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專欄對話

專欄對話

搶水大戰 把廢水變「油水」

李鴻源 2015年03月16日

今天我要談的是,面對缺水,應該怎麼辦?除了休耕、限水、省水和祈禱下雨這三招外,難道沒有其他更積極、永續、為人們帶來希望和幸福的結構性改變做法嗎? 閱讀全文

荷花池畔長談─懷一代報人余紀忠(2)

楊渡 2015年03月13日

然而,在社會運動狂飆的那些年,我們彷彿都得到一種政治狂熱症,以為只要靠群眾運動,就可以打破禁忌,突破封鎖,開啟社會變革的無限可能。那些年最常用的語言,叫「自力救濟」。即政府無能,百姓唯有靠民間自己的力量來改變命運。 閱讀全文

荷花池畔長談─懷一代報人余紀忠(1)

荷花池畔長談─懷一代報人余紀忠(1)

楊渡 2015年03月09日

那一天的採訪讓我體驗了礦坑裡的危險,更了解到沉埋地底深層的幽暗之中的恐懼與奮鬥,那未曾被看見的生命質地,真實,堅強,艱難,卻微笑以對,坦然面對危疑生死。 閱讀全文

重視Political Sociability 與民眾共同思考 都市的長期構想

重視Political Sociability 與民眾共同思考 都市的長期構想

來源: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2015年03月04日

永續發展不僅只有環境、社會公平正義、綠色經濟、可持續發展與文化多樣性,更重要的是Political Sociability,能否把我們今天討論的議題跨過二○一六是我所關切的。讓民眾能關切這個議題,共同思考五年、十年的長期構想,將來不管是誰執政,才能把台灣真正打造一個對抗各種災害的國家。 閱讀全文

「整合、協調、執行」新北經驗      落實成長

「整合、協調、執行」新北經驗 落實成長

來源: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2015年03月03日

歐洲人在談防災時會講到的三個關鍵字:「整合、協調、執行」,這些在新北市的身上看到影子,希望能把這個經驗拉到國家層級,一起努力。 閱讀全文

藥師宅配到府 創新社企開啟產業新藍圖

藥師宅配到府 創新社企開啟產業新藍圖

來源: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2015年03月03日

政昇處方宅配藥局創辦人王照允說:「很難想像,坪林地區沒有藥局,只有一間衛生所,而整個三芝只有四家藥局,都擠在同一條街上。」經濟蓬勃發展的時代,使得城鄉分配越顯不均,都市車水馬龍,生活機能便利且完善;偏鄉地區往往幅員廣大,民眾卻無法獲得同等待遇。 閱讀全文

韌性城市的觀念與論點

韌性城市的觀念與論點

來源: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2015年03月02日

我們的世界正遭受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多重壓力,這些多重壓力會因不同的韌性造成未來世界的不同發展。若內部社會韌性做的好,即使外在衝擊存在,決勝點在於邁向低風險、高韌性的社會目標,藉由適當調適策略、降低各區域脆弱度及增加民眾風險認知管理,以增強社會的氣候韌性。 閱讀全文

調整水價 就是承擔

歐陽 嶠暉 2015年02月28日

今年台灣幾乎各地皆鬧水荒進行限水,而在極端氣候變化下,未來的乾旱只會更嚴重,且會更加頻繁。但在鬧水荒時,自來水好不容易藉水庫調節的水源,竟在輸配水過程中,因為管線老化缺乏財源更換,以致每年漏損無效水量達10多億噸,相當於全年自來水供水量的近30%,更是雪上加霜。 閱讀全文

2030韌性永續新北市

2030韌性永續新北市

來源: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2015年02月25日

在去年高雄的氣爆事件後,邱文彥立委建議,面對城市中發生層出不窮事件,像是老舊的管線、城市與區域的規劃、新舊不銜接,應積極面對公開討論。在氣候變遷課題下,城市無論任何規劃發展,都離不開「韌性」二字,是要與時間賽跑、環境相扣,這就是「韌性永續城市」對談的開始。 閱讀全文

韌性城市的觀念與論點

李永展 2015年02月25日

我們的世界正遭受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多重壓力,這些多重壓力會因不同的韌性造成未來世界的不同發展。若內部社會韌性做的好,即使外在衝擊存在,決勝點在於邁向低風險、高韌性的社會目標,藉由適當調適策略、降低各區域脆弱度及增加民眾風險認知管理,以增強社會的氣候韌性。 閱讀全文

美元強勢貨幣更上層樓

來源: 劉憶如,聯合新聞網 2015年02月16日

美國最近公布就業情況,顯示過去三個月來就業人數增加一百萬人,是一九九七年至今最多;平均時薪的增幅,亦創下二○○八年至今最大。美國就業市場的佳績,一方面支撐強勢美元的經濟基本面;另一方面也因為造成市場預期今年六月聯準會升息機率提高,美元的多頭情勢因此更加確立;反映的也正是需求與供給兩方面。 閱讀全文

