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專欄對話 / 專欄對話

專欄對話

富民經濟的稅改主軸

來源: 何志欽 2014年12月31日

針對國內稅制改革,應以社會各界關注的資本利得課稅為優先,進而推動稅制結構調整與重建,維持稅收穩定、增進公平正義。就實際執行規畫,應藉由能源稅的建置、所得稅的改革,及遺贈稅的整合,追求社會公平、經濟效率與財政永續的動態均衡。 閱讀全文

不想缺水就努力節水

不想缺水就努力節水

歐陽 嶠暉 2014年12月31日

台灣水資源豐富卻常年水荒,主要原因乃全民無論是民生、工業及農業用水,在平時浪費珍貴水資源,每當至缺水時才呼籲節水。殊不知每年民生及工業無效率用水量達10多億噸,農業用水漏失達20多億噸,平時不努力節水、減漏,形成節水文化,以減少缺水的來臨,卻常年鬧循環缺水的戲碼。 閱讀全文

台灣經濟何處去

來源: 朱敬一 2014年12月30日

 今年三月太陽花學運,贊成與反對的聲音皆有。根據媒體報導的四、五十萬人大遊行,顯示社會潛藏巨大怨氣。雖然學運訴求是抗議服貿的審議,但我認為問題仍在背後的怨氣,因為立法院幾秒審完的案例不勝枚舉。 閱讀全文

處於世界大變化,台灣不能退化

來源: 南方朔 2014年12月30日

 眾所皆知,近來我是批評政府最尖銳的一個人。數年前我就說這個政府是不行的,我跟馬英九沒有仇,看他從小長大,七、八年下來真的不行。這次選舉之前,曾鐵口直斷,這選舉將是台灣變天的第一階段,寫文章說國民黨會只剩一都,現在證明是正確的。面對這結果我心裡是很沉痛的,為什麼我預言正確?這明明是很壞的預言。 閱讀全文

「承擔與試煉講座」引言

來源: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2014年12月30日

 台灣正處於一個變動的時代,必須傾聽並回應民眾的心聲,余紀忠文教基金會於去年舉辦「種籽營」之後,今年出版《決定台灣的29堂課》一書,直到今年年底的選舉結束,深感該是世代對話的時刻。大家應該將承擔責任的經驗、理路,以及未來將面對的挑戰,做一通盤性的整理,此亦是研討會主題訂為「承擔與試煉」之緣由。余紀忠文教基金會一本初衷,我們將在余紀忠先生紀念堂旁的演講廳,繼續與不同年齡、階層的朋友對話。 閱讀全文

2014永續獎評選感言

2014永續獎評選感言

余範英 2014年12月25日

又是一年國家永續發展獎的評審,體力一年不如一年,為承擔國家永續發展進程的實質表現,進行追蹤,跑遍全島,不得鬆懈。今年在俊興缺席下心情備感壓力,承先啟後的態度與責任更是嚴肅。每年典範的選擇及進行的過程,是觀察永續發展績效與實際作為的契機。 閱讀全文

李永展:「小我」與「大我」之間

李永展:「小我」與「大我」之間

李永展 2014年12月23日

近年來台灣人民以街頭上的眾聲喧嘩、網路中的集結宣洩,以各種反抗形式和參與方法對這個社會、國家與世界的傾斜與顛倒進行修正與扭轉,逐漸累積公民意識與能量。而這些建構公民社會的努力,正是在大我與小我、大發展與小確幸的鴻溝之間,極具意義的跨越。 閱讀全文

朱敬一專欄:誰讓台灣不開心?─再談台灣的產業政策

朱敬一專欄:誰讓台灣不開心?─再談台灣的產業政策

朱敬一 2014年12月15日

這幾年台灣人年終票選年度代表字,得高票者或是「悶」、或是「苦」、或是「假」、或是「黑」,反正沒什麼好字。「黑」與「假」大概反映台灣人民對黑心廠商造假豬油牛油的深惡痛絕,而「苦」與「悶」呈現出大家對十五年薪資凍漲、貧富不均、年輕人一屋難求的無奈與焦慮。在這種社會氛圍之下,似乎人民只能期待一些小確幸,而對於整體的、大結構的經濟翻轉,根本不抱期望。這樣的絕望感,是所有執政者最最需要警惕的。 閱讀全文

