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專欄對話

專欄對話

專欄對話

施振榮》王道與第六倫

來源: 聯合報 2021年02月01日

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提到,在傳統社會文化中,規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靠的是「五倫」,所謂的五倫包括了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彼此之間的關係。而總統府前資政李國鼎先生在一九八一年提出了「新六倫」的主張,主要是有感於在社會發展下,傳統文化所談的五倫,都是規範自己周遭的人,那該如何面對五倫以外的人? 閱讀全文

葉銀華》氣候變遷與企業有關?

來源: 聯合報 2021年01月19日

交通大學財務金融所教授葉銀華於《聯合報》撰文指出,台灣是否參考歐盟、美國加州、韓國的經驗,實施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一直是討論的焦點。此套系統須建立溫室氣體自願減量制度,排放額度免費核配、拍賣、配售與交易制度,其預期效果比碳費大,但交易價格可能會被操縱。就氣候變遷因應法的影響範圍大,有賴環保署、金管會(交易制度)、財政部(碳費)、經濟部的合作,需要行政院出來整合與協調! 閱讀全文

許嘉棟》「匯率操縱」二三事(下)

來源: 聯合報 2021年01月12日

前央行副總裁/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講座教授許嘉棟於《聯合報》昨日(11日)撰文指出,當前金融問題,本日再提出過去相似之例與解方。央行為避免被美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必須努力將為降低新台幣升幅所進行的買匯金額控制在GDP的2%以下。在此買匯額度限制下,若新台幣升勢依然不止該當如何?成了央行必須面對的挑戰。 閱讀全文

許嘉棟》「匯率操縱」二三事(上)

來源: 聯合報 2021年01月11日

前央行副總裁/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講座教授許嘉棟於《聯合報》撰文指出,新台幣近期面臨強大升值壓力,雪上加霜的是美國在去年十二月中旬復把台灣列入匯率操縱觀察名單。 閱讀全文

王健壯》姑息讓我們走到了今天這一步

王健壯 2021年01月10日

世新大學客座教授王健壯於《聯合報》撰文指出,幾年前,包括哈佛教授Cass Sunstein在內的許多學者警告,美國可能會出現一個法西斯狂人總統時,川粉斥之為自由派妄想。 閱讀全文

趙政岷》出版自由 何須爭取

趙政岷 2021年01月07日

台北市出版公會理事長趙政岷於《中國時報》撰文感慨「出版自由」遭政治化。「100%純,台灣出版自由」,假如在1月底台北國際書展現場,各出版社攤位自發性插上這旗子,讓總統及部長逛書展時到處看見,這會怎樣?這是我在假想,如果文化部真要2月1日起審查陸書,形成台灣出版自由現狀的淪喪,那真該發動業者有所行動。這不是抗議,只是維權!是珍惜台灣社會現有的出版自由主流價值。但希望這事不會發生! 閱讀全文

施振榮》王道與台灣新年音樂會

施振榮 2021年01月07日

灣聲樂團後援會會長/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所發起的2021《台灣的聲音 新年音樂會》元旦順利落幕,這也是第三年舉辦專屬台灣的新年音樂會。回想2018中,當時因為擔任灣聲樂團後援會會長,在大家的共同提議下有了舉辦台灣新年音樂會的構想。 閱讀全文

趙政岷》超前部署新經濟

趙政岷 2020年12月31日

台北書展基金會董事趙政岷於《中國時報》撰文指出,隨著新冠肺炎疫苗發展,後疫時代世界新秩序將會如何?我們會有「疫苗護照」可以入出境嗎?我們的產業、貿易、商業、服務與工作會變成怎麼?當我們在防疫上超前部屬,是否我們對接著迎面而來的改變,也能提早有所因應? 閱讀全文

【基金會刊登】零排放沒退路 氣候變遷治理(刊登於110.04.28中國時報A8.A9)

【基金會刊登】零排放沒退路 氣候變遷治理(刊登於110.04.28中國時報A8.A9)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2020年12月31日

氣候變遷對環境、經濟及社會造成之影響與衝擊日益嚴重,近年全球加速減碳,全球已有127個國家宣布2050年淨零排放(Net Zero),我國鄰近日本及韓國亦已公開承諾,中國則提出2060淨零的目標。今(2021)年1月美國拜登總統上任後,隨即發布重返巴黎協定之行政命令,將氣候危機納入美國外交政策與國家安全之中心考量,並且明確宣示在2050年以前達成淨零排放。 閱讀全文

施振榮》王道與組織理財

來源: 經濟日報、施振榮 2020年12月29日

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以社會企業家為職志,近年積極投入推廣「王道」理念與思維。29日於《經濟日報》撰文指出,王道的精神就是要追求創造價值、利益平衡,如此才能永續。就連個人或組織的理財,也要充分發揮王道精神,考慮所有利害相關者的利益平衡,才能找到創造價值的空間。 閱讀全文

施振榮》從醫療科技展看到東方矽文明曙光

來源: 聯合報 2020年12月17日

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先生於聯合報撰文指出,參觀第四屆台灣醫療科技展,在全球疫情仍持續下,看到現場展出的盛況,讓我回想起約四十年前,當時台北巿電腦公會舉辦內銷電腦展,同樣也是盛況空前,後來轉型為外銷展的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一步步造就台灣成為全球ICT供應鏈的生產重鎮。 閱讀全文

朱雲鵬》民主的挑戰 一波接著一波

朱雲鵬 2020年12月09日

東吳大學講座教授/前行政院政務委員朱雲鵬於《中時專欄》撰文提及,近數十年來,民主政體死於武裝革命或政變的很少,死於民選領導人的卻比比皆是—後者透過行政權力,強迫實施其所選定的政策。一直到2016年,美國都還成功地抵制了破壞民主的企圖;這要歸功於有權力者遵守兩個準則:「相互容忍」和「寬容」;後者的意義是「有意識地約束自己的權力,以遵守法律的精神和內容。」 閱讀全文

許嘉棟》資產價格波動該在乎嗎?

來源: 聯合報 2020年12月08日

東吳大學暨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講座教授許嘉棟繼先前「貨幣與物價關係之謎」乙文後,近日央行與金管會聯手打房,許嘉棟又於聯合報撰文探究的值得省思問題:消費者物價與資產價格同樣都是物價,為什麼各國央行的「穩定物價」職責,只列入消費者物價,對資產價格的波動則多不加聞問? 閱讀全文

施振榮/王道價值系統觀:翻轉「士農工商」的傳統思維

來源: 聯合新聞 2020年12月04日

傳統思維對於「士農工商」這四種社會主要行業的排序,有其背景因素。古時候,「士」是讀書人,在社會中是少數人,也是領導人;「農」則使社會各階層的人都能吃飽,是社會安定的力量,否則人民吃不飽就會掀起農民革命;「工」則是社會底層的勞動力,也傳承各種工藝技術;「商」則是商人,因不事生產往往被認為是賺取不當利益的「奸商」,未能對社會創造價值。 閱讀全文

王健壯》老派價值之必要

來源: 聯合報 2020年11月30日

世新大學客座教授王健壯獲頒2020卓越新聞獎「新聞志業特殊貢獻獎」,於現今媒體亂象時代,著為所有媒體人之標竿,他相信媒體是永遠的反對派,記者是永遠的反對者;相信媒體應該以道抗勢,不應該依附權勢,他更指出相信新聞自由是民主政治的靈魂,而老派價值是新聞自由的靈魂。 閱讀全文

葉銀華》當個別風險遇到系統性風險

來源: 聯合報 2020年11月26日

交通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葉銀華教授於《聯合報》撰文補充,央行副總裁陳南光強調房地產市場過熱有四項負面效應,包括:對金融穩定的威脅、資源配置的扭曲、長期經濟成長的損害、加大社會貧富差距。政府應在房價上漲預期形成前,超前部署避免負面作用…。 閱讀全文

梁國源》近期市場的再通膨交易有所本?

