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專欄對話 / 專欄對話

專欄對話

發展人文研究的兩種策略

王汎森 2008年11月10日

首先我要引用傅斯年民國九年二月刊於《新潮》一首詩〈自然〉中的幾句: 「趣味!」「趣味!」 你真果和我最親切嗎? 你為什麼不能說明你自己來? 閱讀全文

國土永續如何成真?

李永展 2008年11月01日

2008年下半年接二連三的颱風造成了全台各地嚴重的風災水患,例如卡玫基颱風帶來的豪大雨將各地橋樑、道路沖毀,並造成全台農業損失超過3億台幣,而辛樂克颱風則造成豐丘明隧道土石崩塌及廬山風景特定區飯店倒塌。這些風災水患造成的家破人亡慘劇,不得不讓我們再次呼籲應儘速檢討傳統的國土資源利用方式,並將永續發展理念納入國土計畫及城鄉規劃。 閱讀全文

與水共舞 - 楔子

與水共舞 - 楔子

余範英 2008年09月17日

九十五年六月立法院審查通過了一四一O億元治水計畫的第一期治水預算,在此同時,時報文教基金會與河川環境小組顧問們開始走訪台灣各地.... 閱讀全文

時空壓縮下 消失或浮現的「地方」

李永展 2008年07月26日

7月4日兩岸直航開啟了台灣與大陸之間所謂的「兩岸一日生活圈」;另一方面,去年1月5日通車的高鐡早已悄悄啟動了台灣西部平原的「西岸一日生活圈」。「一日生活圈」一下子成為台灣真實生活的一部份,甚至可能促成政治經濟及地理文化互動的空間革命,而不只是學術論述或虛構想像。不管是「兩岸一日生活圈」或「西岸一日生活圈」,都是因為快速的交通運輸系統及資通訊科技所致,然而,快速的人流、交通流及資訊流對國土發展及空間規劃的影響更需格外注意。 閱讀全文

抗暖化 都市規劃要扮演更積極角色

李永展 2007年12月08日

全球暖化議題迅速發燒,而此一問題的根源與人類行為息息相關,特別是二氧化碳排放對於全球暖化所起的關鍵性影響。國際能源署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從1990年到2005年之間,每人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從5.73噸大幅增加為11.25噸,亞洲排名第1,全球排名18。而Nature期刊11月15日的報導指出,台中火力發電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高達4130萬噸,居全球第1,麥寮電廠(3240萬噸)則由第6名晉升為第5名,以國家總體而言,台灣電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全球第13名。 閱讀全文

別要求孩子走特別的路

別要求孩子走特別的路

黃榮村 2007年11月19日

父母教育小孩,最重要是提供機會,協助小孩子發掘興趣,找到目標,小孩若不符父母期望,可以適度督促,但他若極力反抗,代表一點興趣也沒有,勉強去做,也不會成功。只有順其自然,做有興趣的事,才能闖出一番天地... 閱讀全文

現代西方史學研究的新視野─方法論與研究課題

王汎森 2007年09月20日

從史學發展來講,二十世紀最後一、二十年與十九世紀末同樣發生鉅大的變化,而且二十世紀最後一、二十年史學典範動搖情形還比十九世紀末來得嚴重,後現代對歷史學造成根本動搖,幾乎完全否定史學這門學問存在的理論基礎,這是從希羅多德、司馬遷以來史學所面臨最嚴重的挑戰。 閱讀全文

現在歷史是什麼?─西方史學的新趨勢

王汎森 2007年06月25日

從史學發展來講,二十世紀最後一、二十年與十九世紀末同樣發生鉅大的變化,而且二十世紀最後一、二十年史學典範動搖情形還比十九世紀末來得嚴重,後現代對歷史學造成根本動搖,幾乎完全否定史學這門學問存在的理論基礎,這是從希羅多德、司馬遷以來史學所面臨最嚴重的挑戰。 閱讀全文

余範英肩負『公與義』

余範英 2007年05月01日

文:倪炎元 “唯有透過不斷討論的民主程序,才能激發並結合更多力量”。 … … 我們強調分享,一方面呼籲人們重視專業倫理、弱勢權益、資源的落差分配、家庭與社會失序,另一方面則要努力豐富藝術人文的素養,造就自我完成的生涯規劃。 閱讀全文

如何透過歷史向古人學習

王汎森 2007年03月16日

這是一篇命題之作,字數又有明確的限制,所以不能就主題的各個層面廣泛地進行討論。此處只能就培養「歷史的思考」(historical reasoning)這一點來談。 閱讀全文

