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專欄對話 / 專欄對話

專欄對話

假如新加坡能搬來台灣

來源: 聯合報 2013年08月15日

雖只是個蕞爾小島,天然良港之外,幾無任何資源,新加坡絕對是舉世矚目的明星。除了年年在各種國際競爭力評比之中名列前茅,勇冠歐美先進國家,新加坡的每人所得是台灣的兩倍半以上,若與地理條件簡直如出一轍的高雄相比,更高達三倍,最讓我們的人民豔羨不已。 閱讀全文

於幼華

李鴻源 2013年07月31日

現在基金會仍積極的運作著,但會場少了一位壯碩的身影及淡淡的煙位,總有遍插茱萸少一人之憾。每次開完會,余小姐總會嘟噥兩句「於幼華這死傢伙,也不曉得快回來做事,不理他了」。 閱讀全文

台灣為什麼需要兩岸服貿協議

來源: 聯合報 2013年07月23日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台灣正面臨國際間激烈的競爭。如今朝野的共識是:台灣必須走出去;因為大家都深切體認到,唯有透過與不同地區的雙邊或多邊經濟合作協議,才能為台灣開創更大的市場,也為台灣經濟帶來更多的動能。然而最近兩岸簽署服務貿易協議,卻引發社會相當程度的爭論;這促使我們仔細思考,究竟該用什麼態度來面對兩岸之間的經貿合作。 閱讀全文

台灣水環境資源品質變遷與展望

台灣水環境資源品質變遷與展望

歐陽 嶠暉 2013年07月23日

近年來全球由於人口持續增加,使得糧食及水資源不足問題持續惡化。因用水不足,每年造成約500萬人~1,000萬人死亡。依據調查,2010年世界上陷於水資源不足的國家有31國,預估至2025年水資源不足國家將再增17國達48國。 閱讀全文

不求駕馭 始能變革

朱 敬一 2013年07月19日

這幾年,面對後PC時代的典範移轉,國科會主管的科學園區也需要轉型。面對水與土地的限制、產業需求的變化,中科四期啟動轉型計畫。 閱讀全文

推翻服貿 他國談判怎開展

王伯元 2013年07月18日

最近台灣剛和紐西蘭簽妥「台紐經濟合作協定(ANZTEC)」,我國銷往紐西蘭的石化、自行車、紡織、光學產品、半導體、水泥等產品,都可享零關稅待遇。而紐西蘭的乳品、水果、酒類及牛羊肉,也可以零關稅進口,國內消費者將可以更低廉的價格購買到紐國的農產品。雖然我們是以「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名義簽定,但這是與已開發的非邦交國所簽署的第一個經濟貿易協定,著實令人感到欣慰。 閱讀全文

沒錢培訓選手 爭辦體育大拜拜?

王伯元 2013年07月11日

台灣對於運動員的養成並沒有良好的環境及完善的制度。在冗長的訓練過程中他們多半靠家人支持及私人贊助。成功之前默默無聞,甚至被人冷眼相待。等到一夕成名,各界就爭相吹捧,慷慨金援,政府也開出各種優厚待遇並信誓旦旦要重建台灣體育環境。然而,新聞熱度過後一切又回歸平靜。選手們的培訓道路依舊坎坷顛簸,要自求多福。 閱讀全文

不要做人云亦云的二流小和尚

來源: 中國時報 2013年07月09日

當代美國主要公共知識份子、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沙克斯(Jeffrey Sachs)在他的近著《文明的代價:衰退後的經濟學和倫理學》裡開宗明義第一段就說:「美國經濟危機的基礎乃是一種道德危機 閱讀全文

不要做人云亦云的二流小和尚

南方朔 2013年07月09日

當代美國主要公共知識份子、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沙克斯(Jeffrey Sachs)在他的近著《文明的代價:衰退後的經濟學和倫理學》裡開宗明義第一段就說:「美國經濟危機的基礎乃是一種道德危機,美國政治和經濟精英的公共美德日益凋零。 閱讀全文

公債法短視修法 財政惡化加劇

來源: 中國時報 2013年07月01日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去年底審查公債法修法時,財政部長張盛和曾公開坦承,這次修法就是為因應地方改制的「小修」。他並強調,增加地方縣市舉債空間,對大部分縣市並無實益,只有對那些快瀕臨破表的縣市有幫助,「中央也很困難,所以是誰先破表的問題!」 閱讀全文

為甚麼道德要關注「受苦」?關於「道德進步」的一項補充

錢永祥 2013年07月01日

「道德進步」是一個牽涉深廣的議題,它不僅關係到我們對於歷史、社會、人性的理解,關係到人類道德意識的演變,並且由於其起源、發展與歷史作用十分複雜,更是思想史本身的一個難有定論的懸案。不過在當代,「道德」與「進步」均屬於古僻字眼,罕見討論。 閱讀全文