來源: 工商時報 2020年11月20日

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梁國源於《工商時報》撰文指出,10月下旬以來,美國金融市場受到疫情仍高漲、美國選情及疫苗研發進度傳出佳音等因素影響,市場情緒在保守審慎與樂觀預期經濟重回常態的再通膨交易(Reflation Trade)之間擺盪。 閱讀全文

施振榮》台灣未來發展新定位與契機

來源: 聯合報 2020年11月18日

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聯合報》撰文指出,產業大環境變化快速,多年來因關心台灣競爭力及永續發展,因此以我長期產業觀察,特別針對未來發展定位、願景、策略提出建言。 閱讀全文

劉憶如》RCEP昨簽署 將衝擊台灣

來源: 聯合報 2020年11月16日

歷經八年談判,「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終於在昨日於越南舉行的視訊峰會完成簽署。RCEP除東協十國外,另有中國、日本、韓國,以及紐西蘭、澳洲等共十五個成員國;其人口及國內生產毛額(GDP)總量,皆占全球三分之一。因此即使作為原始談判國之一的印度去年退出,RCEP仍為全球人口最多、產值最大的自貿區。 閱讀全文

賴英照》科技發展與證券法律

來源: 聯合報 2020年11月12日

金管會去年七月將證券型代幣(STO)核定為有價證券,納入證券交易法的管理。櫃買中心隨後依金管會的指示,訂定有關STO的發行、買賣及平台業者的管理辦法。許多業者雖有心拓展業務,但迄今未能如願;其間原因很多,法制的難題應是其中之一。 閱讀全文

疫情專欄

台灣新冠肺炎死亡率偏高?台大醫院臨床副教授點出可能原因

來源: 上報 2021年06月10日

國內疫情持續升溫,本土疫情累計至8日已經有1萬413人確診、296人死亡,使得致死率上升到2.8%,創下台灣新高,同時也高於全球的平均2.16%。台大醫院臨床副教授李建璋列出四點原因,提醒民眾需小心但不用過度恐慌。 閱讀全文

公費接種第七類族群擴大 交通部擬將外送員納入

來源: 多元 2021年06月10日

指揮中心9日公布第七類疫苗施打對象,除軍警憲以外,包括高中職以下和幼兒園教職員,以及托育機構工作人員,共有86萬人。指揮官陳時中說明,第七類對象,適用124萬劑的AZ疫苗,待造冊後,下周一起開放施打。 閱讀全文

無薪假人數超過五千人創新高!勞動部宣布延長薪資補貼

來源: 多元 2021年06月09日

這波疫情對各行各業都造成嚴重的衝擊,勞動部公布最新數字,全國有向政府通報、經過勞雇協商放無薪假的企業,有467家,人數是5065人,主要集中在民生製造業,並創下今年以來最多的紀錄,學者指出,這只是剛開始,且更令人擔憂的是失業潮。 閱讀全文

蘇貞昌、陳時中為防疫道歉 疫苗佔比問題還是未能說清

來源: 聯合報 2021年06月09日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疫情死亡人數破三百,行政院長蘇貞昌與陳時中昨在立法院公開道歉,承認防疫工作確有不足之處。又就疫苗進度,立委則質疑政府爭取疫苗不力。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天表示,如果疫情爆發政府才爭取疫苗,確實很不應該,但去年疫情控制良好時,政府已經超前部署購買疫苗,現在也盡全力積極爭取;但問題出在供貨商、疫苗交貨遲延,連歐盟都跟疫苗供貨商發生訴訟。 閱讀全文

晶片供應鏈神經緊繃 林智堅受路透訪問認難斷定安然度過疫情

來源: 多元 2021年06月09日

台灣本土新冠疫情持續,。大台北地區雖然確診數略有下降,但台灣苗栗科技大廠京元電子(KYEC)卻在上周傳出疫情,引起台灣經濟命脈半導體大廠緊張。新竹市長林智堅接受路透社訪問時表示,現在說位於新竹科學園區的主要晶片大廠是否已安然度過台灣新一波新冠肺炎感染潮,還言之過早,但政府正竭畫所能控制疫情蔓延。 閱讀全文

今日累積月死亡破三百人 雙北確診數仍高擬停辦多項活動

來源: 多元 2021年06月09日

本土新冠疫情未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9)日公布國內新增274例本土病例,另有一例境外移入個案,確診個案中增25例死亡25人死亡,其中仍以新北市確診數最多,雙北共有225例。。國內出現從5月11日出現社區本土病例以來將近一個月,確診超過1萬例本土個案,死亡個案也超過300人。 閱讀全文

新竹今零確診 竹科專案篩檢站力求防堵破口

來源: 聯合報 2021年06月09日

新竹市今天無新增確診,市長林智堅開直播持續向市民喊話「防疫完全不能鬆懈」,表示市府1年來面對疫情戰戰兢兢,不僅要守護國人健康,也要保護竹科戰略產業,5日起啟動專案篩檢站,截至今天中午已篩檢4600名移工,採檢出7名PCR陽性確診,下午將再篩檢613人,完成篩檢5200名移工目標,屆時階段性任務將告一段落。 閱讀全文

對抗新型病毒 需要第三劑加強針?

來源: 天下 2021年06月09日

美國正在推進總統拜登設定的70%人口注射目標,但於此同時,愈來愈多人想知道,注射過疫苗後,保護力可以延續多久。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近期宣布,已經展開新的臨床測試,對已經完成疫苗注射的人,施打莫德納(Moderna)的一種強化疫苗,看看能否增加抗體,以及延長保護力。 閱讀全文

余紀忠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學系畢業、英國倫敦大學經濟學院研究三民主義青年團宣傳處副處長中央軍校第七分校政治部副主任青年軍二0三師政治部主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宣傳部東北特派員、東北保安司令部政治部主任、行轅新聞處處長、(瀋陽)中蘇日報社社長徵信新聞報創辦人、徵信新聞社社長中國徵信所總經理台北新聞記者公會理事長中國時報創辦人兼董事長、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常務委員、評議委員、中國時報文化事業公司董事長、中華民國籃球協會(第二任)理事長、時報文化基金會創辦人董事長、時報資訊公司董事長、國家統一委員會委員、華英文教基金會創辦人、南京大學董事會名譽董事長、國立中央大學校友會榮譽會長、國立故宮博物院指導委員會指導委員