台灣經濟成長的劍宗與氣宗

來源: 風傳媒,朱敬一專欄 2014年12月09日

看主管台灣經濟的經濟部吧,它裡面有兩個最重要的局,一為國貿局、另一為工業局;其他單位或可視為這兩個主要局的衛星。國貿局由於負責經貿談判,在過去廿餘年從美國開放市場壓力,到台灣加入WTO與APEC,再到最近與新、紐簽FTA、與對岸簽ECFA,都是國貿局的業務。因為主業務是涉外談判,國貿局許多同仁長期與外交系統合作,他們最希望達成的任務就是自由化、國際化、廣簽FTA。這種「力求涉外貿易條件優勢」的做法,我認為像是劍宗。 閱讀全文

另一種凝視-有一種承擔,讓人徹夜不眠

楊渡 2014年11月28日

最近蘇起出版了兩岸關係的新書,正巧逢上選舉,掀起無端波瀾。然文中所談的「兩國論」頗長,讓我想起當年《中國時報》創辦人余紀忠先生處理社論的場景。 閱讀全文

朱敬一專欄:只靠改善教育機會 解決不了貧富不均

朱敬一專欄:只靠改善教育機會 解決不了貧富不均

朱 敬一 2014年11月19日

《廿一世紀資本論》作者法國皮凱提教授來訪,由我主持了一場論壇,參與的人包括張忠謀董事長等多人。在論壇中有若干人提到「教育」對消弭貧富不均的重要性,這當然沒有人反對;包括皮凱提與我本人都同意,教育對於中下階層向上攀爬、脫離貧困,是極度重要的。但是若要把這個論述簡化為「改善教育機會是解決當前貧富差距擴大的關鍵」,我就無法同意,而且認為這個說法太過忽略其他制度面的因素,也太輕鬆放過錯誤政府政策的責任。且讓我分段說明之。 閱讀全文

陸韓FTA對台製造業之威力猶如原子彈

陸韓FTA對台製造業之威力猶如原子彈

來源: 風傳媒,朱雲鵬專欄 2014年11月13日

中國大陸與南韓已完成自由貿易區的談判,將兩國之間90%的產品納入在內。過去個人在不同的場合,曾多次把此形容為對台灣產業與就業的「原子彈」,深深以這天的到臨為憂。原以為這天的到臨不會早於今年年底,沒想到在103年11月10日APEC開會期間,就作了這樣的宣布。 閱讀全文

邁向韌性社會:脆弱度觀點

李永展 2014年11月05日

脆弱度(vulnerability)及恢復力(resilience)的評估,即可讓人們更了解到環境壓力與人類行為對人們所居住的環境在面對自然災害時的承受力,與災後重建的反應力,以作為「永續調適」(sustainable adaptation)能力的參考依據。 閱讀全文

南方朔:從頂新看台商的良心,和財富多寡成反比

南方朔 2014年11月05日

因為中國的經濟崛起,市場做大,整個華人社會到處是油水,看起來金光閃閃,因而貪腐、奢侈、財大氣粗的土豪風氣也大盛。 這次我想談的則是與「鍍金年代」配對的「強盜公侯」(Robber Baron)這個概念和歷史現象。「強盜公侯」是指在鍍金的年代,有錢的超級豪商,憑著他們的金錢勢力,收買政黨政客,為所欲為地聚斂財富,市場和法律的運作都向他們傾斜,他們以類似於強盜的手段,成了現代的公侯爵爺。 閱讀全文

朱敬一專欄:鮭魚返鄉還是宙斯霸凌?

來源: 風傳媒,朱敬一專欄 2014年11月04日

在過去十幾年間,台灣有兩個經濟政策我都覺得不安,但是由於主事者信心滿滿、聲勢浩浩,外界的異聲或則被忽略、或則遭嚴正反駁。久而久之,這些政策就變成了金科玉律,好像「做了台灣經濟就好了、不做台灣經濟就完了」。如果這個政策是錯誤的,大概要等到諸多惡果一一浮現,才能叫主張者見棺掉淚。但是這棺材淚水不只是主張者在流,而是全民在付代價。 閱讀全文

朱敬一專欄:鮭魚返鄉還是宙斯霸凌?