期待具有審議式民主精神的iVoting2.0

李永展 2015年02月16日

順應公民力量崛起的浪潮,柯文哲以「開放政府,全民參與」為主軸,史無前例地完成了一場非典型的選戰並順利入主台北市政府。上任短短一個多月來,無論是掀開長期不當的政商結構並組成廉能委員會期以建立制度性防弊、要求官員報備行程以公開透明避免黑暗交易,甚至是選官員、拆違建、抓槍擊犯、救災,柯市長無一不將建立SOP視為最高指導原則。然而對自稱「SOP控」的柯P而言,在林林總總的柯P新政中,選舉時即提出的「iVoting」卻似乎成了失控的一隅。 閱讀全文

房地合一課稅 先求有再求好

來源: 何志欽,聯合新聞網 2015年02月11日

房地合一稅制改革是近年政府的重大優先政策,新制能否上路亦備受社會大眾矚目,稅制改革勢在必行,為求制度建立,政府在部分地方做些讓步無可厚非。國際多數先進國家都採房地合一稅制,但台灣現行的制度不僅採房地分離稅制,還相當混亂,分由中央及地方課徵,其中房屋稅和地價稅,屬於靜態的持有稅,由地方政府課徵。 閱讀全文

朱敬一專欄:我越來越害怕聽到「改革」、「改造」

來源: 風傳媒,朱敬一 2015年01月12日

先說兩則笑話。其一:某諾貝爾獎得主一次赴中東某國開會,知道要與該國總理吃飯,遂先研讀該地區歷史,希望晚餐時能聊聊化解恩怨情仇糾葛的辦法。果然,在晚宴期間該諾貝爾獎得主有機會提出構思已久的解方。沒想到總理立刻接腔:「Oh, you must be a scientist; you scientists try to solve problems, we politicians only live with them」。 閱讀全文

李鴻源專文(5):搶救高鐵大作戰

來源: 風傳媒 2015年01月11日

淨土宜蘭正在消失,花東會是下一個羔羊嗎? 不只是東石、布袋,從台灣頭的宜蘭算到台灣尾的屏東, 西部平原十分之一都陷落在海平面之下,一切還來得及嗎? 雪山隧道還沒有通車前,我寫了封信給當時的宜蘭縣長劉守成,提醒他,要在雪隧通車前先做好土地規劃,並運用景觀生態決策支援系統訂出開發準則。 閱讀全文

李鴻源專文(4):翻轉城市要靠公民參與

來源: 風傳媒 2015年01月10日

我下定決心,整治新莊中港大排不能再走傳統政府發包施工, 然後居民抗爭的模式,而要伸出手, 邀請在地公民、社區規劃師、耆老藝術家一起來「跨領域對話」。 一百場對話造就中港大排美景 城市翻轉,在台灣幾乎已成為縣市行銷的代名詞。所謂的「翻轉」,除了是改造的過程,同時也意味著有人犧牲、有人得利,但誰該犧牲?誰又願意犧牲?該如何補償受害者?這一直是現代城市治理中的難題。 閱讀全文

李鴻源專文(3):台灣被自己的民主制度綁架

來源: 風傳媒 2015年01月09日

現在的台灣如同一個罹患重症的病人, 大家忙著找醫生,拿一堆藥拚命補,卻造成身體的負荷更沉重, 忘了只要人的體質調好,自然就會恢復健康。 今天的台灣,整個社會都在關注食品安全、房價到教改等各式各樣問題,但所有討論都只看到問題表象,沒有看到問題的根源—法令、制度和政府運作方式,其實才是關鍵。 閱讀全文

王健壯專欄:都是立法怠惰惹的禍

來源: 風傳媒,王健壯 2015年01月08日

南港與內湖區的選民有福了,二月十四日西洋情人節那天,他們將首次行使憲法賦與他們的一項基本權利:罷免權。 根據台北市選委會核查結果,罷免立委蔡正元的連署書中,有四萬九千份合於規定,已跨過罷免成案的門檻,依法將舉行罷免投票。 閱讀全文

李鴻源專文(2):博士內閣成為施政毒藥?

李鴻源專文(2):博士內閣成為施政毒藥?

來源: 風傳媒,李鴻源 2015年01月08日

從扁政府時代到現在,內閣學經歷均是一時之選, 卻缺乏全方位訓練和國際視野的培養, 沒有扎實的養成過程,人才很快陣亡。 台灣要到哪裡找政務官? 閱讀全文

李鴻源專文(1):政府決策缺少一顆「腦袋」

李鴻源專文(1):政府決策缺少一顆「腦袋」

來源: 李鴻源 2015年01月07日

擔任內政部長不久,有次去探訪空勤總隊三位在莫拉克風災執行任務時犧牲的弟兄家屬。 這是當政府以光鮮亮麗的數字,告訴社會大眾,在莫拉克風災時空勤總隊出勤達五千五百七十八架次,創下歷史紀錄的同時,隱藏在數字背後的陰暗面。 閱讀全文

專家訪談--施振榮

專家訪談--邱文彥

透視鏡

余紀忠
余範英
余範英
李鴻源
李鴻源
於幼華
於幼華
黃榮村
黃榮村
  葉俊榮
葉俊榮
王汎森
王汎森
朱雲漢
朱雲漢
南方朔
南方朔
錢永祥
錢永祥

王健壯

陳添枝

許嘉棟

林聖芬

王伯元

朱敬一
歐陽嶠暉
歐陽嶠暉
何志欽
何志欽
施振榮
施振榮
楊日昌
楊日昌
李永展
李永展
李永展
洪奇昌
李永展
林建甫

王健全

周延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