余範英

美國史丹福大學理學碩士、企管碩士、日本早稻田大學商學士

現任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財團法人史丹福學術基金會董事、財團法人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董事、臺北市政府臺北2050願景計畫專家學者諮詢團顧問、新北市政府健康城市及永續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新北市環境教育審議會委員、高雄市政府永續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智慧資產經營管理協會理事、磐安智慧財產教育基金會董事、國立中央大學學術基金會董事、國立中央大學校務發展諮詢委員、華英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南京大學/東南大學)。

曾任中國時報文化事業集團副董事長、工商時報發行人、中時晚報發行人、時報資訊公司董事長、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行政院國家資訊通信發展委員會召集委員、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委員、臺北市政府永續發展委員會委員、行政院文化獎評議委員、中美經濟合作策進會常務理事。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本作品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未本地化版本許可協議進行許可。

扮演政府永續經營的監督者與守護者

扮演政府永續經營的監督者與守護者

余範英 2012年10月15日

目前永續會的設置法源為環境基本法,予人永續會只關注環境的印象,與永續會應兼顧環境、經濟、社會三層面的理想,仍有一段距離,同時政府相關經濟、社會決策也缺少永續會的聲音。建議未來能爭取將永續會設置在行政院組織法中,一來符合組織設置的程序要求,二來也可提高永續會層級,使功能更彰顯。 閱讀全文

永續發展的追求與落實--第25次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後有感

永續發展的追求與落實--第25次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後有感

余範英 2012年09月24日

最近陳冲院長召開的第25次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涉及的「綠色經濟」議題廣泛而複雜,即是一個環境、經濟、社會三層面需要磨合規畫推動的重大議題,非單一部會倉促行事,假永續會之名作部會分工規畫亂了體制。 閱讀全文

實在年代

實在年代

余範英 2011年12月10日

二○一一年的歲末,總統大選在即,全球正陷入一系列危機,我們的思緒與心情沈重,亦正是心所謂危不能不言。面對台灣未來需要克服的難關更甚於此,國人需要信心與勇氣,從當前的困境中找出一條路,群策群力,面對不確定的未來,策劃「面對公與義:邁向永續」研討會,為台灣思索方向與答案... 閱讀全文

洪蘭的追求與力行

洪蘭的追求與力行

余範英 2011年04月27日

正義原則要想在一個社會中通行,關鍵是人們能否接受它、相信它,它牽涉到道德心理學和正義感的形成。如果眾人沒有正義心理的氛圍與文化環境,則正義原則就不可能被接受,遑論公平。(節錄自約翰‧羅爾斯(John Rawls)的「正義即公平的相對穩定性」) 閱讀全文

國光石化立即撤案  建立重大環境處理典範

國光石化立即撤案 建立重大環境處理典範

余範英 2011年04月06日

在國光石化即將舉行第五次專案小組環評審查前夕,為了台灣未來整體大環境的永續發展... 閱讀全文

從容邁向後半段人生

余範英 2010年12月10日

《後退,原來是向前:周錫瑋的人生後手學》推薦序 「從容邁向後半段人生」 2010年12月10日 閱讀全文

為維護阿朗壹古道請命

為維護阿朗壹古道請命

余範英 2010年10月20日

阿朗壹古道,為台灣僅存一段沒有公路的海岸線,屬生態敏感區域,應保留現狀,留下最後原始海岸林的見證。一旦道路開發將造成對生態不可回復的傷害,此地的特色將全面因環境的破壞而消失殆盡.... 閱讀全文

前世今生─故宮南遷隨行記

前世今生─故宮南遷隨行記

余範英 2010年08月20日

這是個前世的故事,日寇入侵烽火逼近、國難當頭的戰亂時代,老故宮數代的文化人維護文物的遷移事蹟是近代史上真實的傳奇。滔滔亂世中巔沛流離、孤燈夜雨下的老故宮人我心如舵為文明的傳承守護著。中國,在他們的血液裏奔流... 閱讀全文

帶動新思維 還我舊山河  台南治水政策白皮書序

帶動新思維 還我舊山河 台南治水政策白皮書序

余範英 2010年06月20日

蘇煥智縣長八年的地方服務告一段落,臨別重修台南治水政策白皮書,基金會有幸能協助出版將台南縣多年在有限資源下,治水、防災· 完善規劃的第一線經驗與觀察,以切身之痛、苦民所苦將地方經驗及有待中央協助配合的對策,書寫成冊留供地方參考... 閱讀全文

記得周縣長的大河之夢

記得周縣長的大河之夢

余範英 2010年02月25日

與錫瑋認識的時間不長,初識於九十六年七月間中國時報大樓的「大河論壇:台北縣怎麼治水」座談會,高而帥的周縣長白襯衫牛仔褲「上山打老虎」回來,是大家戲謔的對象,記得我曾消遣「要打就撿真凶的鬥」... 閱讀全文

關鍵時刻 氣候變遷 台灣準備

余範英 2009年08月10日

在新舊政府交替之際,全球暖化老問題愈來愈迫切,只有危機會造成實質改變,人所採取行動決定於周遭可得的想法,相信我們基本職責,是發展出既有政策的替代方案... 閱讀全文

與水共舞 - 楔子

與水共舞 - 楔子

余範英 2008年09月17日

九十五年六月立法院審查通過了一四一O億元治水計畫的第一期治水預算,在此同時,時報文教基金會與河川環境小組顧問們開始走訪台灣各地.... 閱讀全文

余範英肩負『公與義』

余範英 2007年05月01日

文:倪炎元 “唯有透過不斷討論的民主程序,才能激發並結合更多力量”。 … … 我們強調分享,一方面呼籲人們重視專業倫理、弱勢權益、資源的落差分配、家庭與社會失序,另一方面則要努力豐富藝術人文的素養,造就自我完成的生涯規劃。 閱讀全文

淡水河之歌續篇 序 — 戀戀淡水河

淡水河之歌續篇 序 — 戀戀淡水河

余範英 2006年12月06日

「淡水河之歌」一書自一九九八年出版迄今已經超過十年,在這十年之間,淡水河變化相當大,最近與理德談及此事,咸認應該將十年來的淡水河人文與自然的環境變遷重新整理,同時將我們走過的路逕,探索的細節編輯成冊.... 閱讀全文

關心國家重大問題 提出針砭之道

余範英 2006年10月06日

面對公與義 - 台灣金融的健全化、效率化、全球化《開幕詞》 副院長,共同主持人― 許嘉棟教授、于老師,在座的專家學者,以及參與大會的朋友們.... 閱讀全文

面對台灣金融的健全化、效率化、全球化

余範英 , 朱 敬一 , 許嘉棟 2006年05月26日

在台灣邁入新世紀的進程中,金融改革一直是各項改革倡議中討論最久、步伐最慢、爭議最多、但也最為重要的議題。任何企業的採買、銷售、投資、避險、融通,在在有賴金融體系的支援與協助。因此,當金融體系不健全或欠缺效率時,其對應的實體交易自然也就難以活絡,種種經濟問題與困難也就會層出不窮」。 閱讀全文

