怎麼做!
閱讀全文
公義與永續》全球化金融: 金融科技下的金融監理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 2018年05月21日全球化金融強調開放,台灣的資本市場隨著國際連動性強。但中間也可能產生套匯熱錢的灰色空間。因此有金融監理的角色需求。加上數位時代下,金融科技發達,金融監理的工作越發具有挑戰性,我們該如何因應?
閱讀全文
公義與永續》全球化金融—兩岸金融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 2018年05月11日序言:面對全球化衝擊,國際經濟與金融似乎面臨反彈,保護孤立的趨勢回升,而美中貿易戰自年初以來沸沸揚揚,這都將帶給我們新挑戰.......。
閱讀全文
公義與永續》全球化金融衝擊:大陸金融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 2018年04月20日談論完台灣央行之後,接下來將焦點轉往國際幾個金融體系。除了台灣央行總裁替換之外。大陸人民央行也進行人事更迭。這將透露何種發展方向與訊息?又會對全球金融產生何種影響?
閱讀全文
公義與永續》全球化金融衝擊:台灣央行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 2018年04月13日全球化使得全球的經濟產生了連動,在資本自由移動的過程中,對開發中國家的金融穩定,包括央行政策的自主性都會受到影響。因此,今日我們談談全球化對於國際的金融衝擊。在全球化之下,會對金融造成怎樣的衝擊。而台灣經濟又會受到甚麼影響?台灣央行在其中又扮演甚麼角色?
閱讀全文
公義與永續》國土計畫法的沿革與發展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 2018年03月30日台灣的國土空間體系在2016年公告實施《國土計畫法》後,制度面已落實了以國土計畫做為指導全國國土空間體系的大架構。《國土計畫法》在今年5月1日前必須公告實施「全國國土計畫」,指導直轄市及縣市的國土計畫;也明文規定2020年 5月1日前,各縣市政府必須通過直轄市、縣(市)的國土計畫。
閱讀全文
悼念一位並肩追求公與義的老友─何志欽
余範英 — 2018年03月13日數十年來由媒體經營到基金會運籌,因緣際會認識不少仁人志士,有不乏學有專長,專業見解貢獻卓越的友輩,有堅持道德勇氣,不懼壓力,不畏橫逆,擔負國之重任的長者。於十一月初因病辭世的國立台北大學校長何志欽,為人謙遜、學養敦厚,是位彬彬有禮的儒者,總帶著幾分靦腆的笑容,深受我輩中人敬重,令人難以忘懷。......
閱讀全文
重公平恐賠競爭力 攬才要非常手段
王伯元 — 2017年12月05日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前陣子發布二○一七年世界人才報告,示警台灣整體環境無力留才,遑論對外攬才,加上中國近年來祭出免試招收台灣學生的惠台政策,向台灣優秀學子招手。曾在美國工作廿年、放棄IBM資深研發主管優渥薪資回台創業的全球玉山科技協會理事長王伯元強調,「得人才者,得天下」,國際人才的爭奪等同是一場現實且殘酷戰爭.....
閱讀全文
引領大思潮--記「近代中國的變遷與發展」研討會
余範英 — 2017年11月30日民國七十年代初是台灣能否從舊威權體制邁向新公民社會的不確定年代,外在環境上,我們剛走過外交孤危,內部發展上,則經歷了政治高壓和文學思潮辯證,而同時,各項建議基礎也正告完成。整體社會在深徹的歷練之後,產生迫急的改革願望,長久以來在威權體制下所累積的能量恰如弦上之箭,.......
閱讀全文
中國共產黨已是新共產黨
施 振榮 — 2017年11月20日社會主義是人類追求的理想,就像在〈禮運大同篇〉所談的世界大同,是人類追求的目標。但在這百年來,社會上有2個實際運作機制: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都有其運作的盲點,未能實現社會主義的理想世界。
閱讀全文
- 疫情專欄
- 余紀忠
- 余範英
- 李鴻源
- 於幼華
- 黃榮村
- 葉俊榮
- 王汎森
- 朱雲漢
- 南方朔
- 錢永祥
- 王健壯
- 陳添枝
- 許嘉棟
- 林聖芬
- 王伯元
- 朱敬一
- 歐陽嶠暉
- 何志欽
- 施振榮
- 楊日昌
- 李永展
- 洪奇昌
- 林建甫
- 王健全
- 林盛豐
- 林谷芳
- 周延鵬
- 郭正亮
- 潘罡
- 朱思潔
- 康復明
- 尚榮康
- 牛繼聖
- 柯佳吟
- 陳可慧
- 環境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