朱敬一專欄:鮭魚返鄉還是宙斯霸凌?

朱敬一 2014年11月04日

在過去十幾年間,台灣有兩個經濟政策我都覺得不安,但是由於主事者信心滿滿、聲勢浩浩,外界的異聲或則被忽略、或則遭嚴正反駁。久而久之,這些政策就變成了金科玉律,好像「做了台灣經濟就好了、不做台灣經濟就完了」。如果這個政策是錯誤的,大概要等到諸多惡果一一浮現,才能叫主張者見棺掉淚。但是這棺材淚水不只是主張者在流,而是全民在付代價。 閱讀全文

李永展:透過社區力量建構韌性社會

李永展:透過社區力量建構韌性社會

李永展 2014年10月14日

在台灣,社區營造不是一個新興的概念,但卻是一個隨著不同歷史階段與社會狀況而持續更新的參與方法和過程。若我們將1994年政府部門提出「社區總體營造」政策做為一個分界點,於此之前,在台灣經濟持續成長、政治愈來愈民主化的過程中,民眾對於生活品質的要求也逐漸覺醒,不論都市或鄉村,民間的社區行動往往在未獲政府大力支持下悄悄生根,甚至因反抗國家與資本家權力而風起雲湧,有為提昇生活品質為目的的「社區發展協會」、有為反污染而成立的「愛鄉協進會」,以及為維護地方傳統特色的「文史工作室」等等。顯示出「由上而下」的威權時代已逐漸走入歷史,而「由下而上」的公民社會時代正開始受到重視。 閱讀全文

淡水河的昨日今生

淡水河的昨日今生

李鴻源 2014年10月13日

從小客廳神案旁就掛著一幅先祖父小學同學李石樵大師所繪的油畫,由淡水遠眺觀音山,寬廣的河面,岸上停著幾艘舢舨。堤防、碼頭都還沒建,八里岸上也沒幾棟房子,這應該是六十多年前的淡水河印象。隨著時間巨輪的轉動,同一場景在不同時代、不同畫家的筆觸裡,呈現了不同的面貌,堤防建了,房子多了,或晴或雨,或早晨或黃昏,各有不同的味道。 閱讀全文

為下一代拯救自來水

為下一代拯救自來水

歐陽 嶠暉 2014年10月13日

台灣自來水歷經百年的建設,使得自來水使用人口普及率已達93%,國民享有安全衛生及用水的方便,更是成為世代要永續利用的共有資產。 閱讀全文

朱敬一導讀/30年內全球8成財富 1成人掌握

朱敬一導讀/30年內全球8成財富 1成人掌握

朱敬一 2014年10月13日

貧富不均漸趨惡化已是當前極受熱議的問題。《二十一世紀資本論》皮凱提從稅收與遺產紀錄著手,蒐集整理橫跨廿幾個國家、長達兩百多年的數據資料,分析全球財富分配動態,從中提出詮釋。過去主流意見認為,分配不均的情況會因經濟發展而減低;但皮凱提指出,資本主義經濟曾出現貧富差距縮小,是因兩次世界大戰與大蕭條摧毀財富積累,及當時的高累進稅政策。如今,各國政府應積極改革稅制,減低財富過度集中的趨勢,否則將危害民主社會依照個人才能與努力決定報酬的基本價值。 《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中譯本將由衛城出版於十一月五日推出,本報特提前刊出書摘與書評,以饗讀者。 閱讀全文

專家訪談--施振榮

專家訪談--邱文彥

透視鏡

余紀忠
余範英
余範英
李鴻源
李鴻源
於幼華
於幼華
黃榮村
黃榮村
  葉俊榮
葉俊榮
王汎森
王汎森
朱雲漢
朱雲漢
南方朔
南方朔
錢永祥
錢永祥

王健壯

陳添枝

許嘉棟

林聖芬

王伯元

朱敬一
歐陽嶠暉
歐陽嶠暉
何志欽
何志欽
施振榮
施振榮
楊日昌
楊日昌
李永展
李永展
李永展
洪奇昌
李永展
林建甫

王健全

周延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