面對台灣金融的健全化、效率化、全球化

余範英 , 朱 敬一 , 許嘉棟 2006年05月26日

在台灣邁入新世紀的進程中,金融改革一直是各項改革倡議中討論最久、步伐最慢、爭議最多、但也最為重要的議題。任何企業的採買、銷售、投資、避險、融通,在在有賴金融體系的支援與協助。因此,當金融體系不健全或欠缺效率時,其對應的實體交易自然也就難以活絡,種種經濟問題與困難也就會層出不窮」。 閱讀全文

稅制改革的公與義 - 為邁向公平正義的稅制

稅制改革的公與義 - 為邁向公平正義的稅制

余範英 2006年05月20日

這是基金會成立以來,公與義系列的第四場研討會。過去談公與義的研討會裡,沒有一次不談及社會資源分配與社會階層的流動。在每一次論壇的過程中,皆發現所得分配日漸地惡化的現象... 閱讀全文

侯金堆頒獎典禮中致詞之概要 2005

侯金堆頒獎典禮中致詞之概要 2005

余範英 2005年02月22日

2005年《侯金堆傑出榮譽獎》頒獎典禮 時間:民國94年2月22日(星期二)下午六時正 閱讀全文

前瞻與決斷 國土規劃 政策環評與民眾參與

前瞻與決斷 國土規劃 政策環評與民眾參與

余範英 2004年10月05日

今年七月二日,受到敏督利颱風西南強烈氣流帶來的豪雨,造成台灣中部地區大規模的土石流,西南沿海地區的海水倒灌,受創程度並不亞於五年前的九二一震災。時隔不到兩個月,丈利颱風又於八月廿四日登台,重創北台灣,造成新竹地區多起土石流災難,以及台北縣三重地區近三分之一市區淹水,桃園地區則因石門上游集水區沖刷過度嚴重,原水濁度過高,停水超過十幾天... 閱讀全文

引領大思潮 「近代中國的變遷與發展」序言

余範英 2002年06月28日

民國七十年代初是台灣能否從舊威權體制邁向新公民社會的不確定年代,外在環境上,我們剛走過外交孤危,內部發展上,則經歷了政治高壓和文學思潮辯證,而同時,各項基礎建設也正告完成。整體社會在深徹的歷練之後,產生急迫的改革願望,長久以來在威權體制下所蓄積的社會能量恰如弦上之箭,但有待時代正義思潮引領方向。這是一個即將改革開放的年代,雖隱埋著無數的不確定性,卻也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年代。 閱讀全文

南水北調考察後記

南水北調考察後記

余範英 2000年12月01日

南水北調考察歸來,即應邀與溫清光教授、林鎮洋教授和基金會葉穎菡共赴第四屆「黃河國際論壇」,六百五十餘篇的學術專題研討會議,大會主題是「生態文明與河流倫理」,面對本以人類為中心的思考模式,開始作反思與尋求對策。 閱讀全文

李鴻源

李鴻源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教授,為水利工程專家。

曾任內政部部長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公共工程委員會主任委員、臺北縣政府副縣長、臺灣省政府水利處處長。專長是水文分析、水資源系統分析、河川水力學、泥砂運動力學。

檢視「國土規劃」 以新思維面對氣候變遷

檢視「國土規劃」 以新思維面對氣候變遷

李鴻源 ,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2012年03月17日

台灣常談氣候變遷的因應準備,但是作為卻趕不上現實事件的發生。像是二○○八年劉兆玄院長時代,曾舉辦國際研討會討論氣候變遷,隔年就發生莫拉克颱風。台灣熱島效應的影響下,即使全球平均增溫零點七度,可台灣溫度卻上升一點四度。 閱讀全文

落實夥伴政府 公告危險區域

落實夥伴政府 公告危險區域

李鴻源 2011年12月29日

自新北市等五都市長宣誓就職後,加上桃園準直轄市,六都十六縣的國土空間及政治治理架構已然形成,但台灣卻缺乏負責任的國土計畫前瞻指導、規範各市縣的國土規劃及空間治理。 同時,六都形成後,另一個值得討論的議題便是行政院組織改造即於民國101年上路,全民正密切關注相關變化調整,冀望由組織改造建構足以因應未來挑戰的行政組織架構,讓台灣在全球化風潮中屹立不搖成長茁壯,後六都時代的流域治理與防災、救災、減災工作,更是當前各級政府的迫切課題.... 閱讀全文

八八水災與治水工程

八八水災與治水工程

李鴻源 2011年09月09日

台大土木系李鴻源教授指出,莫拉克颱風不會是讓國家防災機制全面啟動的第一個颱風,以國際級的國家防災應變能力而言,台灣欠缺長期以來的國土監測、災難預警預防、事故發生的緊急應變措施網絡、災後重建的社會心理輔導與民生支援;而這些需要長期耕耘與寂寞相伴的第一線工作性質,在世俗眼光下難以被看見與鼓勵。莫拉克不會是最後一個莫拉克,我們只是在向苟延殘喘的虛擬安全提款... 閱讀全文

治水,要從哪裡下手?

治水,要從哪裡下手?

李鴻源 2010年12月01日

98年7月份的颱風,吹得臺灣風雨飄搖,更吹皺了臺灣的一池『水問題』。為此,杜風特別採訪了土木系水利組教授、時任台北縣副縣長的李鴻源,來談談以他的觀點,目前臺灣因應水災問題時該聚焦的關鍵何在.... 閱讀全文

我們需要一張水資源計算表

我們需要一張水資源計算表

李鴻源 2010年05月17日

氣候變遷,年年缺水,日益險峻,缺水問題更加嚴重,針對當前台灣水資源的困境更應....  閱讀全文

於幼華

畢業於臺大土木工程學士 、加拿大渥太華大學土木工程碩士、美國華盛頓大學(聖路易)環境工程博士(D. Sc., Washington University (St. Louis))

曾任南非國家水研究所訪問研究員 、紐約州立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訪問研究、史丹福大學土木學訪問研究

畢生致力於環境研究、環境關懷,著有《環境與人》、《大陸環保現況分析》、《環境影響評估作業制度》、《活性氧預處理於活性污泥法中之應用研究》等書

黃榮村

心理學家,彰化田中人,現任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曾任國立臺灣大學心理系教授、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人文及社會科學發展處處長、行政院政務委員、教育部部長等職務。

別要求孩子走特別的路

別要求孩子走特別的路

黃榮村 2007年11月19日

父母教育小孩,最重要是提供機會,協助小孩子發掘興趣,找到目標,小孩若不符父母期望,可以適度督促,但他若極力反抗,代表一點興趣也沒有,勉強去做,也不會成功。只有順其自然,做有興趣的事,才能闖出一番天地... 閱讀全文

重建社會運作機制

重建社會運作機制

黃榮村 1990年01月01日

第一次「邁向公與義的社會」系列研討會,副標題是「對二十一世紀台灣永續經營的主張」,總共要進行六場。我們都知道,在二十一世紀即將來臨之際,大家對台灣是否有能力以及如何向永續發展,都有很多的期許… 閱讀全文