法律與經濟的對話情境

法律與經濟的對話情境

葉俊榮 2007年03月15日

義大利城鎮阿部拉集鼠患嚴重,主管部門公布規章,只要民眾拿老鼠尾來,就可按數量換錢。結果是,民眾不只不撲滅老鼠,反而在地下室養起老鼠。從結果面看,這個規章定得很「笨」。許多經濟學家對政府的管制措施或法律內容相當有意見,他們時常希望,念法律的政府官員要能有一些基本的經濟觀念多好.... 閱讀全文

淡水河之歌續篇 序 — 戀戀淡水河

淡水河之歌續篇 序 — 戀戀淡水河

余範英 2006年12月06日

「淡水河之歌」一書自一九九八年出版迄今已經超過十年,在這十年之間,淡水河變化相當大,最近與理德談及此事,咸認應該將十年來的淡水河人文與自然的環境變遷重新整理,同時將我們走過的路逕,探索的細節編輯成冊.... 閱讀全文

關心國家重大問題 提出針砭之道

余範英 2006年10月06日

面對公與義 - 台灣金融的健全化、效率化、全球化《開幕詞》 副院長,共同主持人― 許嘉棟教授、于老師,在座的專家學者,以及參與大會的朋友們.... 閱讀全文

蓋再多防砂壩 水庫難活化

蓋再多防砂壩 水庫難活化

2006年06月22日

石門水庫已垂垂老已,大雨天原水濁度混濁,造成下游地區兩三百萬人面臨停水窘況。為解決石門水庫遇雨總是缺水的問題,立法院將針對總經費高達二百五十億元的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整治計畫表決,這筆龐大預算是否真的用在刀口上,本報記者深入水庫集水區上游巴陵、蘇樂、下文光等地區,調查採訪並釐清問題... 閱讀全文

稅制改革的公與義 - 為邁向公平正義的稅制

稅制改革的公與義 - 為邁向公平正義的稅制

余範英 2006年05月20日

這是基金會成立以來,公與義系列的第四場研討會。過去談公與義的研討會裡,沒有一次不談及社會資源分配與社會階層的流動。在每一次論壇的過程中,皆發現所得分配日漸地惡化的現象... 閱讀全文

永續台灣是一條不斷成長的路

永續台灣是一條不斷成長的路

葉俊榮 2005年10月01日

身為台灣第一位教育部環境保護法的公費留學生,研考會主委葉俊榮長期關注環境議題,自1992年由國科會選派赴里約參加「地球高峰會」開始,與政府推動永續工作結下不解之緣 閱讀全文

從台胞證看「一台兩治」

從台胞證看「一台兩治」

朱雲漢 2005年09月22日

「一國兩制」在台灣的民意市場裡一向乏人問津,但是卻有越來越多的台胞與台商開始身體力行「一個台灣兩個治權」。「一台兩治」現象的浮現,意謂著為數眾多的台灣民眾與企業同時隸屬於兩個作用高度重疊的統治關係,他們的生存機運與基本權益同時繫之於台北與北京的公權力行使... 閱讀全文

回覆新華社雷天

王汎森 2005年09月06日

最低稅負制總體檢

何 志欽 2005年09月05日

在談最低稅負制的過程中,我個人也常常提出一個次佳的觀念。因為我個人雖然在國外有租稅的經驗,但是我的訓練模式基本上是租稅的遵從,所以也許我的故事性比較高、影響性比較小,我比較強調事情的困難度,事情落實的安排,所以我比較強調事情的現實性。 閱讀全文

建構海洋台灣發展藍圖

建構海洋台灣發展藍圖

葉俊榮 2005年08月01日

臺灣四面環海,擁有豐富的海洋環境及資源,其發展脈絡與海洋密不可分。過去受限於威權體制下的陸權思維,使得臺灣缺乏完整的海洋意識及海洋政策。隨著海洋資源需求的擴張及科技進步,臺灣仰賴海洋的程度更高;加以永續發展觀念興起,對於海洋環境保護也更為急迫。這些都需要政府規劃清晰的海洋政策藍圖,將海洋事務從狹隘的資源掌控,擴展到生態與社經系統管理,強化臺灣海洋永續治理的量能。 閱讀全文

專家訪談--施振榮

專家訪談--邱文彥

透視鏡

余紀忠
余範英
余範英
李鴻源
李鴻源
於幼華
於幼華
黃榮村
黃榮村
  葉俊榮
葉俊榮
王汎森
王汎森
朱雲漢
朱雲漢
南方朔
南方朔
錢永祥
錢永祥

王健壯

陳添枝

許嘉棟

林聖芬

王伯元

朱敬一
歐陽嶠暉
歐陽嶠暉
何志欽
何志欽
施振榮
施振榮
楊日昌
楊日昌
李永展
李永展
李永展
洪奇昌
李永展
林建甫

王健全

周延鵬