「道德進步」:一本書與一種歷史觀

錢永祥 2013年07月01日

幾年以來,我的心裡時常縈繞著兩個問題:我想知道自由主義如何看待歷史,也想瞭解人類的動物倫理意識之演變該用甚麼樣的歷史觀來敘述。這兩個問題都涉及了對歷史的理解方式,並且我相信對兩個問題的回答都不免涉及「道德進步」這個概念。然而,由於種種原因,當代的思想、學術都對「道德進步」諱莫如深、避之唯恐不及。 閱讀全文

洛陽之歌組曲後記

黃榮村 2013年06月30日

在時代經歷重大變動或者社會做了重大轉型之時,常伴隨有大角度意識形態之改變,譬如中國即在國共對抗之時高舉左派與社會主義標誌而勝出,看起來也是因為契合了當時社會的需要。 閱讀全文

洛陽之歌組曲之三:老和尚走在一片枯葉下

黃榮村 2013年06月30日

白居易在二十幾歲就懂得寫下: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歷史的挫敗若拉長時間來看,真是一歲一枯榮;帝都壓力下的宗教信仰,一出京畿方圓數百里之後,一片片都是新生的草原。所以,時間與空間都在扮演壓縮與展開的動作,來修飾歷史,讓治世與亂世人民都可以找到一片天。活在治世,向帝都靠近吧,生於亂世,你應該知道哪裡可以找到新生的草原。 閱讀全文

適應異常氣候之治水調適策略—總合治水

李鴻源 2013年06月28日

自1997年「京都議定書」提出之後,氣候變遷、極端氣候和永續發展的概念不時被提起,這場八八水災讓我們見識到臺灣版的「明天過後」。在這種氣候變遷劇烈與急速影響下,我們唯一能夠確定的是,未來的溫度和雨量只會不斷打破最高紀錄。面對這樣的氣候環境,未來我們再也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應該以更具前瞻性長治久安的遠見和願景,來重新改造已破碎的山河。以下謹提出「四不足四風險」共八大課題呼籲全國重視。 閱讀全文

台韓薪資落差 為何會這麼大?

朱雲漢 2013年06月28日

韓國的物價指數增長速度的確比台灣快,所以韓國國民所得的實質購買力不如台灣。以二○一二年為例,在台灣一百美元的購買力相當於韓國的一三六美元。台灣的薪資如果僅僅比韓國低三十%,在實質購買力上幾乎沒有差異。但也可就此推論,購買力的差異完全不足以解釋為何台灣與韓國大學生的起薪差距演變成如此巨大的鴻溝! 閱讀全文

思辨人生價值 種下文明希望

思辨人生價值 種下文明希望

來源: 中國時報 2013年06月26日

今日的文化議題是「實在年代」終結篇,是反省近數十年的台灣發展,檢視過往歷史課化的痕跡,留下的產物、背景、權力、文化、社會,無論對中華文化的變遷、延續與發展,或是在西方制度方法影響下的文化走向,都缺乏對話、思辨。今日到了認真思索、面對人生價值與文明秩序這大論述的時刻。 閱讀全文

替台灣播下希望的種籽

來源: 中國時報 2013年06月26日

「開明、理性、求進步,民主、自由、愛國家」,這是余紀忠先生堅持的理念,也是他一生追求的目標。我們誠摯希望這塊大家共同生存發展且熱愛的土地能夠變得更好、更進步,因此我們決定更進一步凝聚力量尋找夥伴,啟動「余紀忠講堂種籽營」,追求實在年代,為下一代種下希望的種籽,扛起進步的責任;期盼有志為台灣明天尋找希望的人能夠群策群力,一起促成這件重大工作的實現。 閱讀全文

洛陽之歌組曲之二:達摩夜未眠

黃榮村 2013年06月26日

有人打趣說,在台灣,大官一定是走在大僧之後,因為在台灣的大官假如不是一生,也很可能是一天信徒,信徒當然不能走在師父前面。但在中國大陸,大官可以是一生信徒,但卻很難是眾目睽睽下的一天信徒,因此大官經常是走在大僧前面的。 閱讀全文

替台灣播下希望的種籽

林 聖芬 2013年06月26日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自始至今都以播種者自我期許與自我要求。在一九九九年跨世紀之交,我們率先策劃「邁向公與義的社會」系列研討會,衷心期盼台灣在被國際社會評價為「亞洲四小龍」的良好基礎上,能夠帶動台灣整體質量的全面提升,迎接新世紀的來臨。 閱讀全文

專家訪談--施振榮

專家訪談--邱文彥

透視鏡

余紀忠
余範英
余範英
李鴻源
李鴻源
於幼華
於幼華
黃榮村
黃榮村
  葉俊榮
葉俊榮
王汎森
王汎森
朱雲漢
朱雲漢
南方朔
南方朔
錢永祥
錢永祥

王健壯

陳添枝

許嘉棟

林聖芬

王伯元

朱敬一
歐陽嶠暉
歐陽嶠暉
何志欽
何志欽
施振榮
施振榮
楊日昌
楊日昌
李永展
李永展
李永展
洪奇昌
李永展
林建甫

王健全

周延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