葉俊榮

為美國耶魯大學法學博士,專業領域是環境法、憲法、美國憲法、憲法變遷專題研究、行政法、行政法案例演習、管制理論專題研究、永續發展專題研究、英美侵權行為法、法律經濟分析。

王汎森

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士、碩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中央研究院院士,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主要從事思想史、學術史及史學史研究,關心過去因政治壓力或主流論述的壓抑而忽略的雜音、沉晦不明的歷史現象或思想人物。

學問作為一種生活方式

王汎森

“為什麼經過60年代那麼激烈的學生運動後,Reagan那麼保守的一個人會突然冒出來,成為加州州長,最後成為美國總統?” 閱讀全文

王汎森教授访谈录

王汎森

王汎森,台湾大学历史系学士,历史研究所硕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特聘研究员,“中研院”院士。 閱讀全文

胡適與傅斯年

王汎森

當胡適以一個年輕留學生回到北大教書時,講哲學史將上古一段完全捨去,從東周講起,而竟未被虎視眈眈的學生趕走,是因為學生中的領袖傅斯年表示胡適走的路子不錯,「你們不能趕」。 閱讀全文

時代關懷與歷史解釋—以「史學二陳」為例

王汎森

韋伯說人是尋求「意義」的動物,又說人是懸掛在自己編織的意義之網的動物。「意義」對於人之重要性有如此,學者也不能例外,許多科學家都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為自己的研究工作找到一種意義。愛因斯坦說他的學術工作是為了尋找真理,這是一種「意義」;而居里夫人則認為她的工作是為了造福社會,所以她發現鐳之後並不申請專利,這也是一種「意義」。前後兩種「意義」固有所別,然其為「意義」則一。 閱讀全文

近代中國的「新學術運動」與人文學

王汎森

承成均館大學之邀,參加大東文化研究院創立五十週年的盛會,本人感到非常榮幸。如果我的了解沒錯,大會是希望我對近代中國的學術歷程作一個回顧,並對目前的狀況及未來的方向作思考,所以以下我將分成三點來談:第一、中國近代新學術運動的歷程;第二、中國近代新學術運動所產生的若干問題;[1] 第三、我將簡單談一下人文學未來發展的方向。 閱讀全文

沒有地圖的旅程

王汎森

2007年夏天,我到京都訪問了兩個月。初到那幾天,沒有機會開口講話。我信步於京都大學百萬遍附近,在書店看到一本似雜誌又似專書式的別冊,封面的幾個大字「湯川秀樹」吸引了我。 閱讀全文

本土思想資源與西方理論

王汎森

我個人相當留意現代西方社會科學的理論,但是我也常想到,所謂西方,往往是指近代的西歐、北美,所謂西方的社會科學概念,往往是從這些地區的經驗所發展出來的理論,本身有相當的侷限性,同時也了解到,藉由對本土的深入研究,可以提出對西方主流社會科學產生具有重大意義的挑戰。 閱讀全文

治學的橫向側面資源

王汎森

最近我應邀到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作一場大規模的通識教育講座,我粗定的講題是「為什麼天才總是成群地來?──漫談學術環境的營造」,在演講中我提到:我們太注重線性的、縱向式的傳習與聽受,往往忽略橫向的、從側面撞進來的資源,事實上這兩者缺一不可,應該交叉循環為用。 閱讀全文

朱雲漢

台灣大學政治學碩士學位,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擔任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籌備處特聘研究員、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併兼任蔣經國國際學術基金會執行長,是台灣最具國際聲望之政治學者之一。

研究專長為東亞政治經濟、國際政治經濟、兩岸關係、民主化,以及社會科學方法論。在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長期開設「中國大陸政經社變遷」、「國際政治經濟學」以及「東亞政治經濟」等課程,在大學部則教授「社會科學方法論」、「比較政府與政治」等課程。

世界的中國與中國的世界

世界的中國與中國的世界

朱雲漢 2010年05月07日

最近《紐約時報》連續發了兩篇頗有深意的報導。四月上旬《紐時》記者報導美國加州州政府已經與中國政府簽署一項合作意向書,這個合作計畫打算引進中國大陸的高鐵系統,大陸當局承諾將提供所有的設備、技術以及工程師,必要時也可以提供貸款,並承諾雇用大量本地勞工... 閱讀全文

大轉折--從金融危機談四重歷史新趨勢的疊加

大轉折--從金融危機談四重歷史新趨勢的疊加

朱雲漢 2009年09月13日

這是一個“巨變時代”,是美國單極體系衰落、第三波民主化退潮、資本主義全球性擴張進入強弩之末和非西方世界全面崛起四重歷史趨勢轉折的疊加... 閱讀全文

從台胞證看「一台兩治」

從台胞證看「一台兩治」

朱雲漢 2005年09月22日

「一國兩制」在台灣的民意市場裡一向乏人問津,但是卻有越來越多的台胞與台商開始身體力行「一個台灣兩個治權」。「一台兩治」現象的浮現,意謂著為數眾多的台灣民眾與企業同時隸屬於兩個作用高度重疊的統治關係,他們的生存機運與基本權益同時繫之於台北與北京的公權力行使... 閱讀全文

台灣的有限選項

台灣的有限選項

朱雲漢 2005年05月28日

針對北京將「以非和平手段」壓制法理台獨的基本政策訂定為法律明文,民進黨領導人選擇發動「三二六反反分裂法」大遊行作為主要的反制手段,但並不打算進一步推動更激烈的政治對抗手段... 閱讀全文

南方朔

台灣大學森林研究所畢。曾任中國時報專欄組主任、中國時報專欄組副總編輯、中國時報專欄組主筆、《新新聞》總主筆。

錢永祥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副研究員


臺灣大學哲學系畢,研究專長 黑格爾哲學、政治哲學、西方政治思想史。

王健壯

學歷:

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維吉尼亞大學訪問研究

經歷:

中國時報(一九七七年五月~一九八七年二月)

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主編、中國時報政治記者、中國時報專欄主任、中國時報採訪主任、時報雜誌社長兼總編輯、中國時報主筆、時報新聞周刊總編輯

新新聞周刊(一九八七年三月~二○○五年十二月)

新新聞周刊總編輯、新新聞周刊總主筆、新新聞周刊董事長兼社長

中國時報(二○○六年元月~二○○八年十二月)

中國時報副社長兼總編輯、中國時報社長

博理基金會(二○○九年七以一~二○一○年九月)

博理基金會執行長

著作:

我不愛凱撒、凱撒不愛我、看花猶是去年人、我叫他,爺爺

陳添枝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經濟學博士

現任台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曾任行政院政務委員、經濟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

專業領域為國際貿易、經濟發展。

 

 

許嘉棟

美國史丹福大學經濟學博士 現任台灣金融研訓院董事長、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 曾任中央信託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董事長、財政部部長、中央銀行副總裁、中央經濟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台灣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

擴出口不如振內需

許 嘉棟 2015年08月13日

進入21世紀以來,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受到多種因素之影響欲振乏力,甚至呈現逐漸走低之趨勢;平均年經濟成長率由1990年代的6.63%,下降至2000-2014年的4.03%。7月底主計總處發布今年第2季的經濟成長率預估只有0.64%;其中商品及服務之輸出(以下簡稱出口)萎縮1.30%,以致淨出口(出口減進口)對實質GDP成長的貢獻為負值的2.07%;幸賴國內需求實質成長3.03%,對GDP的增長貢獻了2.71%,方使經濟成長率能維持正值的0.64%。 閱讀全文

大陸股市風波之啟示

許 嘉棟 2015年07月20日

大陸股市近期的大幅震盪,對大陸股市主管機關及投資人必定起了相當大的震撼作用,讓他們上了寶貴的一課。以上海上證指數為例,自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只花1年時間,指數即上漲了約1.6倍;但在緊接著的一個月(至7月8日),卻一路慘跌幾達三分之一。在驚嚇之餘,迄7月8日止,有超過一半的上海、深圳兩市股票,申請停牌(暫停交易)以避跌。 閱讀全文

全球經濟金融的連動與挑戰

許 嘉棟 2012年08月31日

自從1980年代起,隨著商品與服務貿易自由化、跨國直接投資、勞動與資金跨境移動,以及金融自由化與國際化之推動,再加上金磚四國、東歐諸國與越南等新興經濟體走向市場經濟與開放,融入世界經貿體系,使得世界各國間的商品、服務、投資、勞動與資金往來越來越自由,而且越來越熱絡。這就是經濟金融的「全球化」。 閱讀全文

金融全球化之衝擊與省思

許 嘉棟 2010年04月01日

近二、三十年來,世界各國間的貿易、投資、資金與人員往來越來越密切,形成全球化的浪潮,將各國經濟予以整合在一起。全球化雖然予世人帶來資源配置效率提高、經濟成長加速的果實,但其在惡化所得分配、加深競爭壓力、破壞環境生態、不公平競爭衍生剝削現象等方面產生的爭議,亦激起了各地的反全球化運動。 閱讀全文

面對台灣金融的健全化、效率化、全球化

余範英 , 朱 敬一 , 許嘉棟 2006年05月26日

在台灣邁入新世紀的進程中,金融改革一直是各項改革倡議中討論最久、步伐最慢、爭議最多、但也最為重要的議題。任何企業的採買、銷售、投資、避險、融通,在在有賴金融體系的支援與協助。因此,當金融體系不健全或欠缺效率時,其對應的實體交易自然也就難以活絡,種種經濟問題與困難也就會層出不窮」。 閱讀全文

面對台灣金融的健全化、效率化、全球化

余範英 , 朱 敬一 , 許嘉棟 2006年05月26日

在台灣邁入新世紀的進程中,金融改革一直是各項改革倡議中討論最久、步伐最慢、爭議最多、但也最為重要的議題。任何企業的採買、銷售、投資、避險、融通,在在有賴金融體系的支援與協助。因此,當金融體系不健全或欠缺效率時,其對應的實體交易自然也就難以活絡,種種經濟問題與困難也就會層出不窮」。 閱讀全文

稅制改革的正確方向:兼顧經濟發展與社會公平

稅制改革的正確方向:兼顧經濟發展與社會公平

許嘉棟 2006年05月01日

我很榮幸參與這場研討會的策畫。談到今天研討會的主題-稅制改革的公與義,我想或許有些人會提出一點質疑:稅改怎麼能夠從公與義這個角度來看、來談,會不 會有偏頗的可能性?我想如果對稅有一點點了解的人都知道,就稅制的設計而言,至少應該要兼顧到三個目的:一是充裕政府的財源,即稅收,此外,必須能兼顧到經濟學者說的效率和公平.... 閱讀全文

林聖芬

學歷: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

現任中國電視公司董事長、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中華民國報業公會理事長。

曾任中國時報總監、中國時報採訪主任、中國時報總主筆、中時晚報社社長、中時晚報社發行人。

王伯元

卡內基美隆大學物理學博士

現任 怡和創投集團董事長

中磊電子公司董事長

曾任 中華民國創業投資商業同業公會(TVCA)理事長

朱敬一

美國密西根大學經濟學博士

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

曾任國科會主任委員、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台灣大學教授、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中央研究院副院長、行政院國科會人文處處長

朱敬一專欄:鮭魚返鄉還是宙斯霸凌?

來源: 風傳媒,朱敬一專欄 2014年11月04日

在過去十幾年間,台灣有兩個經濟政策我都覺得不安,但是由於主事者信心滿滿、聲勢浩浩,外界的異聲或則被忽略、或則遭嚴正反駁。久而久之,這些政策就變成了金科玉律,好像「做了台灣經濟就好了、不做台灣經濟就完了」。如果這個政策是錯誤的,大概要等到諸多惡果一一浮現,才能叫主張者見棺掉淚。但是這棺材淚水不只是主張者在流,而是全民在付代價。 閱讀全文

朱敬一專欄:鮭魚返鄉還是宙斯霸凌?

朱敬一專欄:鮭魚返鄉還是宙斯霸凌?

朱敬一 2014年11月04日

在過去十幾年間,台灣有兩個經濟政策我都覺得不安,但是由於主事者信心滿滿、聲勢浩浩,外界的異聲或則被忽略、或則遭嚴正反駁。久而久之,這些政策就變成了金科玉律,好像「做了台灣經濟就好了、不做台灣經濟就完了」。如果這個政策是錯誤的,大概要等到諸多惡果一一浮現,才能叫主張者見棺掉淚。但是這棺材淚水不只是主張者在流,而是全民在付代價。 閱讀全文

朱敬一導讀/30年內全球8成財富 1成人掌握

朱敬一導讀/30年內全球8成財富 1成人掌握

朱敬一 2014年10月13日

貧富不均漸趨惡化已是當前極受熱議的問題。《二十一世紀資本論》皮凱提從稅收與遺產紀錄著手,蒐集整理橫跨廿幾個國家、長達兩百多年的數據資料,分析全球財富分配動態,從中提出詮釋。過去主流意見認為,分配不均的情況會因經濟發展而減低;但皮凱提指出,資本主義經濟曾出現貧富差距縮小,是因兩次世界大戰與大蕭條摧毀財富積累,及當時的高累進稅政策。如今,各國政府應積極改革稅制,減低財富過度集中的趨勢,否則將危害民主社會依照個人才能與努力決定報酬的基本價值。 《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中譯本將由衛城出版於十一月五日推出,本報特提前刊出書摘與書評,以饗讀者。 閱讀全文

朱敬一:命運坎坷的台灣教育改革

來源: 天下獨立評論 2014年07月07日

從二十年前的410教改遊行、到1995年行政院成立教育改革諮議委員會、到次年完成教育改革諮議報告書、再到把近百家高職轉型為大學或技術學院、最後則是一年多前推出來的十二年國教,台灣的教育改革大概只能用「不上不下、越改越糟」八個字形容。 閱讀全文

《21世紀資本論》導讀與對照(2):資本的動態演變

《21世紀資本論》導讀與對照(2):資本的動態演變

朱 敬一 2014年05月29日

皮凱提的《21世紀資本論》關鍵論述是:如果政府放任市場自由運作,或是採用像現在許多國家的「小政府」施政,那麼三、四十年後社會上將近九成的資本都會集中在最富有的百分之十富豪手中。長此以往,社會終將因為財富與所得分配太過不公,而產生動亂。 閱讀全文

《21世紀資本論》導讀與對照(1): 資本集中的必然趨勢

《21世紀資本論》導讀與對照(1): 資本集中的必然趨勢

朱 敬一 2014年05月28日

法國皮凱提(Thomas Piketty) 教授的新書Capital in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我暫譯為《21世紀資本論》) 獲得紐約時報極佳書評,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甚至誇讚,此書是今年甚或最近十年最重要的經濟學著作。我花了幾天時間苦讀,不但同意克魯曼的評價,也對書中不少觀點心有戚戚。 閱讀全文

朱敬一專欄:斯斯有兩種,創新創業也有兩種

來源: 朱敬一,風傳媒 2014年03月05日

最近馬雲來台演講掀起風潮,大家都在討論他對年輕人的建言與鼓勵。而馬雲要以百億資金為台灣年輕創業家成立基金,更是引起轟動,甚至引發國發會的緊張。國發會的新聞稿指出,台灣有花博園區、有國發基金,而中國大陸環境不穩定、充滿潛規則,結論當然是:台灣比對岸更適合創業。 閱讀全文

台灣往何處去?

來源: 聯合報 2013年10月10日

一九六八年,長沙高中高一生楊曦光寫了一篇「中國往何處去」的文章,被以「反革命機會主義」之罪名下獄十年。曦光出獄改名楊小凱,赴美留學後成為知名經濟學家,也是我的好友。他生前好幾次來台灣,都向我感慨:台灣社會欠缺前瞻的、國際的見解,也太注重內部政治,容易形成國家發展的危機。 閱讀全文

歐陽嶠暉

中原理工學院水利工程系畢業,日本早稻田大學碩士,日本東京大學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國家工學博士。

經歷:中央大學榮譽教授
台灣水環境再生協會理事長 
中國文化大學國家工學
中央大學土木系、環工所教授、系主任、工學院院長
教育部科技顧問、環保小組執行秘書
行政院國科會環工學門召集人
行政院環保署環評委員
經濟部水資源審議委員會委員
台北市環境影響評估委員會委員
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委員
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理事長
國際水質協會(IWA)理事、台灣分會創會會長

何志欽

美國密西根大學經濟學博士

現任成功大學執行副校長。

曾任成功大學社會科學院經濟學系暨研究所教授暨院長、台灣大學經濟學系暨研究所教授、行政院財政部部長。

施振榮

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系學士、碩士暨交通大學名譽工學博士現任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曾任宏碁集團董事長、亞洲企業領袖協會會長、台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

此外,他在1976年獲選全國十大傑出青年,1981年獲選全國青年創業楷模,1983年更獲選第一屆世界十大傑出青年;2007年代表總統赴澳洲雪黎出席第十五屆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之領袖會議,2011年獲總統頒發國家二等景星勳章。

施振榮:社會企業 未來進步的新引擎

來源: 聯合報 2013年03月13日

最近開始有愈來愈多人關注「社會企業」這個名詞,也開始有愈來愈多人實踐社會企業的理念。我個人認為,社會企業將是人類文明永續發展的一項新機制與新引擎。 閱讀全文

施振榮:整合全球人才資源是競爭力關鍵

施振榮 2012年08月16日

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出席「科學技術發展諮議會議」受訪時指出,整合全球人才、資源是國家競爭力的關鍵,搶人才是絕對必要的,除了要有機制保有人才,政府也要協助企業爭取人才。他認為觀念要先突破,沒有人才就不必談競爭。 閱讀全文

施振榮:拿出魄力 打破3大文化瓶頸

施振榮:拿出魄力 打破3大文化瓶頸

來源: 經濟日報 2012年06月28日

目前台灣的社會文化主要面臨「價值的半盲文化」、「資源的齊頭文化」與「行政的防弊文化」三個瓶頸。「價值的半盲文化」是指社會上大多只看有形、直接、現在的價值,卻經常忽略無形、間接、未來的價值,長此以往,將導致發展的偏差,並不利國家社會的永續發展。 閱讀全文

楊日昌

楊日昌

美國華盛頓大學博士

現任:工業技術研究院資深顧問、行政院政務顧問、經濟部顧問、行政院環保署顧問、交通大學榮譽教授

曾任:工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行政總裁、奈米國家型科技計畫總主持人、工業技術研究院能源與資源研究所所長、泰國國家科技研究院國際指導委員會委員、環境與發展基金會董事長、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專家委員、經濟部能源委員會委員

李永展

學歷:美國密西根大學環境規劃博士、都市設計碩士
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碩士
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學士

經歷:桃園市副市長
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教授
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諮詢委員
行政院文建會閑置空間再利用委員
行政院農委會生物多樣性小組委員
行政院農委會水保局農村聚落重建審議小組委員
台北市政府市政顧問
台北市都市計畫顧問
台北市社區規劃師
苗栗縣都市設計審議委員
彰化縣都市計畫委員
台南縣非都市土地開發審議委員
台南縣環境影響評估委員
台南市政府市政顧問
中華民國地區發展學會理事

國土永續如何成真?

李永展 2008年11月01日

2008年下半年接二連三的颱風造成了全台各地嚴重的風災水患,例如卡玫基颱風帶來的豪大雨將各地橋樑、道路沖毀,並造成全台農業損失超過3億台幣,而辛樂克颱風則造成豐丘明隧道土石崩塌及廬山風景特定區飯店倒塌。這些風災水患造成的家破人亡慘劇,不得不讓我們再次呼籲應儘速檢討傳統的國土資源利用方式,並將永續發展理念納入國土計畫及城鄉規劃。 閱讀全文

時空壓縮下 消失或浮現的「地方」

李永展 2008年07月26日

7月4日兩岸直航開啟了台灣與大陸之間所謂的「兩岸一日生活圈」;另一方面,去年1月5日通車的高鐡早已悄悄啟動了台灣西部平原的「西岸一日生活圈」。「一日生活圈」一下子成為台灣真實生活的一部份,甚至可能促成政治經濟及地理文化互動的空間革命,而不只是學術論述或虛構想像。不管是「兩岸一日生活圈」或「西岸一日生活圈」,都是因為快速的交通運輸系統及資通訊科技所致,然而,快速的人流、交通流及資訊流對國土發展及空間規劃的影響更需格外注意。 閱讀全文

抗暖化 都市規劃要扮演更積極角色

李永展 2007年12月08日

全球暖化議題迅速發燒,而此一問題的根源與人類行為息息相關,特別是二氧化碳排放對於全球暖化所起的關鍵性影響。國際能源署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從1990年到2005年之間,每人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從5.73噸大幅增加為11.25噸,亞洲排名第1,全球排名18。而Nature期刊11月15日的報導指出,台中火力發電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高達4130萬噸,居全球第1,麥寮電廠(3240萬噸)則由第6名晉升為第5名,以國家總體而言,台灣電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全球第13名。 閱讀全文

洪奇昌

臺灣精神科醫師

曾任海基會董事長、立法委員、前國大代表

林建甫

經濟學者,專長為計量經濟學財務金融學,為台灣大學名譽教授,曾任台灣大學經濟系系主任,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中國國民黨員,曾任中國國民黨十九全黨代表,台灣競爭力論壇發起人之一。

研究專長為經濟分析、計量經濟、財務金融、統計實證

王健全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企管系教授
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兼第三研究所所長
文化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
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三研究所所長
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三研究所副所長
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三研究所研究員
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三研究所副研究員

 

研究專長為產業經濟、產業政策、經濟發展。

林盛豐

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建築博士、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

經歷

吳增榮建築師事務所建築設計師
台灣大學城鄉研究所助教及助理研究員
宜蘭縣政府顧問
淡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淡江大學建築系系主任、研究所所長
大地電視台「叢林台北」及「城市的身世」節目製作及主持人
公共電視台「城市的遠見」節目製作及主持人
行政院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副執行長
行政院政務委員

林谷芳

現職
禪者、音樂家、文化評論人、臺北書院山長

學歷
台大人類學系畢

經歷

一九五○年生於台灣。
六五年開始習禪及學習琵琶。
六八年考入台灣大學人類學系。
七四年開始教授琵琶。
七六年兼任於台灣藝專國樂組。
八八年開始從事文化評論工作。
八九年起民間書院講學。
九二年起辭掉一切固定薪給職務,成為文化自由人。
九三年召集「忘樂小集」。
九六年任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中心主任。

周延鵬

周延鵬律師為世博科技顧問公司執行長,並擔任世博商業法律事務所的首席律師。

周延鵬領導世博 團隊專注於新興產業及新技術,為跨國企業和新創公司提供整合專業服務。近年,周延鵬創立孚創 雲端(InQuartik)公司,開發創新、投資、併購及其智慧財產生態所需的系統及整合跨域數據庫。 周延鵬在智慧財產交易方面經驗豐富,關注全球智慧財產交易的新機制。IP Explex(環球知識產權交 易網)是他最新的智慧結晶,其旨在服務全球智慧財產交易市場,結合專利系統、數據及品質價值分 析模型,以促進專利交易效率及公允。

另一方面,周延鵬律師創立的麥克思(MiiCs)智慧資本公司則 專精於智慧財產貨幣化業務,為全球客戶提供智慧資產交易的服務。

周延鵬律師另外主持賽恩倍吉(ScienBiziP)公司和事務所負責智慧財產申請及顧問業務。賽恩倍吉在 美國、中國、日本及台灣均有據點,提供智慧財產申請、管理、運營、貨幣化及整合專業服務顧問。 周延鵬律師曾任鴻海科技集團法務 18 年,於此期間負責該集團全球法律、智慧財產及投資併購業務; 其後於海爾和台灣工業技術研究所等知名研發重點單位擔任顧問,亦受邀於台灣知名大學執教。

(簡介來源:世博科技顧問股份有限公司/世博國際商務法律事務所介紹)

郭正亮

郭正亮

民進黨前立委
美國耶魯大學政治學博士
文化大學國企系碩士在職專班副教授
東吳政治系副教授
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

 

潘罡
朱思潔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現任余紀忠文教基金會研究員。近二年著重公與義、兩岸政策、民主發展及青年議題。

康復明

美國南美以美大學法學碩士
曾為工商時報副社長、副總編輯

尚榮康

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博士、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碩士,專長領域為海岸地區管理、環境資源管理、地理資訊系統、環境法規、環境影響評估。

獲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獎助,為培育博士生;獲中華發展基金會獎助赴大陸地區研究;獲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獎助赴國外短期研究。

牛繼聖

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物理學博士,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曾獲丁肇中物理學獎學金。十多年來任職於中國信託及元大證劵等公司交易室,實際負責金融操作,專長為國際金融市場、有價證劵投資、衍生性金融商品評價與避險。現從事財務金融領域顧問與講師。

柯佳吟

柯佳吟
台大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博士。致力於生態保育、環境科學生態系服務與氣候變遷與減緩策略等議題。

陳可慧

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台北大學地政系畢業,關心環境、防災、社區發展等議題。 曾任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助研究員,現任余紀忠文教基金會研究員。

環境與人
【環境與人】國土資源的管理與台灣環境的未來--張長義

【環境與人】國土資源的管理與台灣環境的未來--張長義

環境與人 2014年04月01日

國土資源的永續利用與發展規劃的終極目標乃是「地盡其利」。人類的一切活動處處與土地相結合,生活與生產的來源莫不直接或間接取之於土地,但土地空間有限,如何以有限的土地養活多元化的台灣住民的需求,乃是台灣永續國土資源規劃利用的主要目的。 閱讀全文

「環境」是一種社會正義,也是「人們」生活方式的態度與選擇 【環境與人-專欄分享預告】

「環境」是一種社會正義,也是「人們」生活方式的態度與選擇 【環境與人-專欄分享預告】

環境與人 2014年03月26日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此次有幸與「環境與人」的編/著者群合作,在書籍再版正式出版前,邀集國內致力於環境研究的專家學者撰文,分享其歷年投入環境問題的想法,就其自身專業和對現今環境的觀察及感言與您分享。 閱讀全文

《環境與人》二版 序 -- 於幼華

環境與人 2012年09月01日

當初版「環境與人」問世,十四年來個人其實每年都有為該書增添內容的念頭,直到三年前聖嚴法師圓了寂,自己重再細讀他所寫的序文,這才下定決心 閱讀全文

寫在《環境與人》初版之前-於幼華

環境與人 1996年03月01日

最早動念想編製本通識性的環境教育書籍,回想起來距今竟也有十餘年之久了。民國七十年初期,當時虞兆中校長為推動校園通識教育理念,以致有一日植物系的黃增泉老師曾找上我──他因銜命規劃一門環保通識課程,便要我這個搞環工的學弟一起來幫個忙。彼時,“Man and Environment”,甚至“Man and HisEnvironment”的英文語句似乎頗為暢行,所以未加思索下,我們很快就都同意用「人與環境」這樣個中譯名稱為起頭,來進行編寫相關教材的事。 閱讀全文

《環境與人》初版序-聖嚴法師

環境與人 1995年07月04日

今天的人類,由於交通快速,資訊靈便,分別生活於全球五大洲的人,幾乎就像是貼鄰而住的隔壁同鄉,何況是同住於台灣地區的人呢?彼此之間,必須發揮相愛相助、共同關懷的理念。 閱讀全文

專家訪談--施振榮

專家訪談--邱文彥

透視鏡

余紀忠
余範英
余範英
李鴻源
李鴻源
於幼華
於幼華
黃榮村
黃榮村
  葉俊榮
葉俊榮
王汎森
王汎森
朱雲漢
朱雲漢
南方朔
南方朔
錢永祥
錢永祥

王健壯

陳添枝

許嘉棟

林聖芬

王伯元

朱敬一
歐陽嶠暉
歐陽嶠暉
何志欽
何志欽
施振榮
施振榮
楊日昌
楊日昌
李永展
李永展
李永展
洪奇昌
李永展
林建甫

王健全

周延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